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青岛造”机器人挺进新加坡港

创新驱动

额定负载高达65吨,定位精度±5厘米,最大运行速度7米/秒,制动距离小于13米……近日,在世界最大的集装箱中转枢纽港——新加坡港,一款港口移动机器人惊艳亮相,而自主设计研发这款重载型移动机器人的生产商,正是位于红岛经济区(高新区)的青岛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新宋

2017年8月,青岛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收到来自新加坡港务集团的一份项目需求。对方希望新松在短期内提供一款能够在室外恶劣环境下稳定作业的重载型移动机器人。

“新松在移动机器人领域有着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经验积累,而这些也成为物流智慧化应用领域的技术前提。尽管之前新松的移动机器人在物流智慧化领域有所尝试,但对于港口、机场等这些特殊领域的物流作业,常常面临着高温、降雨、大风等恶劣天气的考验,同时这些场景下的物流运输产品更为大型,成为智慧物流落地应用的‘拦路虎’。”青岛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总裁刘长勇说。

虽然面对众多技术难题和应用场景重新构建,但青岛新松仍看好这一领域的市场发展潜力,最终还是决定啃下这块“硬骨头”。

经过一年多的潜心钻研开发,新松设备样机终于于2018年10月在青岛新松产业园装配完毕,并发往新加坡港运行试用。“尽管把样机研发出来了,但我们心里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因为新加坡港要求很严格,同时还有5家业内知名企业的30台室外重载移动机器人同时在现场试用。”刘长勇表示。

经过半年多的全方位性能测试和审查,新加坡港口对新松港口移动机器人给出“完美契合新加坡港口需求”的评价,从众多行家里手中突出重围,成为唯一一家中标的中国企业,并获得了最新一轮的订单计划。

谈及此次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成功进驻新加坡港口,刘长勇说:“作为科研院所出身的机器人企业,我们的团队拥有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这是我们企业不断发展的关键。”

在红岛经济区(高新区)中科研发城,记者也实地探访了这家“实力派”企业,全公司250人的团队中70%以上为研发人员,平均年龄更是不到30岁。“距离我们目前所在的研发中心大约7公里,是我们青岛新松1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此次出口新加坡的港口移动机器人便是在这一车间生产组装的。”刘长勇介绍。

目前青岛新松作为新松机器人北方区域总部,不仅利用既有的技术、产品,服务山东区域庞大的客户需求,同时也将自身的技术优势带到红岛经济区(高新区)。“尤其是此次与新加坡港口的合作,为青岛新松在室外重载移动机器人技术应用于港口自动化领域,提供了宝贵的项目经验。”刘长勇表示,“新松也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针对不同载荷与不同场所的客户需求展开研发工作,推动智慧物流技术在海港、空港以及更多特殊领域落地,助力全球物流行业智慧升级。同时,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助力区域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来源: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二维码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刘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