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正文

对“舌尖”吐槽必要却也需包容之心

大年初四,《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时隔4年重归荧幕,首播当日央视一套尼尔森实时收视为2.25%,央视九套为0.73%——一集“舌尖”就带动了央视九套重返全国收视前十!央视一套已经播出的前四集平均收视率超过了2%。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口碑端,“舌尖3”的成绩却一路下滑,截至2月24日第五集播出前,在豆瓣的评分系统中,这部国民纪录片已经从最初的8.0高分下滑到了4.7分,26202名网民参与打分。(2月25日《北京青年报》)

“舌尖3”的评分下滑至4.7分,简直成了“吐槽大会”,这看似并不奇怪。从“舌尖1”受热捧、深夜舔屏,到“舌尖2”开始有了更多质疑声,再到“舌尖3”的“硬伤”被挖出并“找茬”,既有观众的审美疲劳,眼光更高的外在原因,也有“舌尖”策划者自身内功不足,疏于细节,创新乏力的内因。其中,新鲜感过后的审美疲劳,是策划者就该预料到的,而应对措施却显得不尽如人意。

事实上,即便是“舌尖1”,也并非完美,其中就有一些值得商榷的部分,只是观众过于沉迷于片中诱人的美食、精美的画面、叙事的新颖等,就无暇顾及其他,更不用说主动找茬了。“舌尖1”就有过分拔高中国美食的意味,如对腌制食品的大肆赞扬就不太不科学。腌制品有潜在危害,亚硝酸盐能与腌肉中蛋白质分解产物胺类反应形成亚硝胺,而亚硝胺含致癌物就较高,只能偶尔吃。

其实,美食不仅中国有,世界各地均有,人类各民族、种族、群体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和偏爱。虽然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彼此间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国人讲究吃,重视吃,这可能与史上食物缺乏长期吃不饱有关。今非昔比,但传统却保留了下来,使固化的口味和习惯难以改变。

中国美食一直以来令国人骄傲,这不算过分,人人都有自己坚守的饮食习惯。而在当下,“吃”并非是生活的唯一,还要吃出文化、卫生、健康、科学来。而“舌尖”更需要探索的,似乎该是如何在传统美食的基础上,如何做到吃得更营养、更科学、更卫生,也应该把中国美食与世界美食放在一起比较。学习和借鉴别人的美食长处,可以凸显美食的包容性和科学精神。

中国美食文化就不仅令自己受益,就连周边国家都跟着受益;中国也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中心。“舌尖”确实给中国的饮食乃至生存延续等带来了新意。民以食为天,饮食中体现出的家庭、社会、习俗、文化等也值得去研究。其实,有些饮食传统上好的东西已被忽视,如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以素为主”,可如今多少国人还以吃素为主呢?大鱼大肉不符合中国重视药膳和进补的传统。

而我们的近邻,如朝鲜、韩国、日本等,却在素食上有所继承,这需要反思。中国饮食文化是以素食文化、茶文化为起点,然后才是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继承和发扬这些真正的饮食“国粹”,才能为本民族的饮食文化添彩。可见,对美食的多样性需要包容,那么对“舌尖3”中的一些争议,何不以同样之心包容呢?当然,对出现的“硬伤”还是不能放过,如对概念、名称、年代、地点,或是信息错误等,必须及时纠正,但就制作中的其他细节,如表述的方式、展现的画面、次序的安排,或是远景近景的搭配、化妆乃至过分“煽情”等,还是以包容心态看待为好。

就像影视剧的续集总拍不好一样,续集基本上没有超过前版的;翻拍的影视剧也罕有超越旧版的,“舌尖”也是如此。不过,“舌尖3”也不是没亮点,“洛阳纸贵、章丘无锅”不就是例证?由此,一味吐槽非建设性态度,这不是说不需要批评,对无关紧要的不足,多一些包容之心,岂不更好?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