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本地 > 正文

重磅!城市风貌保护规划提出:青岛要建"景中都会"

■继承“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老青岛

■建设“山海相依、城景共融”新青岛 

 城市风貌保护规划提出:青岛要建“景中都会”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弘扬城市特色,让青岛更加独具魅力。日前,由市规划局组织编制的《青岛市城市风貌保护规划》获得市政府批复。我市将以建设“景中都会”为总体目标,建立完善的城市风貌管控体系,整体保护城市总体空间格局,继承“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老青岛,建设“山海相依、城景共融”的新青岛,为城市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有力保障。

1版.jpg

制图 李飞

这是我市第一次组织编制城市风貌专项规划,也是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彰显城市风貌特色”要求之后,全国编制完成的为数不多的城市风貌专项规划之一,将对其他城市的相关规划编制起到很好的借鉴意义。《保护规划》打破以往重点关注物质空间塑造的常规思路,着重关注城市风貌形成的内在机制和优秀营建思想,从“象的模仿”上升到“理的承续”,深入挖掘城市风貌特征背后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其编制实施有利于发挥青岛本土优势,彰显风貌特色,避免“千城一面”“千村一面”,保护青岛传统的文化特征和历史记忆,传承优秀营城理念指导新区建设,塑造个性鲜明、独具魅力的城市形象。

规划编制过程中,市规划局会同编制单位利用一年时间,完成了全市域范围首次城市风貌要素的普查,编制了包括自然、人文两大类29小类5325处城市风貌要素的《青岛市城市风貌保护名录》,并系统性总结出青岛全市域风貌特征,包含北部依山滨水农耕文明,中部大沽河生态中轴为贯通、胶莱平原为基底的田园城镇风貌和南部海城相依、山城相融海洋文明。以此为基础,《保护规划》提出了彰显自然本底特色、保护复兴老城传统风貌、优秀营城理念塑造新城、增强城市活力体验体系等策略。老城区重在保护和传承,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提升城市特色。新城区重在调整与发展,合理控制滨海天际线、景观视廊、山体周边建筑高度,塑造独具韵味的城市景观。城市活力体系注重人本体验,营造开放空间系统,通过活力轴带串联,带动城市品质飞跃。中心城区建立风貌分区控制体系,基于风貌特色、建设现状、行政管理边界等因素,因地制宜划分了22个风貌分区,分区域明确整体风貌意向,落实各项规划策略,划定风貌特别控制区,提出管控要求、整治和发展引导措施。

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保护规划》认真落实青岛城市总体规划和一系列法律法规要求,通过明确保护底线和管控要求,并对相关立法、工作机制、地方规范的完善提出建议,在总体层面上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和构建空间景观格局,将有力指导今后各区市城市风貌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方案编制。市规划局将进一步做好规划管理衔接实践,确保相关内容在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予以落实,在规划设计条件中予以明确,为今后项目建设提供法定依据,指导城市健康有序发展。

(记者 崔武) 

相关链接:

“城”“景”融洽 安放“乡愁” 

——《青岛市城市风貌保护规划》解读

2018-02-06_072046.png

△ 2018年2月6日 青岛日报3版截图

随着经济社会前进步伐不断加快,城市面貌雷同正在成为困扰中国城市发展的桎梏。千城一面的窘境,不仅让城市识别性下降,也阻碍了城市文脉传承,使“乡愁”无处安放。有着独特城市形象的青岛,也面临着这样的威胁,特色元素占比减少,城市面貌逐步趋同……

彰显城市特色风貌,让城市更加富有魅力,青岛正在积极行动起来。通过高标准制定《青岛市城市风貌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青岛突破传统仅仅注重“表象”的城市风貌保护方式,转而从城市营造思想“内理”入手,系统梳理各类风貌要素资源,确立了整体保护的原则,并对城市的空间高度控制、老城复兴路径、新城建设策略、活力体系建设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力推动城市风貌重塑,让青岛回归“城”“景”融洽关系。

2018-02-06_073131.png

制图 李晓萌

四个“缺失”威胁青岛特色风貌延续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闻名的旅游城市,青岛一直以优美的海滨的风光、“山、海、城、岛”融为一体的城市空间格局和“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风貌特色闻名于世。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空间向外扩张,土地开发强度的不断增加,城市风貌特色和整体空间格局都受到了威胁,出现了城市风貌与其他城市趋同,地方特色逐步减少的趋势。

“青岛独具一格的山水格局和城市发展历程孕育了特有的文化底蕴和城市风貌特色,是稳定城市经济发展、维持长久竞争优势、凝聚城市内部和吸引城市外部要素的基石。总结起来主要有四点:得天独厚的山海形胜,匠心独具的旧城魅力、远见卓识的营城理念和包容并蓄的人文活力。”在风貌保护规划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项目负责人周浪浪看来,青岛城市风貌的危机主要源于“失序”“失意”“失矩”“失衡”四大问题。

失序——城市快速发展、部分区域建设活动加强让城市空间与山海关系发生矛盾。在城市发力组团式建设的大背景下,对“山—海—湾—城”空间价值认识不足,大量高层、超高层建筑遮挡了原有的视线廊道、阻断了山海空间关系,在崂山山麓、浮山附近和凤凰岛沿岸较为严重。

失意——随着城市建设中心转移,老城区活力大减,城市“文脉”受到伤害。一方面,老城区完整性受到蚕食,原有街巷格局被新建的交通设施和大体量建筑割裂,一方面,传统生活难以延续,部分传统风貌建筑年久失修,公共服务水平下降,大量人口尤其是年轻人口外流。

失矩——近代青岛在城市建设中逐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法规体系,树立了很多优秀的城市营建理念,对形成特色城市风貌功不可没。城市扩张的加速让原有的营建理念遭到背弃,很多建设活动不再遵循自然地势,更愿意简单粗暴地将地面抹平。房地产市场的火爆使“宽马路、大街区”成为主流,支路密度不足,不仅街道亲和力被抹杀,也埋下了交通拥堵的隐患。

建设品质也很大程度上被忽视。很多设计趋同、元素单调,整体缺乏考量的建筑被建了起来,重要视觉廊道上出现了全无变化的“高墙”。这些建筑很少考虑青岛本土文化和风貌特色,是城市视觉效果的“负资产”。

失衡——城市整体风貌是城市管理水平的体现,青岛能够形成广受认可的城市风貌,是在自身环境条件基础上规行矩止的成果,也与持续的管理投入息息相关。然而,在城市大发展的时代,城市建成区一再扩大,既有的成熟管理经验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及时推广到新城区,加上法规体系不完善,相关规划实施遭遇难题,城市管理出现失衡危机。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城市风貌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更是获得广泛的共鸣。风貌保护规划直面四个“缺失”,以发扬“营城理念”为核心,在对青岛整体风貌进行了梳理、建立了包含5325处城市风貌要素的《青岛市城市风貌保护名录》基础上,从多角度完善城市风貌管理的框架结构。

123.jpg

△ 青岛东西城区,各具特色。 傅学军 摄

“复活”老城区保护城市风貌

以“红瓦黄墙”为代表的老城区风貌是青岛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印记,在新的城市发展阶段,将它保护好、传承好,是广大市民真切的期望。

风貌保护规划提出了以老城区活化复兴带动风貌保护的思路,旨在通过“整体保护、政府引导、多方协作、渐进实施”的理念开展旧城更新,“由内而外”彰显城市传统风貌。

据了解,此前我市已在老城区进行了多轮更新实践。在开发商主导,粗放成片的更新方式中,城市更新片区被推倒重建,以高层、超高层替换,较高的开发强度和单一的设计理念既造成传统风貌的消弭,又给周边基础设施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让老城区服务能力进一步下降。在渐进式更新中,通过本体修缮、功能置换,可以让大部分建筑风貌和空间秩序得以保存,但是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的特点让这种更新方式难以大面积推广,只能应用于部分独栋别墅和里院街区的更新。

在“整体保护、政府引导、多方协作、渐进实施”框架中,政府和社会力量将协同参与老城区活化复兴。政府要成立专门机构,立足做好监督管理,并搭建公共资金平台,吸引社会资本。社会力量要多方共进,资本方之外,相关专家、民间保护力量也要积极参与,最大限度凝聚各方共识。实际推进中,要改变短周期、求速度的运营模式,长期跟踪、注重质量,确保把老城区更新做好做优。

针对不同功能的分区,青岛将采用差别化的活化更新措施。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区域中,更新重点在于环境的治理和维护。通过绿地系统梳理、停车泊位规划、生活配套提升等手段提升片区空间品质。在保证社会公平、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进行人口疏解,缓解老城区服务能力与居住人口规模不匹配的冲突。以邮轮母港为代表的城市未来活力聚集区,应在充分尊重城市空间特征基础上,以有序更新带动活力外溢,通过丰富商务办公、星级酒店、商业餐饮、展览展示、休闲娱乐等功能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在建筑单体的保护更新上,以单一产权、政府企业居民共有产权和多元个体分散产权为分类,风貌保护规划提出了不同的设想。对单一产权建筑、公有产权闲置建筑,在政府主导下向社会开放短期租用。私有产权闲置建筑,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单栋建筑更新,并以容积率转移方式鼓励捐赠。政府企业居民共有产权建筑,发挥三大主体优势,政府提供相应政策优惠、企业负责管理、居民分享智慧,形成利益共享的运营机制。多元个体分散产权建筑,由政府提供优惠政策,鼓励设计师参与更新实践,在兼顾历史真实性和空间品质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设计水准。

细究国内外城市历史城区更新的经验,我们可以发现,打好文化品牌,吸引外部活力是提升老城区功能的有效选择。青岛也将适度引入商业、文化、旅游等功能,激活老城区活力。以中山路商圈为例,未来可以结合历史街区风貌营造,吸引各类艺术家进驻,布置文化艺术街区,也可以建设创客空间、青年公寓,为城市就业和居住提供低成本空间。

256f9f33-d463-4c2a-a5e3-20222ef5a796_900x675.jpg

△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青岛美得不可方物。(资料图)“青岛观”摄影师 糖小狐的小幸福/摄

推动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有序共生

在塑造富有魅力的国际化现代都市形象的新城区过程中,青岛将充分考虑地形和建筑的和谐关系,丰富建筑要素,谨慎建设新区域,细致修补既有区域,推动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的有序共生,让城市特色风貌有机延续。

“‘山—海—湾—城’的空间组合是青岛特色城市风貌的基础,在城市营建体系中,山体、建筑和街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依托地形,合理布局,次第展开,富有层次。”周浪浪表示,风貌保护规划通过对城市高度、建筑风貌、街道尺度,乃至建筑颜色进行管控,力求打造“山海相依、城景共融”的新青岛。

山体是青岛城市风貌特色的关键要素,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望得见山”是青岛人共同的记忆。针对部分山体被密集高层建筑包围,破坏城市风貌的现状,在此前公布的青岛市城市风貌保护条例中,已经提出了“按照不超过山体海拔高度三分之二的原则,确定山体周边建筑高度控制线”的要求。风貌保护规划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条例的规定,细化山体保护底线。在深入调研中心城区77处山体(占地面积约550平方公里,约占中心城区总面积40%),并综合分析地形地貌、生态状况、建设现状、城市更新等重要因素,确定了52处山体作为城市观景对象,按照外扩300米、500米、800米的原则,分级划定山体周边保护范围。同时选取市民游客参与较多的山间道路、公园绿地、沙滩浴场、游览景点等作为观山视点,划定需要保护的重要视线廊道,以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城市空间形象。

建筑设计水平,尤其是高层住宅的设计水平对城市整体风貌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开发的火爆,一些成功的高层住宅设计方案在多地游走,对地方特色风貌产生了负面影响。风貌保护规划强化城市设计理念,明确要求高层住宅设计要体现青岛城市特色,形态优美、高低错落。同时通过规划设计条件的精细化设定,保证相邻地块的风貌整体相协调、细部有差异,避免相似风格简单重复。

在商业街区设计上,立项前要考虑城市风貌保护要求,在历史城区及周边地区,设计应延续青岛传统的空间肌理特点,采用街区式的组织方式,严格控制商业建筑体量。历史城区之外建议采用现代设计风格,拒绝简单复制其他城市已有的商业街区品牌,结合青岛城市风貌特色进行适当演绎。

在城市道路建设上,除交通性干道之外,要按照“窄马路、密路网”要求推进,合理分级道路系统,加密城市支路、形成完整路网,提高道路通达性。具体到街道风貌,要强调人性化属性,一方面积极满足慢行需求,优化空间结构,一方面营造小转弯半径,有效约束车速,提高街道的舒适性。

在城市色彩引导上,系统修复历史城区之外高层建筑的“红瓦黄墙”病,引导各个风貌分区根据各自的自然、文化和功能特色形成差异化的色彩特质,共同构建“岛城山色、帆都海韵”的城市色彩形象。

构建城市活力体系

让城市更具活力是青岛城市建设管理探索的重要方向之一。以城市公共空间为突破口,采取渐进式更新策略,通过活力轴线串联,带动城市品质提升,为市民游客提供更精致的生活休闲体验。在风貌保护规划中,构建城市活力体系被写入重要位置。

营造开放空间系统,集聚城市活力也是不少国际知名特色城市的一致选择。以人的生活和体验为中心,科学规划设置公共空间并连成体系,引导市民参与城市生活,增强城市活力。在哥本哈根,不改变土地利用和交通结构,每年通过微调对城市中心区的活动空间进行拓展与改进,最终形成覆盖城市中心区的步行网络;在波士顿,充分收集市民意见,以公平为核心准则,广泛建设高品质的公园和广场,并通过慢行系统和林荫大道进行串联;在墨尔本,以20分钟生活圈为目标,丰富社区配套,让市民在寓所之外不远就可以到达商场、公园、餐厅、学校、医院等公共空间……

作为建置之初就有严格规划控制的城市,青岛的城市公共空间设置有着很好的基础,无论是地处城市核心区域的七大海水浴场,独具特色的大小公园、广场,还是依地势起伏布置、与周边建筑相得益彰的街道,都可圈可点,每到旅游季节,聚集着大量的人气。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商业综合体则是另一个城市活力发源地,丰富的一站式消费体验吸引着众多本地市民前往。

同时应该看到,良好的架构之下,城市的活力源泉也存在着明显的短板,亟待补齐:一是节点零散、路径断续,没有形成完整的活力体验线和成熟的活力片区,难以形成合力;二是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沿海区域,中北部城市腹地则较为缺乏,与全域发展大框架不符;三是空间类别相对单调,大部分空间主要面向游客,市民参与度相对较低,不利于城市活力的持续发酵。

从人本感知体验出发,风貌保护规划将土地资源存量调优作为构建城市活力体系的关键路径,为城市活力空间提量提质、丰富内涵。

根据《规划》,青岛将着力整合破碎空间,增加活力节点,以多样化的开放空间系统提升城市品质。见缝插针,将一些被遗忘的城市边角地带改造提升,以积极的姿态重新投入城市运行。近期大行其道的口袋公园建设就是最好的实践,通过科学的设计和精巧的施工,全市已有18块“废地”华丽转身,成为市民身边的“公共客厅”。老城区中面临改造的老旧建筑也有望迎来重生,在适当减弱密度后,可以形成开放透气的庭院式空间,为市民提供交流互动的载体。

符合条件的地下暗渠或将“重见天日”。效仿国内先进城市已经实行的“暗渠明渠化,明渠亲水化”策略,青岛将探索实施河流暗渠改造,沿河增设活动节点,充分发挥其景观优势,打造市民亲水活动空间。

连接渗透网络也将逐渐完善,将活力空间串联起来,使集聚的活力可以有序流淌。它可以是河流绿廊等自然路径,集休闲娱乐、户外活动、文化遗产多种功能于一身,也可以是精心设置的街道绿道,为民众提供活力节点的导向。针对活力空间多集中在沿海区域的实际,风貌保护规划还提出打造纵向通道的想法,将活力从沿海向内陆牵引,带动片区整体发展。

“为了促进南北平衡,在借鉴其他城市经验并充分考量青岛地方条件后,我们还提出了打造‘15分钟生活圈’的概念,在市民居所附近配置包括儿童游乐场、公园、小型商业设施、菜市场在内的多元化活力空间,吸引市民互动。”周浪浪介绍,在初步设想里,老城区的“15分钟生活圈”以空间拥挤,公共服务设施匮乏区域为主,通过社区“微空间”改造实现;新区的“15分钟生活圈”的功能可以更加完备,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具备条件的区域,还可以考虑增设公共艺术作品,提升社区文化品质。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崔武)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龙叶上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