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本地 > 正文

海大校长专访:首次解读黄岛校区 直面高校同城竞争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经预言:

青岛之地势和气候……

将来必为文化中心点。

这一预言如今正在成为现实。

不到两年时间,青岛已经引进北大、复旦、北航、

山大、天大、哈工程等国内著名高校29所,

青岛成为国内顶级名校的“磁力场”,

“南有深圳、北有青岛”的说法不胫而走。

而对本土高校而言,同样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农业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等纷纷开始规划建设新校园,

提升核心竞争力,向“双一流”发起冲击。

小创所在的《青岛日报》日前将镜头对准

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于志刚等驻青高校校长,

看他们如何站在船头瞭望世界。

△2015年6月,于志刚校长为博士毕业生颁授学位。 资料照片

2016年11月1日,海大与市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在西海岸新区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共建中国海洋大学黄岛校区,并将以此为契机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整合现有优势资源,为我市实现蓝色跨越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站在全新起跑线上的海大,正在描画瑰丽的蓝图:到2024年建校100周年的时候,建成国际知名、特色显著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到2049年建校125周年的时候,建设成为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综合性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于志刚日前在接受《青岛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今天的海大,正以一种“时不我待”的使命感,蹚出一条浸润着山风海韵的蓝色之路。“实现蓝色跨越之梦,海大应该大有作为。”

谈新校区建设——

将承载学科融通和滨海试验场重任

“黄岛校区的建设,结束了海大长期以来

没有海岸线和综合性滨海试验场的历史,

将来学校的实验室拧开龙头,

一个出自来水,另一个就出海水。”

3000亩建设用地,一期建设提供总额25亿元的教育发展基金支持,规划到2020年达到招收和培养研究生、开展科研的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人以上;2021年,初步完成校区一期基本建设;2025年,初步实现校区运行常态化,形成黄岛校区学科专业基本框架……海大的创新思维,在海洋科教创新园区(黄岛校区)将得到全新的实践。

黄岛校区的建设,结束了海大长期以来没有海岸线和综合性滨海实验场的历史,为学校发展特别是涉海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于志刚说。“黄岛校园的最南侧有一个基岩质的崖角,可以修栈桥、建码头,布局滨海试验区。将来学校的实验室拧开龙头,一个出自来水,另一个就出海水。”

于志刚说,大约一千米长的栈桥伸出去之后,就是十米左右的水深,可以停靠5000-10000吨级的轮船,除了海大现有的“东方红2号”、“海大号”、“天使号”等科考船,在建的排水量达5000吨的“东方红3号”也可以停靠,该码头还将向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及其他单位的船舶开放共享。长堤、栈桥、巨轮,这样一幅壮美的画卷,被海大人看作是学校实现新的跨越发展的加速器。

△“海大号”科考船

在海大迎接下一个百年发展的历史转折点上,学校锐意推进综合改革,探索创新发展新机制,突出科教融合、政产学研结合,将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机制汇聚各类资源,将学校的发展与国家海洋事业、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重点布局工科和国际化办学项目。

而这种探索也将更多地落脚于被命名为“科教创新园区”的黄岛校区,特别是在设施、平台、课程资源、师资等方面着力探索政产学研共建、共享、共赢的发展新模式。例如在学科群建设方面,黄岛校区将按照“学院纵向、平台横向”的原则,打破原有的行政壁垒和学科边界,交叉、融合搭建培养人才从事科研的公共平台,海洋勘探与观测技术平台面向海洋学院、化工学院、地学院等同时开放,海洋新能源平台也可以让材料学院、工程学院等学院的师生共用。

谈优势学科——

打造“地球”和“生命”两大学科群

“海大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唯一

一所综合性海洋大学,形成了鲜明的

海洋学科特色和深厚的学科积淀,

海洋科学和水产两个学科已经进入世界一流。”

“海大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唯一一所综合性海洋大学,经过90多年的办学,形成了鲜明的海洋学科特色和深厚的学科积淀。”于志刚说,通过连续三期的“985工程”重点建设,坚持特色带动综合发展的海大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十二五”期间,海大的海洋科学和水产两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连续3次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在海洋技术领域承担“863计划”课题数居全国首位;联合全球52家主要国际学术组织和涉海科教机构共同签署了《未来海洋青岛共识》……为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海大全新的特色学科布局正在筹划当中。

于志刚说,海洋科学有5个二级学科,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洋技术,这些学科都是海大的传统优势学科,均居于全国前列,其中物理海洋更是遥遥领先。在一级学科综合实力强劲的前提下,如何发挥好这一优势特色学科的带动作用,成为新时期海大面临的新命题。而“地球”和“生命”两大学科就是海大要重点打造的学科群

海洋科学是建立在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之上的,于志刚说,海大在原有的海洋科学一级学科的基础上,将加强地质学、大气科学等一级学科的发展,推动地球科学学科群的发展,实现相关学科的贯通发展。

而海洋研究除了矿产资源、能源、海洋空间等课题,还要将目光聚焦于海洋生命科学和生物资源,以解决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问题,探寻生命起源,促进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目前,在海大鱼山校区,一栋规划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生命科学大楼正在建设当中,这里将融合生命学院、水产学院、医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科研力量,聚焦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技术需求,开展跨学科研究。在“十三五”期间,支撑海洋科学发展的两大学科群——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将成为海大形成一流综合性大学并支撑海洋科学和水产两个一级学科“立于不败之地”的坚强基石。

△海大鱼山校区

而另外一条发展思路,显示了海大在“互联网+”时代的积极应变。“海大在船舶、港口航道与近海工程、海洋装备制造等传统的海洋工程技术学科领域虽然处于国内高校第一方阵,但并不拔尖。当整个现代制造业都在谈论工业4.0的时候,海大决定错位发展。”于志刚说,海大利用自己海洋学科的综合优势和齐备的海洋人才储备,瞄准青岛“率先实现蓝色跨越”的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大数据、海洋观测与探测技术、海洋装备制造业等新型工科和海洋应用学科,以横向、分布式方式开展学科布局、建设和整合,而这也是一所大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体现。

谈高校集聚——

既带来竞争也带来合作

“高校就像一个珊瑚礁生态系统,

聚集的群落多了,

才可以相互借力,相互支撑。”

面对岛城高校“朋友圈”的扩大,海大怎么看待这种日趋激烈的竞争?于志刚说,“过去青岛的名校少,海大一枝独秀,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海大校长于志刚坦承历史优势的同时,话锋一转,指出这种“独秀”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明显的不足,“其实,缺乏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并不利于学校的发展。高校就像一个珊瑚礁生态系统,聚集的群落多了,才可以相互借力,相互支撑。”对于海大来说,众多名校来青,既带来竞争也带来合作,既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总体上是机遇,是动力,海大十分欢迎这种新的格局的形成。

△海大崂山校区

于志刚说,海大的校训是“海纳百川,取则行远”,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自然也适用于青岛的“高校朋友圈”。“本着开放竞争、合作共赢的思想,海大将会在学科建设、专业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合作与资源共享等方面与兄弟高校进行深入地合作交流,开展重点突出、讲求实效、富有特色的战略合作,努力创造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他特别谈到,黄岛校区与兄弟院校的合作,就因地缘优势变得“生动”起来:除了项目共建、课题共担,海大与哈工程等入驻青岛西海岸新区的高校将探索试行学分互认,不同高校的学生按专业需要跨校上课,所修的学分被各个高校互相认可,这既是高校资源的整合,也是多元文化的交流。“将来如果政策允许,我们还可能联合授予学位。”于志刚说。这样一种国内高校史无前例的探索,令人期待。

谈人文学科——

学科生态系统离不开人文滋养

“学科应该有它的一套生态系统。

一所大学没有强大的人文学科的支持,

就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大学就缺乏应有的精神气质。”

于志刚认为,对于高校而言,特色就是核心竞争力。海大的海洋特色幸逢其时,因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国家全面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也上升为国家战略,青岛市委、市政府更是把蓝色引领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战略。

而这种“特色”除了强有力的专业支撑,更充溢着人文的滋养。“学科应该有它的一套生态系统。每个学科就像一棵树,它们不能被生硬地放在一起,如果热带棕榈树和黑松种在一起,一定不会很好地生长。”在于志刚的理想当中,学校的各个学科应当互相支撑,有共同适应的土壤、温度和湿度,例如由海洋学科发展延伸出来的地质、化学、生物等学科,由水产学科发展延伸出来的食品、药学等学科。更重要的是,这套生态系统还包含人文社会学科的建设。“一所大学没有强大的人文社会学科的支持,就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大学就缺乏应有的精神气质。”

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海大开始有意识地增设人文社会学科,聘请王蒙担任文学院院长,铁凝、莫言、迟子建、贾平凹、毕淑敏、余华、张炜等一批当代著名作家成为驻校作家。

时至今日,海大依然每年举办读书节,于志刚也特别热衷于向师生们推荐文史哲类的“非专业”书籍。

经过近二十年的积淀,海大的文化引领战略构建了丰富、多元、厚重的大学文化生态,特色优势学科与工程技术学科、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使海大实现了特色带动综合,并逐渐呈现出经、管、法等学科“入主流、有特色”的发展态势。

人物小传

于志刚,1962年出生,山东莱阳人,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2004年度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海洋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第七届海洋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主要从事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海洋环境和生态学研究,提出了“通识教育为体、专业教育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对 话

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文化

有的大学校长个性鲜明,习惯于振臂高呼带领全体师生激流勇进;有的大学校长沉稳内敛,习惯于隐在幕后于无声处推动陪伴学校的成长。于志刚属于后者。他从一名普通教师做起,历任海大副校长、书记、校长,职业生涯完全融入了海大的成长历程,熟悉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了解海大人的所思所想。他的治校理念既有海大的传统精髓,也带着个人的思想火花。

Q:在您心目中,一流的大学是什么样的?

于志刚:我心目中的一流大学,从根本上讲,首先是一流的学科和一流的文化,即一流大学应该具有富有特色与优势的学科布局和卓越的学术水准,具有“自由开放、和谐向上”的精神文化气质,具有顺乎历史、合乎时代、面向未来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追求,这些根本性的优秀要素具备了,一所一流大学就基本形成了,它会具体体现在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生、一流的研究、一流的校风等方面。

Q:海大将如何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于志刚:这两年,全国都出现了人才由北方向南方、由西部向东部、由研究院所向高校流动的趋势。海大暂时还没有面临人才流失的困境。

我们主张“事业吸引人才,待遇稳定人才,感情留住人才”,为人才提供能够成就事业的支撑平台,构建系统化的薪酬待遇,既体现“塔尖”的人才价值,也让全体教职员工都能从学校的发展中受益。

广大师生员工中蕴藏着巨大的活力,能否充分发挥领军人才的引领作用,能否激发全校广大师生员工的创造力,能否使两者协调、可持续,是我们的事业能否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关键。

Q:国内高校您最认同哪些学校的治校理念?

于志刚:国内很多学校的治校理念和文化都是值得称道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北京大学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浙江大学的“求是”,我的母校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

同样值得称道的是中国海洋大学,这所我工作了近30年的学校,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积淀和办学理念。海大坚定走“特色立校,科学发展,树人立新,谋海济国”的发展道路,在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熏陶之下,海大人自然形成了海洋般坚韧执著的群体品格,形成了谋海济国的共同追求。

Q:您有什么业余爱好?

于志刚:我喜欢读书,除了极特殊情况,每日都会读。我的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健身,但是我每天都坚持步行大约1.8公里,风雨无阻。我经常跟我的孩子和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要“持之以恒”。

在2014级学生开学典礼上,我曾提出希望同学们做“有德性、守契约”的海大人。与之相通的是我们的“通识教育为体,专业教育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通识教育强调发展人的理性、心智以探究真理,而不是为了谋生和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专业教育强调大学应当为学生从事某一职业提供所需的实用的知识和技术。这是“做人的教育”和“做事的教育”两者之间的相互渗透。我坚信,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实践我们的本科教育理念,就会赋予“学在海大”以新的更加丰富多彩的内涵。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韩晓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