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本地 > 正文

文化部专家盛赞!青岛这部原创剧北京演出一票难求

青岛“马向阳”:接着地气,上得殿堂

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既要能够在艺术殿堂之上讲述动人“中国故事”,又能通过接地气的叙事手法走入群众的心田。

从正式创排,到第三届中国歌剧节引发广泛好评,再到作为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揭幕大戏在北京演出,在近8个月的时间里,青岛原创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完成了华丽的“三级跳”,被文化部专家盛赞为“有深度、有高度的文艺精品”。

QQ截图20180319073419.png

▲《马向阳下乡记》演出剧照。资料照片 

戏里的“马向阳”带领大槐树村的乡亲们脱贫致富,戏外的《马向阳下乡记》剧组也成为了青岛文化扶贫的生力军,2017年至今已在青岛藏马山扶贫示范点、平度崔家集镇等地演出12场,成为青岛精品创作践行文化扶贫路线的“排头兵”,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戏里戏外皆扶贫,可谓文艺作品“接地气”的至高境界。

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在观看完《马向阳下乡记》后给予其高度评价:“唱的都是大实话,但是又把大实话唱出了‘艺术性’。”

现实主义题材、艺术创作水准等得到广泛认可

3月8日,《马向阳下乡记》作为文化部主办的“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开幕剧,首次在北京保利剧院亮相后,迅速在北京文艺界、评论界等形成了口碑效应。该剧聚焦精准扶贫主题,讲述了农科院助理研究员马向阳主动申请到儿时生活过的大槐树村任第一书记,克服种种困难,带领大家摆脱贫困、走上了共同致富道路的故事。剧中山东吕剧风格的唱腔、山东快书元素的植入以及融合胶东方言的对白处理,莫不让人耳目一新。

且看一下专业人士的点评:

中国歌剧研究会首席顾问羊鸣表示,这部歌剧的许多对白、情节能够让现实中的“第一书记”感同身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部剧就不仅仅是艺术的成功,而是一部艺术性和政治性相结合的作品。”

著名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雷佳评价说,“这部戏很有意思,情节很生动,能让观众坐得住,而且大家越看到后面越有精神。《马向阳下乡记》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它的这种接地气是难能可贵的。”

一级导演、话剧 《士兵突击》导演彭澎认为:“《马向阳下乡记》是一幅绚丽的乡土风情画卷。 ” 

北京首演大获成功,第二场演出更是“一票难求”。3月9日上午,保利院线票房显示该剧门票“售罄”;演出当晚1400座的剧院里观众爆满、掌声如雷,青岛“马向阳”走红京城。

而其中有些观众甚至是“二刷”(第二次观看)此剧。

普通观众北京市民王志坚点评:在看完《马向阳下乡记》后就成为其拥趸,“没想到歌剧还能这么演,里面很多曲子都朗朗上口,第一场我看完后,又陪着老母亲来看,她也非常喜欢。”

当谈到《马向阳下乡记》的观众“二刷”现象时,新闻人中国行业报协会资深编辑赵雪纯评价:“歌剧的魅力之一是结束后,总有几句歌词歌曲让人朗朗上口。而《马向阳下乡记》就有不少让人上口的歌词,具有成为经典的潜质。”

在2018年民族歌剧创作人才研修班上,研修班学员从专业角度纷纷对该剧表示认可,参会人员还向《马向阳下乡记》主创人员“吐槽”“买不到票”,希望演出方能够组织专门的观摩活动。

一位承担新世纪歌剧音乐剧国家课题的观察员指出,在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中,憨厚的马向阳是美声男高音、泼辣的李云芳曾是京剧演员、俏皮的梁会计是吕剧演员、有心计又有农民良知一面的刘二叔是美声男中音。4位主要演员放到一起并不别扭,入情入戏。

其实,在高水平艺术殿堂上收获赞誉,对于《马向阳下乡记》来说已经不是头一次了。早在2017年12月,由文化部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歌剧节上,《马向阳下乡记》一经亮相就惊艳全场,文化部专家在观看后直接给出“继《小二黑结婚》之后,又一部代表性乡村喜歌剧”的超高评价。这届中国歌剧节体现了中国民族歌剧的最高水平。

扶贫之路:精准暖心接地气直击百姓心坎上

“一部好的歌剧,要能上得了国家大剧院,也能下得了农村的田间地头。”这是青岛市委宣传部、组织部、文明办对演出团队的要求和希望。

正所谓文艺精品不仅要在高水平舞台上发光,还要能演进群众心里。2017年10月,青岛市文化扶贫巡演启动仪式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南镇藏马山扶贫示范点举行,《马向阳下乡记》就在露天广场开始了第一场扶贫演出。

当天,800余名当地居民到现场观看了这部民族歌剧,其中大多数人对这种艺术形式闻所未闻。“什么是歌剧?我还以为是唱吕剧呢。”剧团刚刚驻扎,一位当地老大娘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但对于村民来说,这里面的一切又是那么熟悉——“丑角儿”梁会计的插科打诨,四个“嚼舌根”农村大嫂的言谈举止,马向阳唱词中蕴含着的村民脱贫致富的心声……六场戏、四十多个唱段过后,观众们不但听懂了,而且还“会意”了,现场连绵不断的掌声就是最好的作答;那位原来一头雾水的老大娘也释然了:“里面唱的跟俺们村选举的事儿一个样儿。”

据青岛市歌舞剧院张乐群院长介绍,“《马向阳下乡记》着重表现‘精准扶贫’的时代主题。”这部来源于人民的戏剧,不仅上得了中国歌剧节、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的高雅舞台,也能下乡扶贫演出。

首演之后,《马向阳下乡记》还在平度崔家集镇等地进行了11场演出,惠及人群过万人。“当地的老百姓大部分都没有看过歌剧这种艺术形式,高端的文化艺术走向基层,对解决地区间文化服务的不均衡,意义非常大。”青岛演艺集团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业界大咖也纷纷对《马向阳下乡记》的“精准扶贫”内涵给予了肯定。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政委乔佩娟表示,把现代农村的众生相拿到舞台上反映“精准扶贫”这一主题,很不容易,“我看剧本的时候都犯愁这部戏该怎么排,没想到导演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风格对了。”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则从 “文化强国”的高度指出,“当下现实题材的民族歌剧就是要表现历史性变革新阶段的成就,要为这个阶段的新人物立传。”仲呈祥表示,《马向阳下乡记》跟准了“精准扶贫”的道路,而“马向阳”也恰好是一个代表性人物。 

近年来,青岛市注重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加大文化扶贫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为推动贫困地区文化事业发展,保障贫困地区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不仅把资金、资源更多向贫困地区倾斜,助推贫困地区与全市同步实现文化小康,还通过产业发展,推动文化资源与现代生产生活相融合,文化价值与实用价值相统一,变“软资源”为“硬实力”,使贫困群众分享到更多的文化福利。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梁 辰)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龙叶上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