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本地 > 正文

国际母语日 专家建议鼓励孩子掌握方言以传承地域文化

核心提示: 语言专家建议,在学好普通话的同时,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学习方言,从中了解城市历史,传承青岛独一无二的地域文化。

早报讯 “我就是一个地道的青岛小哥,除了演电影我还喜欢唱歌,我的粉丝都叫我晓明哥,他们从来都不去问我的个儿,小时候去逛栈桥挖蛤蜊,长大了我媳妇叫Angela……”在2016湖南卫视跨年演出中,黄晓明一首“蛤蜊”味十足的青岛话说唱表演迅速火遍了大江南北,用方言创作的文艺作品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昨天是第17个国际母语日,记者调查发现,在岛城语言专家和文艺工作者对于青岛方言进行系统整理、收录、保护的同时,也有市民对是否教孩子说青岛方言而感到纠结。对此,语言专家建议,在学好普通话的同时,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学习方言,从中了解城市历史,传承青岛独一无二的地域文化。

方言测试微信圈热传

“他们两个人真是对撇子了,这是指哪两个人……”昨天是国际母语日,一则青岛方言8级测试的王贴也在微信朋友圈中热传,许多得分高的市民在公布成绩时,还配以自豪的表情。“这个测试除了娱乐性外,还能勾起我很多美好的回忆!”“70后”市民宋先生感慨地向记者介绍说。说起一些青岛话特有的词汇,他都能说出一段特殊的经历。宋先生告诉记者,三十多年以前“上街里”是件很时髦的事,吃一顿蒸饺、喝一碗啤酒都会和小伙伴们炫耀半天,所以他对于青岛话特别有感情。

记者随机采访了参与测试的100名市民发现,成绩测试出现了两级分化,35岁以上的中老年市民测试成绩普遍较高,许多人接近满分。而年龄在20岁以下的年轻人虽然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成绩多在70分上下,对于一些老词很多人表示听都没听过。“‘送汤米’我妈都不知道是啥意思,最后打电话问我姥姥才明白。别说这个词,这种习俗我都没听过。”12岁的小尹介绍说。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年轻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掌握普通话,在家中很少与孩子用青岛话交流。

青岛话带来自豪感

虽然平时生活中青岛话的使用频率减少,但是岛城人对于青岛话的文艺作品还是有很高的认可度,不少文艺工作者也开始专注于青岛话文艺作品的创作。《挖蛤蜊》《逛栈桥》《真惊了》等青岛话说唱歌曲火遍青岛的大街小巷后,音乐人沙洲创立了用青岛话嘻哈的音乐风格,拥有庞大的听众群。

“青岛人敢于在其他地区人面前说青岛话,这也是自信的表现。”中国海洋大学副教授邢军说。邢军认为,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许多在外工作、学习的市民对于城市的认同感也越来越高,作为一名青岛人让他们感到很自豪。所以在一些轻松环境中,许多青岛人会说两句经典方言、唱两句青岛方言的歌,正是这样的需求,相关文艺作品才会有市场。

【专家建议】

方言传承城市历史

邢军告诉记者,青岛方言形成的历史虽短,但其发展变化的速度却非常快。青岛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有突出的特点,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青岛方言已经作为山东省最有代表性的方言之一,入选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的方言保护采集工程。

目前,岛城的语言专家们已经完成了崂山、即墨、胶州3地的方言采集工作,正在展开对市南区和老胶南地区的方言采集。除了字、词、句子的采集外,数据库中还会在采集点收录两个典型传说故事来表现方言特色。以崂山区为例,参与方言采集的“老青岛”除了要用方言讲牛郎织女这一规定的神话故事外,还要讲崂山道士的故事。“这青岛方言的采集也是一种地域文化的传承。”邢军说。

对于一些年轻的家长禁止孩子说青岛话,邢军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我建议家长可以让孩子们通过手机、摄像机等工具记录下老一辈的方言和这些方言背后的故事,在城市飞速发展的同时,留下一段属于城市和家庭的特殊回忆。”邢军说。

(记者 王寿林 实习记者 奚川平)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刘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