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正文

国宝级海生物标本都长啥样?大热天一群学生抢去看

7D6C289A-2B28-46E3-8809-974037D73265

从海洋特色教育学校到海洋教育社会实践基地,近年来,青岛的海洋学科教育在基础教育中角色加重,许多中小学的假期实践内容也转变成了海洋相关。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海洋知识的了解,对专业研究机构来说,也是有了与主动公众接触,提供公共科普的机会。

7月28日下午,青岛实验初中初三11班、12班共30余名同学来到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参观了海洋生物标本室和海藻种质库。由于这些科室平时极少对外开放,又有专业研究员进行讲解,学生们听得很起劲儿,更频频拿出手机拍照,积极向研究员发问。

QQ图片20160729213736

在标本馆内认真听取讲解的学生。

模型标本看着普通却更难制作

学生们此次参观的标本楼存有80余万件标本,有常见鱼类、贝类的干、湿标本,也有模式标本的盲鼬鳚,全世界仅中国和丹麦存有。其中一面立柜更是放满建国前从国立北平研究院动物学研究所带来的历史样本。

QQ图片20160729213731

馆藏模式标本“盲鼬鳚”,即在其他海域发现相似物种,只有和它比对后,才能确定其是否是“盲鼬鳚“。

科普负责人向学生介绍,目前所内的标本采集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专方资金支持的项目,在不同年代同一季节同一区域取样,观察具体物种的变化;二是借助其他项目投放的生物筐网取样;三是和国外机构进行交换。

同时,对于学生们特别好奇的标本制作及保存问题,他详细地解释道:“实验室中常见的泡在福尔马林或者酒精等液体中的标本,制作难度不一定就大,比如一些贝类、甲壳类生物,它们不需要特别定型。”相反,一些逼真的干模型标本,则需要充分排干水分,剥皮加填充物,做防腐防虫的工序等等。据了解,标本室的标本均可永久保存,且进馆后就不会再做搬动。

QQ图片20160729213724

相传这些红色的星光银斧鱼标本中,有一个是童第周亲手制作的。

这里的海藻当宝贝养 

浒苔、紫菜、裙带…这些或是恼人的“海上草原”,或是餐桌上的美味,在海洋研究所里都成了宝贝。它们被养在专用的水箱里,营养液、二氧化碳和光照供着,以便于进行基因测序用以研究。

QQ图片20160729213752

参与种质遗传育种研究的苏丽给学生们一一讲解箱内的海藻,这些看起来非红即绿的生物,其实构造各有特点。

关于形态学的研究与基因密切相关,比如在之前的一项样本比对中,海洋所的研究人员发现来自东海“热液”(水中富含硫化物)中的某种藻类和来自南海“冷泉”(水中甲醛量高)中的某种藻类高度相似。这究竟是物种的迁移,还是不同环境下的物种进化趋同,就需要靠基因测序来验证。

QQ图片20160729213707

这个绿藻上能够观察到明显的突起。

负责人也回应了大家十分关心的浒苔治理问题。他表示由所里牵头,10个科研单位共同参与的“鳌山计划”目前正在集中研究解决方案。浒苔的再利用已不再局限于肥料化,然而其资源量是否稳定,较高的打捞成本及保存方式,也是处理时必须考虑的。

B9082156-F793-4228-ADC4-3CB706304EE0

不大的海藻养育室被来参观的同学挤得满当当。

科研单位下凡 如何接地气?

“深海物种大多不是大家想像中的巨型怪物,它们的体型其实往往不大。”研究员这样告诉学生们。作为国内深海物种标本量最多的科研院所,如今中科院海洋所把研究重点区域定为西太平洋,也拥有了更多科考船。在役的四艘主力——“科学号”、“科学三号”、“创新号”和“创新一号”,它们的吨位高至4711吨,低至300吨左右,有针对深海探测,也有针对近海调查的。其中创新船系,就专责胶州湾国家级野外台站和长江口生态站。

QQ图片20160729213717

海洋所的老师表示这些采集于50年代的龙虾标本,现在已经没法在同一海域捕到相似个头的了,基本都被捕走食用了。

在不断增强专业实力的同时,这家科研机构也在努力接地气。尽管目前其面向公众开放的时间只有每年5月的全国科技周,但它总还有大学生和高中生夏令营来福利爱好海洋知识的年轻人。

QQ图片20160729213746

一名学生捞起水中的海带进行观察。

“我们的开放程度有限,这是由机构性质决定的。研究为主就很难承担参观功能,这可能跟某些正为此困惑的大学有相似之处。”这位科普负责人告诉我们,未来海洋所不排斥在微博微信端努力贴近公众,比如“像博物杂志那样就挺不错”。我们期待这些神秘机构与民众多些互动,不谈全民科学,至少一些知识和一些兴趣的组合有望创造更多可能。

QQ图片20160729213741

两名学生在认真地观看标本。

(掌上青岛/青网记者 周婧)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pathos不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