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青岛构建数字民生 明年末形成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

《数字青岛发展规划(2019-2022年)》提出要构建智慧便民的数字民生。群众满意度、幸福感和获得感是数字青岛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到2022年末,形成高效便捷的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社保、教育、医疗、养老、文体、扶贫等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真心实意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享受实实在在的“数字红利”。

微信图片_20191229195452

市民享受人社服务“VIP”待遇

在人社服务方面,近年来,市人社局坚持以“放管服”“一次办好”改革为依托,简化办事流程、精简办事材料,努力打通数据壁垒、消除信息孤岛,积极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全力推进“数字人社”建设,持续提高智能化服务水平,积极打造多元化、便捷化、智慧化人社公共服务新业态,让市民群众享受着实实在在的人社服务“VIP”待遇。

目前,我市“数字人社”建成了“窗口一站办、网上随时办、12333电话帮扶办、移动指尖办、自助自选办、基层就近办”“六位一体”的信息化服务模式,最大程度运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及第三方社交平台等智能载体,将更多的人社业务办理事项放到了自助设备、网上办事大厅、移动APP、微信公众号上集中办理。特别是将全市人社390多个服务事项搬到网上办理,实现了“全程网办、一网通办”,网上每年点击量达3.14亿人次,网上经办量582万笔。同时,将服务量大、办理频率高的社保查询、参保证明下载、就业岗位推荐、社保缴费等18类150多项功能实现了“青岛人社”APP上办理,手机APP注册用户超过91万,年度用户访问量达2132万人次。在市北区社保局、市就业服务大厅启用智慧大厅,设置自助服务区、综合服务区、引导服务区等,融合网上、掌上、自助和窗口于一体,为群众带来了全新“互动式、自助式、人本式、柜员制”服务新体验。

借助大数据创新服务模式

依托大数据技术,通过信息共享、分析和预测,创新服务模式,一是全国首创社保养老退休认证大数据应用,整合公安、民政、司法、银行、社保、交通等多个领域20多类信息资源,建立大数据分析模式,实现了“静默”认证。今年,此大数据平台已认证200多万人,认证率达到92.6%。二是实施大数据“政策找人”服务,将就业、创业等9项补贴业务纳入 “政策找人”系统,主动推送政策并指导申报落实,并将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货款贴息等2项业务纳入“零申报”服务,对符合政策条件的人员,无需申报直接可将补贴资金拨付其银行账号。三是上线就业岗位大数据智能匹配服务,在青岛就业网、青岛人社APP上,开通“求职快讯、招聘快码、人才快览、政策快递”4大服务功能模块,建立“智能检索、精准匹配、智能推荐”三个大数据模型,为企业和市民带来全方位新体验。四是首发人社“政策一本通”,市民可通过网上、手机或微信扫一扫,轻松便捷地“一键智能查询”人社政策。五是创新搭建“学历汇”,通过腾讯公司实名认证平台进行高校毕业生实名认证,并实时调用学信网、学位网信息,建立起全市大学生“电子档案库”,实现高校毕业生“学历一次确认,办事全程无忧”。

基层医疗机构推广电子健康卡

在诊疗就医服务方面,我市建成了区域诊疗一卡通服务平台和慧医APP,汇集了预约挂号、结算支付等功能,为居民提供诊疗信息推送、检验结果查询、就诊预约排队、预交金和第三方支付等服务,实现医疗机构医生号源集中管理、区域诊疗 “一卡通行”、预交金跨院使用即时结算,方便群众就医、节约就医时间和费用。今年,我市推出了融合电子健康卡功能的电子就诊卡,累计发放电子健康卡456万张,传统的就诊卡变成了二维码,群众扫码就能完成看病就医全过程,真正实现了“码上挂号,一码就医”,极大简化了就诊流程,大大提升了群众就医体验。

记者从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了解到,下一步将继续完善区域诊疗一卡通服务平台功能,强化便捷就医能力。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电子健康卡。目前居民在医疗机构看病需要持有实体卡,电子健康卡只在三级医院启用。争取尽快打破现有必须携带实体就诊卡去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的现状,实现通过智能手机出示电子健康卡二维码完成挂号就医全流程,提高就医便捷度。

实现医保账户金脱卡支付。目前用医保账户金支付医疗费用时,必须持医保实体卡刷卡支付,一旦忘记带卡影响就医。改造内容突破增加社保卡脱卡支付功能,与人社局系统平台打通,在现有慧医APP上增加电子社保卡支付二维码功能,医疗机构能够通过扫电子社保卡二维码的方式实现脱卡支付结算功能,进一步提高就医便捷度。

(来源: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二维码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刘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