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论做好今年全市经济工作: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脉经济发展大势、抓住经济运行主要矛盾,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不动摇,科学指明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航向。省委、省政府着力打基础、谋长远,就山东发展重大战略进行谋篇布局、顶层设计。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必须紧扣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立足青岛实际,瞄准目标任务,强化责任担当,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要坚定不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一直是青岛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骄傲所在。要着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打造先进制造业发展新高地。要进一步紧密对接省“十强”产业,加快打造“956”现代产业体系。要加快实施高质量“双招双引”,抓住经济工作的主动权。要强化科技创新支撑,突出重大科技创新,突出科技成果本地转化。

要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要适应新形势、把握新特点,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再聚焦、再发力,努力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要推动对外贸易升级,培育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要推动对外联通升级,构建国际贸易大通道,打造国际枢纽城市。要推动平台建设升级,深化国际城市战略,全面推进企业、市场、产业、园区、城市“五个国际化”建设。加快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在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探索地方经贸合作先行先试中发挥更大作用。

要坚定不移加快国际海洋名城建设。海洋是青岛的最大优势、最大潜力所在,各级各部门要把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牢牢抓在手里。要坚持科技兴海,抢占海洋科技制高点。要坚持产业强海,全力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要坚持生态护海,打造“水清、滩净、岸绿、湾美、岛丽”的美丽海洋。要加快国家(青岛)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青岛样板。

要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自我加压、先行一步,为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提供“青岛经验”。要激发乡村发展动力,以改革的手段做好农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三块地”的文章,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要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五大振兴”出招发力。要坚持高标准打造典型,打造一批样板村、样板镇,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要坚定不移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微观主体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激活微观是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重要支撑,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青岛有130多万户市场主体,是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激活微观主体活力的重要意义,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牢抓出成效。要优化营商环境,种好“梧桐树”;要推进减税降费,打造成本“洼地”;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育好“金凤凰”。

要坚定不移夺取三大攻坚战新胜利。三大攻坚战,每一战都事关决胜全面小康大局,都是必须跨越的关口、必须补齐的短板、必须担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一定要确保打好打赢。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方面,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方面,要建立完善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要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等重点战役,让青岛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城市更美丽。

要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统筹兼顾,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守住底线,又要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办实事、解难事。要着力发展社会事业,推动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要强化民生兜底保障,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医疗救助制度。要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坚守安全生产、食药安全、社会稳定等工作底线,打造“平安青岛”的金字招牌。

目标已经明确,路径已经清晰。我们要以更严格的标准、更扎实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找准着力点、选定突破口,在关键处着手、在根子上用力,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来源:青岛日报)

二维码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刘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