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正文

再多机器人翻译也替代不了人工翻译

mp26646267_1439191361333_1_th

谷歌于9月27日在ArXiv.org上发表了《谷歌的神经机器翻译系统:消除人类和机器翻译的鸿沟》一文,被广泛视为翻译的一项“重大突破”。该文声称谷歌机器翻译可将翻译误差降低平均60%,译作接近中等双语使用者的水准。这则新闻引起了一阵小小的喧哗,不少人认为这是要砸翻译的饭碗,或是要外语专业学生的小命。

每次新技术出现,总伴随着哀叹某些职业将消亡的声音。确实,数字相机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伴随着传统摄影、冲印产业的式微。无人驾驶汽车现在还是新生事物,但未来它势必成为主流,取代大部分司机完全可能:大多数交通事故的产生,是由于人为观察、判断、操作存在大量失误。机器有可能观察更全面、判断更精准、行为更一致,从而大量减少事故常见诱因。同样,机器翻译带来的冲击一定是有的,但我判断,高质量的机器翻译会导致翻译行业的良性改变,最终的结果是让该行业更壮大。

一些劣质翻译,水平不一定比得上机器翻译。谷歌等其他机器翻译工具,解码和编码过程不断优化,机器翻译本身也具有超强学习能力。机器翻译可借助庞大数据库,根据使用和采用频率,改进翻译准确性与速度。一些具有同等“学力”且无法提供附加价值的人工译者,被机器取代并不奇怪。在术语重复使用、创造性不强的文字上,机器翻译可以替代人工。例如,财务报表术语因长期重复使用,已约定俗成,且在数据库中完成了收集与优化。让人去翻译它们,更有可能导致失误,这是对人力资源的滥用,也是对技术资源的浪费。

当然,机器翻译用得好与不好也事在人为。常有外国人在华旅游,一路拍摄各种雷人翻译,这些多为水平不高或偷工减料的翻译公司或个人,借助机器翻译所致。但人也可以向技术借力,并发挥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人与机器强强联合是翻译的未来。优秀翻译在技术工具的帮助下,可以省却翻译过程中的重复劳动,如词汇的查询、术语的对应、译名的统一。译者可把精力花在对分析、评估、综合、创造要求较高的劳动上。人可以编辑机器翻译的结果,也可让机器翻译的原始素材,为自己提供触媒,激发再创作的灵感。人机结合的流程优化,会使翻译更有效,更有趣。换言之,机器翻译让译者弱者更弱,强者更强。

新型工具的出现或升级,也会倒逼行业重新洗牌,造成业内出现结构性变化。机器翻译改进速度不是快了,而是长期不成器,让人等得太久。我十年前就开始使用谷歌翻译工具箱,甚至在上面完成了几部小说的翻译,包括《喧哗与骚动》这种高难度的著作。可惜谷歌工具箱这么多年来改进缓慢,至今仍不能随时添加术语,语料库不完整,词典配备欠缺,中英文标点处理笨拙,编辑功能原始,让人非常失望。我倒希望它升级换代更快一些。好的工具能让翻译如虎添翼。

谷歌工具若真有文章所言的改进,只会壮大译介领域。目前的人工翻译,多为小作坊式生产,产量有限,译者精力浪费严重。比如小说,我顶多一年翻译一部。出版社多面临好翻译供不应求、劣质翻译泛滥成灾的局面,市场之混乱人所共知。

我的判断是,机器翻译升级,将让翻译行业扩大。轧棉机的发明引发的变化,可作为一个参考。过去轧棉靠的是人工,或使用老式轧棉工具,效率低下,产出有限。1793年,艾黎·惠特尼(Eli W hitney)发明了机械化轧棉机,轧棉效率大增。照常理,机器应大量取代人工,造成大量失业。实际情形是:过去轧棉耗费劳力,种棉产棉不合算。机械化轧棉机发明后,种棉顿时有利可图。美国南方棉花产量,1830年是75万捆,到了1850年是285万捆。南方对种棉人工的需求随之倍增,以致贩奴活跃。轧棉机的发明,间接激化了蓄奴和废奴的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说,轧棉机导致了美国的南北战争。

和轧棉机并未摧毁棉花产业一样,我相信,机器翻译的发展,将使得翻译市场的需求更强劲。机器翻译让人初窥外部世界。过去受文字局限的人,将不再是井底之蛙,而能看到其他语种的精彩世界。得到刺激的文化消费胃口,将让人类更为渴盼更多、更好、更及时的翻译产品。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pathos不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