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本地 > 正文

亚洲首座全自动化码头诞生!"空无一人"引领港口革命

码头,历来是出苦力的代名词。然而,在青 岛诞生的亚洲首座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 化码头,却呈现出新时代中国港口的大智慧。空无一人的接卸泊位上,全球超大船舶运来的上万个集装箱,自动化设备按照智能控制系统设定的程序,24小时不间断,将货物快速卸下运走,屡破接卸世界纪录。这就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巨大魅力。近日,记者来到位于西海岸新区的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蹲点采访青岛港如何实践、探索港口的新旧动能转换之路。“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就是港口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个缩影。”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副总经理栾宝波说。从2017年5月投入商业运营以来,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用数据“说话”,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第一。 

数据催生自动化码头新动能 

“什么是新动能?现在看来,数据就是一种新资源和新动能,对自动化码头来说,各项数据的收集是码头实现自动化的基础和动力源。 ”栾宝波告诉记者,数据新动能的驱动形成了新的生产方式,拿自动化码头来讲,“我们先要收集各项客户需求的数据,然后自动加工成为各类信息和知识,最终生产出各项指令,这是码头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的关键和灵魂。 ”栾宝波认为,自动化码头的新旧动能转换之路有着非常清晰明确的逻辑链条。 

置身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记者抬头便是庞然矗立的桥吊、轨道吊,偌大的集装箱被轻松抓起、放下,分秒不错、毫厘不差。从世界各地穿洋过海的轮船静静停泊在岸,等待卸货。船上操各国口音的船长们都有个习惯性的动作,那就是看手表。对他们来讲,时间就是金钱,多停一小时就要多花费一万美金。随后,他们将目光移向岸上的各类大型自动化设备,心里总会安定不少。 

当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中控室的工作人员下达指令,静默的码头便开始焕发出生机。激光扫描、校准,仅几秒钟时间,全自动化双小车桥吊的主小车锁定集装箱上的锁孔,抓取、抬升至高空,蓝色的桥吊携货物到达中转平台。定位、码放,不足1分钟,副小车在中转平台将集装箱“转交给”无人驾驶的AGV自动化导航运输车。接到货物后,AGV通过动态寻找到最优路径,朝着轨道吊行进。道路上每隔几米就有一个磁钉,路线信息便“隐藏”在磁钉内,运输车的行进轨迹与磁钉精准对接,行进路线通畅顺利。到达预定轨道吊位置后,轨道吊通过激光扫描系统准确定位集装箱四个锁孔,抓取集装箱并获取集装箱在堆场中的准确位置,并将其运送至目标位。整个过程下来不过几分钟,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如此高效率的装卸程序是让各国船长连连竖起大拇指“点赞”的缘由。 

“在船舶和堆场之间的每一次作业,都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微指令,精准驱动着设备的每一个具体动作完成的,每一步动作比如集装箱抓取的起止时间、磁钉信息的自动感知、堆场码放的精准位置,都被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只有指令精准无误,设备的运转才会顺畅,所以说,数据、信息、知识、智能就是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的新动能。 ”正如栾宝波所说,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凭借超高的数据处理能力,让作业效率突破39.74自然箱/小时,提升作业效率30%。该项系统融合码头操作系统TOS、设备控制系统ECS、闸口控制系统GOS、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和网站预约查询系统等“五大系统”,采用物联网感知、通信导航、模糊控制、信息网络、大数据云计算和安全防范等技术构建而成,是当今世界自动化程度最高、装卸效率最快的集装箱码头。 

新旧动能转换带来“加速度” 

全自动化码头的出色表现也为青岛港带来了发展的新动能。 2017年12月3日,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完成“以星芝加哥”号货轮1785个自然箱的装卸,创下了39.6自然箱/小时的单机平均装卸效率,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向青岛港递交写有“青岛港单机平均效率39.6自然箱/小时”的确认书时,“以星芝加哥”号船长尤金笑眯眯地与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连钢紧紧握手,他手捧青岛港回赠的贝雕画纪念品,表示要“放在船长室最重要的位置”。 “以星芝加哥”号因天气原因在俄罗斯耽搁许久,而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的高效运转为“以星芝加哥”号抢回了六个小时的时间,也创造了世界港口史上的一个奇迹。 

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今年3月中旬“宏开”轮作业中创出了单机平均作业效率39.74自然箱/小时的成绩,再一次刷新了作业效率。 

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是我国完全自主创新并设计建设的亚洲首个、全球领先的全自动化码头。这个由青岛港自主研发设计,享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领先、亚洲首个全自动化码头,自2017年5月开通运营10个月以来,已经开创了全自动化集装箱作业的新纪元。截至目前共运营14条航线,在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以及安全性、装卸效率等方面,均达到了全球同类港口领先水平,曾荣获“全球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杰出成就奖”。目前,新的码头泊位还在规划中。据了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共规划建设6个泊位,岸线总长2088米,纵深784米,设计年吞吐量520万标准箱,可停靠世界上最大的24000标准箱集装箱船舶。 

拥有世界最大的码头和最高的效率,智慧引领、科技创新构成了青岛港新旧动能转换的“加速度”。当然在这张新旧动能转换的“施工图”上,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上双定位城市的青岛,除了智慧的港口,还有配套的产业发展格局与青岛港的日渐繁荣相映生辉。在商务部的支持下,由青岛发起的以“物流贸易引领”的特色,“打造面向欧亚、对接日韩的国际多式联运转口贸易通道”功能定位的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是中国唯一横跨欧亚大陆、境内外双向投资互动的跨境合作园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参与热情与合作。青岛港链接世界的航线为青岛胶州的“陆海空铁多式联运”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利用海关监管中心的功能优势,这里将成为“一带一路”欧亚国家共同发展打造的“一带一路”上国际合作大通道。面对风起云涌的发展大潮,正在转型升级、酝酿新动能的青岛港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敢于创新方能创造奇迹 

自动化码头运转10个月后,栾宝波拿出自动化码头的船车“活动流”示意图给记者看,他指着平铺在桌上的图纸说:“这可是我们的宝贝,从船到车67个活动一气呵成。我们正在基于每一个‘活动’的精准数据采集和计算,实施‘微秒级’的系统优化计划,相信我们的作业效率还将进一步提升。 ” 

这也是青岛港人1000多个日日夜夜刻苦钻研、不断创新的一个缩影,青岛港人经过三年多奋战,主导、规划、设计、建造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最强全自动化码头,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商业化运营的“青岛模式”,创造了港航界的“中国奇迹”。而这种敢于创新、勇于拼搏的精神正是青岛港多年来不断开掘新动能、立于潮头的动力所在。 

青岛港的自动化码头用一连串耀眼的“全球首创”,让全世界为之瞩目:全球首次研制成功机器人自动拆装集装箱扭锁,实现操作的全自动化;全球首次研制成功了轨道吊防风装置,解决了大型机械防瞬间大风的世界性难题,所有设备2分钟内自动防风锚定,正在申请世界发明专利;全球首创了自动导引车循环充电技术,减重10吨,是当今世界最轻、唯一自动充电、续航时间无限制的自动导引车;全球首创非等长后伸距大梁双小车桥吊,大幅减轻桥吊自重,降低对码头地基承载力要求。 

让业界关注的是,这个当今世界最先进全自动化码头从概念设计到商业运营全部出自中国人之手。三年多前,当有30多年集装箱码头管理经验的张连钢被任命为全自动码头项目组长的时候,他既忐忑又有些兴奋。全自动化码头代表着一个国家港口科技集大成者的最高水准,如今,全球各类全自动和半自动化码头已有34个,但在举世公认的港口大国——中国,全自动化码头却寥若晨星。在激烈的全球港口竞争中,青岛港敏锐捕捉到了国外自动化码头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悄然启动了发展智慧港口、建设自动化码头的规划。 

工艺布局和流程是自动化码头的核心。最初,不少国外专业公司提出承接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的规划设计,而且拿出了方案。在他们看来,中国港口根本不具备独立规划设计这样先进复杂项目的能力,必须全面依靠更成熟的欧美专家团队。经过深入研究后,这些方案被项目组一一否决。张连钢带领团队进行了苛刻的调研论证和规划设计,10个月,他们奔赴荷兰、英国、德国、西班牙等国自动化码头考察学习,设备、业务、IT……每个专业都形成了上万字的考察报告,召开了数千次专题分析论证会,用计算分析、逆向推导、模拟仿真等方法艰难推进。 10个月的时间,码头轮廓一点一点在脑海中逐渐清晰:“我们必须建成符合青岛港实际、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 

2017年3月15日,码头首条内贸船实测,美国NAVIS公司总部发来邮件:“祝贺青岛港在首船试验中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码头故障之少,运行之流畅,令人惊讶! ”;2017年4月24日,码头进行首条外贸船实测,成绩稳定,令人满意。经过10000多个集装箱的实际测试,项目组确定,青岛港集装箱全自动化码头已经成为全球同业的领航者;2017年5月11日,全自动化码头在载箱量13386标准箱的外贸集装箱船“中远法国”过程中,桥吊单机效率26.1自然箱/小时,创出世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商业运营首船作业最高效率。至此,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正式诞生,这也成为青岛港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之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刻。 

相关链接 

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动能转换成果 

青岛港自动化码头高度融合了物联网、智能控制、信息管理、通信导航、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计算机系统自动生成作业指令,现场机器人自动完成相关作业任务,实现码头业务流程全自动化。1.低成本、短周期:用3年多的时间完成了码头建设、系统开发调试,国外同类码头建设周期大约8-10年。建设成本是国外同类码头的65%左右。2.自动化程度最高:码头装卸设备全部实现了无人驾驶,自动完成装卸生产全过程。 

(1)自主规划设计了码头总平面布局。 

(2)自主构建了自动化码头生产业务流程。 

(3)自主构建了全新一代的智能生产控制系统,实现工艺流程化,决策智能化,执行自动化,现场无人化,能源绿色化。 

(4)首创自动导引车AGV自动循环充电技术,使AGV在作业循环过程中自动完成电能补充,由此取消了2个换电站建设,节省资金1.1亿元。同时减轻AGV重量12吨,是目前重量最轻、唯一续航时间无限制的AGV。 

(5)首创机器人自动拆装集装箱扭锁系统,实现生产全程全自动化。 

(6)首创轨道吊“一键锚定”装置,所有堆场机械可在2分钟内自动完成防风锚定,解决了大型机械防瞬间大风的全球性难题。 

(7)首创非等长后伸距双小车桥吊,降低了地基承载力要求,优化了桥吊布局。 

(8)首创机器人全自动喷淋熏蒸消毒系统; 

3.装卸效率最快:设计平均效率40自然箱/小时,是当今世界设计效率最高的集装箱码头;两个泊位9个远程操控员,承担传统码头60多人的工作,比传统码头提升作业效率30%,节省工作人员70%。 

4.绿色环保:码头装卸运输设备全部采用电力驱动,单位耗能最低,实现零排放和无灯光条件下作业。 

5.安全可靠:作业现场全封闭、无人化,实现了本质安全。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 王伟 通讯员 刘春修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龙叶上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