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本地 > 正文

四部门联手减负令初见成效 降"虚火"而非减"责任"

据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整治无证无照机构、纠正超纲教学、严禁组织中小学生学科竞赛……教育部等四部门联手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为学生减负,成为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

“史上最严”整治实施

真正的学习从放学后开始——近年来,学业负担“校内减、校外增”,已成为困扰孩子和家长们的教育怪象。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调研发现,校外培训在基础教育阶段十分普遍,从大都市到偏远乡镇,从毕业年级到小学一二年级新生,“很多学生都在校外上课,超前学,有的学生每个学科都在外面学。 ”

超前超纲的课外培训不仅让孩子们不堪其累,也给家长带来时间、精力和经济上的多重负担。

两会召开前,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 《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严令禁止校外培训机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严令禁止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严令禁止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等行为。

这一被称为 “史上最严减负令”的通知下发后,广州、深圳等多地培训机构发出暂缓小学数学联赛等竞赛报名工作的通知;北京某著名小升初“占坑班”已通知家长办理退费手续。

“减”的是超纲而不是责任

在“减负令”落地的同时,由于减负顽疾存在多年,一些人对其长期效果抱有观望态度。有的人甚至抛出“请不要给我的孩子减负”的观点,认为“减负”等同于学校在推卸教育责任,让孩子轻松度日。

“我们不应带着误解看减负。”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张志勇说,减负不等于降低中小学生的课程难度、不等于不要学生刻苦学习、不等于减少学生学习时间、不等于不要考试。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比较研究了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等多个国家的理科教材后得出研究结论:在减负政策推行多年之后,我国中小学理科课程的难度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居于中等或中上等水平。与此同时,全国中小学生平均在校时间也呈上升趋势。减负并不意味着公办教育的“后退”。

正确的减负“减”的是什么?全国人大代表、沈阳东北育才学校校长高琛认为,各学校减负不能减掉教学质量。 “全社会应该达成这样的共识,我们反对增加学生课外负担,但必须提高课内质量。 ”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也在记者会上明确表示:“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指的是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超出教学大纲、额外增加的部分”,而不是指课业、学业等必须付出的努力。

“要减少重复、低效的机械训练负担,增加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张志勇认为,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差别化的教育,适当减少统一的强制性的学习负担,增加学生多样化的自主性的学习活动。

减负要形成全社会共识

学生减负该如何“减”?不仅要落实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行动,更要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共同治理,让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为育人的目标,并达成社会共识。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认为,校外培训机构需要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研究课程体系建设,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育人模式。回归到培育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上来,才是校外培训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作为一线教师,全国人大代表许富华认为,减负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高效利用45分钟,此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应该从知识的传授向学习方法的指导转型。

给学生减负,除了向课堂要质量、向校外培训机构要特色,还要向社会要正确的成才观。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龙叶上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