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正文

关爱听力,从小做起! “爱耳日”青岛市实验小学请来志愿者教护耳

核心提示: 爱耳日前夕,二6班家长志愿者王琨走进青岛市实验小学开展科普宣教活动。

2019年3月3日是第20次全国“爱耳日”。为了提高小学生科学用耳意识,爱耳日前夕,二6班家长志愿者王琨走进青岛市实验小学开展科普宣教活动。王琨是一名医生,她利用自己熟知的医学知识,耳朵模型,生动有趣地向孩子们讲解了耳朵的构造、功能以及用耳护耳的正确方法,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用耳习惯,提高青少年耳部健康。

图片1

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其中0-6岁的听力残疾儿童约13.7万,每年新生听障儿童2-3万。在2000年的时候,我国就把每年的3月3日定为全国“爱耳日”。

为什么说关爱听力,要从“小”做起呢?因为耳朵的保护不仅要“小时候”开始,更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对于同学们而言,儿童期是听觉言语发育的关键时期,听力障碍会导致言语发育障碍并影响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发展。耳朵的保护也不仅仅是说说而已,生活中哪怕一个微小的坏习惯就可能对耳朵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就要树立保护耳朵的意识,培养爱护耳朵的生活习惯。

王琨和同学们总结了5条“护耳小守则”分享给大家。

第一,日常生活防噪音。长时间接触轰鸣、喧闹、鞭炮等各种噪音,会导致内耳微细血管处于痉孪状态,内耳供血减少,听力也会急剧减退。所以,生活中要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噪声之下。

第二,使用耳机要适度。我个人感觉非常重要,同学们在平常学习、娱乐的时候免不了会带上耳机,但耳机音量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均会导致听力下降。所以为了保护耳朵健康,我们在使用耳机的时候一定要控制音量、时间。再有千万不要听着耳机过马路,实在太危险了。

第三,最好不要掏耳朵。千万不要以为掏耳朵可以让耳朵里很干净,其实这样很容易让耳朵内部擦伤或刮破,引起耳朵炎症,甚至会引发更危险的后果。所以同学们切记千万不能自己掏耳朵。

第四,防止水流入耳内。因为皮肤和鼓膜在水中浸泡,容易引起外耳炎。所以我们在洗头、洗澡、游泳时尽量防止污水流入耳道,带上耳塞来保护耳朵。

第五,擤鼻涕时要注意。在感冒后擤鼻涕的时候,应该左右鼻腔一个一个地擤,千万别左右鼻孔同时捏着擤,否则容易将鼻腔分泌物送入耳腔,引起耳朵炎症。

图片2

图片3

图片4

通过王琨的讲解,同学们知道了保护耳朵的重要性,从小爱护耳朵,做耳聪目明学生。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赵文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