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正文

工业互联网小帧探第二季⑧|5G赋能井下运输与铲装作业,青岛有座无人智慧矿山

在山东黄金矿业(莱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黄金矿业”)的地下矿井中,随处可见标识5G的基站和天线,无人驾驶的运矿车来回穿梭,通过远程遥控的铲运机正在进行日常工作,作业面没有一个采矿工人。《工业互联网小帧探》第二季第八期将聚焦5G无人开采创新应用项目,探访5G赋能下的智慧矿井作业。

    实现5G网络与工业控制网络融合

面对矿山井下作业的高危险性,山东黄金矿业一直积极探索智能设备无人化作业。依托青岛5G优势资源,展开基于5G传输的矿山生产设备远程高精度实时操控研究,进行矿山井下无人开采创新实践应用,实现井下生产人、机、物互联,打造铲装、运输设备一体化协同无人作业场景,探索安全高效的智能矿山开采模式。

山东黄金矿业助理主任工程师董敏巍介绍,5G无人开采创新应用项目通过5G网络与工业控制网络融合,打通了信息孤岛,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最终实现对设备和过程控制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团队自主设计、升级和改造无人运输系统,构建高效、便捷的集成控制系统,实现对工作面铲运、运输等主要设备远视距控制系统的有机整合。

    地表人员远程操控井下设备作业

记者在地表信息调度中心看到5G无人开采创新应用项目的智能操控平台。操作人员只需远程登录就可以在操控平台实现井下作业面的全程无死角监控和远程操作。

“这是我们的5G远程控制智能铲运机集控平台,地表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它远程操控井下设备的前进、后退、升降动臂、收翻铲斗等操作进行铲装作业,从而将作业人员从井下解放出来。”董敏巍告诉记者,在地表模拟驾驶舱对井下电动铲运机进行一机多控的高精度远程实时控制,可提高运行效率,降低矿料运输成本,缓解井下安全生产的压力,彻底改变传统矿山井下铲装作业模式。

探索安全高效的智能矿山开采模式

据悉,该项目运行后,地表信息调度中心2人代替井下每班的6人作业人员,总人数降至1/3,劳动作业组织强度降低50%,循环作业时间由960分钟缩减为490分钟,有效工时利用率由69.27%提升至89.8%,年降低成本350余万元。

记者了解到,山东黄金矿业下一步将全面向高度自动化和智能控制、大幅减员增效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挺进。准备引入双5G+ WIFI6的传输模式,融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形成集凿岩、破碎、铲装、运输一体化的井下无人开采场景。在此基础上,破除信息壁垒,连通各系统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将生产调度、设备管理与运行、安全监测等子系统的多类型数据进行融合,打造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矿井基础数据的整合分析、资源共享、辅助决策的智能化。(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文/刘琴 视频/李竹音 尹亚炜)

1627979113887

相关链接

直击一线,看懂青岛工业互联网故事

在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支持与指导下,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聚合报网端微优势资源,组建摄制团,联合推出轻量级原创视频栏目《工业互联网小帧探》。

该栏目探访一线标杆企业,力求守正创新,围绕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中心工作,借鉴社交短视频的新锐语态,构建工业互联网领域通俗易懂的视频版“100秒百科词典”,以期帮助更多市民、专业受众了解新场景、新模式、新应用,为更多企业在打造新动能、开辟新路径、拓展新边界方面提供一点借鉴与启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刘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