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资2万亿!青岛“十三五”规划330个重点项目

2016年,全市共安排市级重点建设项目190个,总投资6508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500亿元。截至9月底,110个项目新开工,开工在建项目达到182个,占项目总数的95.8%。完成投资约1400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93%。

123

各项指标均超出计划进度

重点项目建设是我市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生命线”。记者从市政府昨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我市通过大规模资金投入和存量资产的调整升级,有效促进了经济结构优化,全市763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开工建设,394个项目竣工,新增就业约20万人,使全球高铁创新和产业基地、董家口新港城、世界海洋科技中心等一批百亿级、千亿级城市新发展极加快形成。

 五年竣工394个大项目

据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市在工业、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等领域,安排了763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其中100亿元以上的项目25个,总投资约1.2万亿元。到2015年底,763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当期完成投资7000多亿元,完成投资占同期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25%以上。竣工项目394个,其中工业项目222个、服务业项目125个、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等项目47个。全部工业重点项目累计完成产值2441亿元,实现税收167亿元;服务业项目累计完成营业收入1200亿元,实现税收122亿元。全部项目新增就业约20万人。

“十二五”期间,我市在工业领域,集中推进中车四方、庞巴迪动车、上汽五菱通用发动机、一汽中重卡、博世柴油发动机等市级重点项目400个,总投资约4000亿元,培育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在服务业领域,推进实施市级重点建设项目299个,总投资约5500亿元,成为助推经济发展新引擎,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由2010年的48.7:46.4,调整为2015年的43.3:52.8。在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领域,实施重点建设项目59个,总投资达到2400多亿元,海湾大桥、海底隧道、环湾大道等项目建成使用,地铁3号线、2号线等全面启动,大沽河综合整治、青大附院和市立医院二期、市体育中心二期、山东大学等项目建成。

2016年,我市共安排市级重点建设项目190个,总投资6508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500亿元。到今年9月底, 110个项目新开工,开工在建项目达到182个,占项目总数的95.8%。完成投资约1400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93%。各项指标均超出计划进度。

催生一批城市“新发展极”

“十二五”以来,我市充分发挥市级重点项目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提升作用,以点带面,促进相关行业产业链不断向纵深延伸,使一批百亿级、千亿级城市新发展极加快形成。

全球高铁创新和产业基地加快推进。在市重点项目引领带动下,城阳动车小镇聚集轨道交通配套企业12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27家,初步构筑起以高速列车产业为龙头,集研发、设计、实验、制造、维修、服务为一体的国际一流高速列车创新和产业化基地。2015年实现产值573亿元,较2011年增长84.8%。中车四方、庞巴迪等龙头企业高速列车产量约占全国的66%,城轨地铁产量占全国的25%,使我市向全球高铁创新和产业基地的目标加快迈进。

汽车产业新城迅速崛起。一汽-大众华东基地落户即墨龙泉汽车产业新城,一期投资144亿元,产能30万辆以上,预计2018年初整车下线。围绕一汽-大众华东基地、一汽商用车基地、一汽大众发动机等三大龙头项目,累计引进汽车行业重点项目93个,总投资460亿元,在93平方公里规划面积内,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汽车产业链。2018年底全部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千亿元以上,一座汽车产业新城正在迅速崛起。

胶州开发区加快打造三条千亿级产业链。中集冷链、青山电气西门子OEM工厂、特锐德工业园等12个市级重点项目落户胶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投资200亿元。围绕市级重点项目,成功引进相关项目近70个,总投资近800亿元,加速打造三条千亿级产业链,分别是以中集冷链、特锐德、东软智能、德国贝克曼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以京东电子商务产业园、海尔虚实网服务园、有住智能集成、传化智能公路港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产业链;以及围绕胶东国际机场建设打造的航空航天产业链。

董家口新港城建设日新月异。青钢搬迁、山东液化天然气、40万吨矿石码头、董家口万邦物流等16个市级重点项目入驻董家口,总投资506亿元。在市级重点项目的引领带动下,董家口港区累计建成泊位26个,投入运营18个泊位,建成堆场400万平方米,堆存能力约5500万吨。其中,40万吨矿石码头继续巩固我国“超级矿船母港”地位,今年1-8月靠泊29艘40万吨矿石船,占全国靠泊总量的85%。

青岛国际邮轮城加快建设。青岛国际邮轮母港项目占地约5平方公里,建筑面积约600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去年5月客运中心建成投入运营以来,国际豪华邮轮纷纷来青,累计运营母港航次近100次,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预计到2020年,将接待邮轮200个航次,40万人次国内外游客通过邮轮母港进出和访问青岛,未来,国际邮轮城将成为青岛新的国际会客厅和城市名片。

世界“影视产业硅谷”日渐清晰。东方影都项目总投资125亿元,规划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包括外景拍摄区、影视制作区、电影博物馆、影视名人蜡像馆、影视会展中心等5大板块。围绕该项目,万达文化旅游城、度假酒店群、游艇俱乐部、国际医院、汽车极限秀等数十个项目集聚发展,拉动社会投资近千亿元,拟吸引1000家以上企业入驻、2000万/年以上旅游人口,带来10万人就业,世界“影视产业硅谷”日渐清晰。

科技人文红岛新城加快建设。红岛经济区科捷机器人、山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青岛中学等48个项目列入市级重点项目推进,总投资近700亿元,目前已有34个项目竣工投入使用,一座科技型、人文型、生态型的新城正在加快建设。

世界海洋科技中心基础不断夯实。国家深海基地、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罗博飞水下机器人、青岛蓝色中心等项目投入运营,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青岛中德新能源与环保研究院、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中国矿晶博物馆等40余个项目加快推进。这些项目立足世界海洋科研最前沿,极大提升了青岛科研实力与国际影响力,一个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正在加快形成。

 瞄准“三中心一基地”发力

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市重点项目建设将围绕“三中心一基地”建设工作,突出城市发展特色,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发展体系。目前,已规划了总投资超过2万亿元的330个重点项目。

打造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依靠创新驱动培育一批好项目、大项目,积极承接石墨烯、大洋钻探船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加快推进海洋国家实验室、高速列车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青岛国际创新园二期、海尔云谷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项目。

打造国家重要的区域服务中心。加快发展十大现代服务产业,推动青岛西海岸新区和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平台搭建,加快胶东临空经济区、邮轮母港城、金家岭金融聚集区、中信全国新财富总部、青岛环球金融中心、惠普软件全球大数据应用研究及产业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突出服务高端化,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尽力提升服务业辐射能力。

打造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围绕海洋强国国家战略,加快项目引进建设,撬动青岛在更高层面更高水平实现突破。加快中国蓝谷、西海岸等重点区域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实施“海洋+”行动计划,加快建设深远海开发综合保障基地、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等重点区域。加快推进深远海装备研发制造项目、万达游艇产业等重点项目,力争引入建设一批示范作用强、引领带动大的项目。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壮大十条工业千亿级产业链,培育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打造国内重要的互联网工业强市。加快推进一汽-大众华东生产基地、海尔4.0示范基地、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新一代智能家电产业园等项目,突出信息化、服务化、融合化、绿色化,引领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来源:青岛日报)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张君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