首页 > 新闻 > 本地 > 正文

5万份“浓缩版”人生由她保管

核心提示: 从今年1月1日起,档案保管费用正式取消,但王慧心他们的守护工作却仍在继续。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员流动、就业跳槽和工作需要等因素都伴随着档案资料的更新,这也加大了他们档案人的工作量。

QQ截图20150119101709

档案,这个听上去有些神秘的字眼,真实的存在形态不过是几张纸,但身上承载的意义却格外重大,一个人生命中所有重要节点,都会在这里留下印记,这份我们个人永远接触不到的材料,被一群人小心守护着。“档案袋里虽然装的是一份份材料,却记录了一个人一辈子的人生经历,是人一生的缩影,守护好它们就是我们的责任。 ”作为青岛市人社局人事档案中心的一名普通档案工作者,王慧心和其他8名同事一起,负责这里档案的接收、转出、查阅、借阅、录入等有关档案流动的记录。

从今年1月1日起,档案保管费用正式取消,但王慧心他们的守护工作却仍在继续。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员流动、就业跳槽和工作需要等因素都伴随着档案资料的更新,这也加大了他们档案人的工作量,在档案的主人浑然不觉的情况下,王慧心他们默默付出着,细心守护着5.5万份“浓缩版”人生。

办公室常备创可贴

昨日上午,在人事档案中心的人事档案库里,站在2米多高的档案柜旁,王慧心熟练地摇动着档案柜上的手柄,几个装满档案的档案柜加起来重量惊人,即使利用手柄摇动起来也仍然不算轻松,每天摇开档案柜,找到需要的那份档案,添加或取出某份材料,这样繁琐细致的工作,王慧心已经干了12年。据了解,现在全市人社系统保管的档案共有121万份,王慧心他们负责的是流动人员档案。没有进入档案管理这行之前,王慧心与大部分人一样,对档案完全陌生,更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份听起来如此神秘的职业,一入职最开始做的工作,竟然是给档案贴标签、换档案袋这些单调的琐碎活,一点都不“高大上”,甚至还有些“灰头土脸”。

王慧心说,每年最后一个季度,他们都需要对5万份档案进行盘点,对照着系统一份份核对每份档案的摆放位置,同时还会抽检一部分档案,看里面是否有材料缺失,这样耗费脑力的体力活,还必须在保证日常工作的情况下完成。记者注意到,走到档案库查找档案的工作人员,都戴着口罩、系着围裙、戴着手套全副武装。王慧心解释说,一方面是因为档案常年放置会有灰尘,另一方面纸张脆弱,为了保护纸张也保护自己,他们都需要戴着手套。 “在窗口办公,每天都会接触到纸张,一不小心就会被划伤,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办公室创可贴是必备的。 ”王慧心说。

随时“百度”出政策

档案工作不仅单调、繁琐,而且政策性强,需要档案人有 “最强大脑”,对所有的政策清清楚楚,调取哪份材料需要调档人出示什么证明,办理哪项业务需要哪些材料,都需要他们现场在脑海里进行“百度”,更困难的是,很多来办业务的人,其实对档案所知甚少,考验的还是王慧心他们的“关键词检索”能力。

虽说是来办业务,但很多人连自己的档案从哪儿来都不知道,甚至只知道路名,不知道档案保管机构的名字,有的不知道档案要转到什么地方去,需要档案做什么事也不清楚。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只能根据他说的大体推断需要做什么业务,如果是老人,他们年龄大、腿脚不方便,视力、听力都下降,多是为孩子的档案业务来的,我就让他们拨通孩子的电话,我们与档案人沟通。 ”来办理档案业务的人形形色色,经常有一些孕妇、老人、甚至带宝宝的妈妈等特殊人群,王慧心就尽量把能在档案室办理的业务一次性办完,需要其他部门协办的,她就会陪同他们一起去办理。王慧心说,最忙碌的时候,他们一天光窗口办理业务的市民就可以排到一百多号,这还不包括提前预约后台办理的大型企业。

热线接到耳朵热

除了窗口工作后台工作,王慧心他们还轮流接听咨询电话。档案中心的热线一天到晚都很火爆,常常是一个通话刚结束,话筒刚刚放下,铃声马上就响了起来,而且每次的通话时间还都很长。 “有时一个电话打进来,对方也不直接说自己要办什么业务,先跟你讲他自己的情况,话都插不进去,只能干着急。 ”遇到这种情况,王慧心都是先听完,然后再询问对方的姓名、需要办什么业务,仔细告知对方办理方式和需要准备的材料。一整天电话接下来,王慧心常常有耳朵被 “烫熟”的错觉。很多人来咨询或办理业务,涉及到户口、职称等问题,常常相当着急,又因为材料原因,前后跑过好多地方,有的一来就带着情绪,对着王慧心他们撒气。 “我们既要体谅对方的难处,照顾对方情绪,又要严格按照经办流程办事,这常常让他们这些档案人受尽委屈。 "

最“活”档案调20次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档案都是被锁在档案柜里 “睡大觉”,大家的理解只限于 “调档”、“存档”、“退档”等名词,以为档案就是放着不动的东西,其实档案记录着一个人从高中到步入社会的每一步,一份普通的档案袋里有履历材料、学历、学绩、政审材料、处分材料、工资、高校毕业生就业通知书,甚至还有老师的评语以及个人的年终总结等资料,所以就要求信息及时更新录入。

“我们这里每天都人来人往的,完全不像外人想象中的那么清闲,到了6月至9月的毕业季,每天大约就要处理三千多份资料,昨天刚刚接手了一个企业近300份的年度考核,都需要我们逐份检查装入这个企业每个人对应的档案袋,任务特别繁重。 ”在王慧心工作的12年里,随着生活节奏变快,人员流动、就业跳槽的频率越来越高,他们的工作也越来越忙碌。“我对一个人记忆特别深刻,他的档案里就业调动有20次,也就意味着他换过20个工作。 ”王慧心说,有些人的档案,常常是上个月刚刚迁出,下个月又回来了,在背后,王慧心每次都需要重新录入、开袋、添加、封袋。一年下来,他们接电话加上现场办理,需要处理三四万人次的档案调整。

手边废纸不敢丢

去年年底,王慧心所在的人事档案中心,用上了市人社局研发的新档案一体化系统,新上线的档案一体化系统在过去姓名查询、出生年月日查询的基础上,增设了身份证号查询功能。 “市民来办理业务,只要告诉我们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我们就可以利用系统迅速检索出档案存放的位置,很快就可以找到。很多人看到这么快都很惊讶,还以为是我们早为他准备好了。 ”记者注意到,在中心窗口的等待休息区,还设有空调、休息椅、饮水机,为视力不方便的客户提供老花镜,免费为办理档案业务人员复印证件等,这些贴心的服务,都是王慧心提出建议后,被中心采纳并付诸实践的。

常年跟档案打交道,王慧心也养成了认真甚至较真的习惯,这一工作作风甚至让她和同事们有了“强迫症”。 “平时我们办公室的纸张都不敢随便扔,要反复看好多次,确认没有用后再丢弃,每次有什么旧文件袋,丢之前也要再看看里面有没有什么小纸片。 ”王慧心说,自己的领导和同事们常常念叨,这里有5.5万份档案,每份档案里又包括多份材料,中心丢失一张材料,看起来好像是几万分之一的事情,但对档案主人来说,这却意味着是百分之百的灾难。随着时代政策的变动,分散、零乱的档案也加大了王慧心这些档案人的工作量,他们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默默地付出,准确地记录保存每个人的人生经历。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王晓雨实习生 韩振 摄影 汤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pathos不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