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正文

水滴筹被曝“扫楼式”筹款 互联网公益的盈利模式惹争议

每单最高提成150元,月入过万,末位淘汰……日前,有媒体报道互联网筹款平台水滴筹在超过40个城市的医院派驻地推人员,引导患者发起筹款,并存在募捐金额填写随意、审核不严等问题。对此,水滴筹方面回应称,成立紧急工作小组开展排查。近几年,大病筹款平台水滴筹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当中,自诞生之初,就与各种“诈捐”事件的纠缠不休,指责水滴筹透支公众信任和爱心的声音从未断绝,其中广受批判的是“水滴筹利用公益赚钱”。在大众看来,“公益”掺杂了商业就变了味道,“盈利”成为公益的原罪。

暗访:地推人员“扫楼”引导患者筹款

根据媒体暗访调查,水滴筹的线下地推人员,在医院用“扫楼”的方式来引导患者筹款,在没有严格核实患者病情、经济信息的前提下,随意填写筹款金额。这些自称“志愿者”的地推人员,还根据完成的单量实行末位淘汰,对于如此操作,有员工表示是“为了占领市场”。

作为重要的公益筹款平台,水滴筹帮助很多大病患者度过了经济难关,此次线下地推人员的举动,让不少网友倍感失望。这种过度功利化、商业化的行为,多少会透支公众对平台的信任。

水滴筹在回应中提到,组建线下地推团队,是为了方便那些年纪偏大、互联网使用水平较低的患者。其实不管是线下地推还是“扫楼”操作,都能够将互联网筹款的救助模式,普及给更多的困难群体。问题的关键在于,公益事业真实透明是绝对的底线,审核不严、募捐金额随意,它留下的漏洞无疑会让慈善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

    “筹多少,取多少”之外的盈利模式

据公开资料显示,水滴筹所在的水滴公司旗下有筹款、互助、保险三个主要业务,水滴筹与水滴公益组成了水滴公司的社会责任板块,两大板块共同构成了完善的“事前保障+事后救助”的保险保障体系,用互联网科技助推广大人民群众有保可医,实现企业“保障亿万家庭”的使命。

水滴筹的使命在于通过社交场景积累流量,也是水滴公司社会价值最直观的体现。水滴公司也通过水滴筹搭建了一个健康保险保障的场景,通过大病筹款场景激发用户健康保障意识的觉醒。

众所周知,水滴筹开创网络大病筹款0服务费的模式,“筹多少,取多少”的模式大大减轻了困难大病患者的负担。但对于一家商业公司而言,这意味着,必须需有其他盈利途径,才能保证公司健康持续的运营下去。

2017年,水滴公司上线保险业务“水滴保险商城”,目标就是进行商业变现,保证整个平台的盈利及存续。

光明网:商业化探索需面临更多风险挑战

因为把关不严导致善心被利用,水滴筹有过多次教训。比如今年5月,德云社相声演员吴帅突发脑出血,家人发起筹款100万,但网友发现他在北京有两套房、一辆车,却声称自己是“贫困户”。此外,不久前首例网络个人大病求助纠纷案宣判,筹款人因为隐瞒财产、资金挪用,被判退还筹款,该案例同样暴露出审核不严的问题。

隐瞒真实财产信息的求助,没能被水滴筹平台及时识别,一方面,公众的爱心被欺骗,直接动摇了公益慈善的根基;另一方面,由于资源有限,这些明明有条件自救的“求助者”,挤占了援助通道和有限的公益资源,导致那些真正的困难者得不到有效援助。

2018年,水滴筹开始尝试“线上材料审核+实地探访核实+医院直审通道”多重审核机制,筹款患者不仅需要提交真实有效的身份信息、收款信息、疾病情况等各类证明材料,还需公示车产、房产等家庭情况信息,否则就无法通过平台审核。

光明网评论,作为一个有益的救助形态,水滴筹要走的路还很长。需要各方面的呵护和成长,法律完善、政府监管、平台风控,缺一不可。水滴筹的商业化探索,需要面临更多的风险和挑战。

因此,水滴筹要想真正实现公益和商业之间的平衡,在资本运作的过程中保持独立性,坚守初心,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以从容应对未来的更多挑战。

相关链接:

各方共话网络个人大病求助行业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

个人求助网络平台发展大致会有两个发展路径:其一,作为商业企业的社会责任项目来运行,但是需要进行独立核算,且厘清其与企业其他业务板块之间的关系;其二,设立一个非营利组织来专门运行,确保其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是在没有国家财政支持和其他收入来源的状况下,为了维持其生存和发展,从所募集的款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也是合理的(当然这一信息应该公之于众)。

湖北省钟祥市某医院医生 徐建中:

如果平台能与医疗机构建立联动机制,将所筹款项直接汇至患者所在医院账户,而非汇至发起人个人账户,那么筹款便都透明起来,就算有人想虚报额度或者改变筹款用途,也无机可乘了;如果筹款用不完,也可及时通过平台返还给捐助者,或者再帮助其他求助者。

北京市中银(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 刘国梁:

面对网络个人大病救助领域出现的诸多问题,的确有必要要求平台加强管理。但在此之外,我们也要反思,公众为什么更执著于通过网络平台求助而不是求助于慈善组织?

很多人在罹患重病后往往不知道如何找到慈善组织,应该找哪类慈善组织,即使找到相应的慈善组织也要经历特别繁琐的程序,募集的款项最终也可能是杯水车薪,往往不能满足治病需要,这也是很多求助者偏好准入门槛较低的网络平台申请救助的现实原因之一。

据光明网等综合整理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刘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