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本地 > 正文

揭秘红岛蛤蜊:外壳纹路辨年龄 皮薄肉肥味道美

核心提示: 每年的秋冬之际是蛤蜊生产的时间,大批的蛤蜊苗出生,刚出生的蛤蜊宝宝个头极小,用肉眼刚刚能分辨出来,是一片片白色的小点,因此被养殖户叫做 “白苗”,数十万蛤蜊苗才有一斤重。

白苗

秋冬之际刚出生的蛤蜊宝宝

(个头极小,肉眼刚刚能分辨)

每年的秋冬之际是蛤蜊生产的时间,大批的蛤蜊苗出生,刚出生的蛤蜊宝宝个头极小,用肉眼刚刚能分辨出来,是一片片白色的小点,因此被养殖户叫做 “白苗”,数十万蛤蜊苗才有一斤重。这个阶段的蛤蜊要细心呵护,对温度和水质都有极高的要求。大部分的红岛蛤蜊苗是在福建、广西等地的海滨滩涂上养殖。即便受到了很好的保护,还是有相当一部分蛤蜊苗会死去。

灰苗

生长三个月左右外壳由白变灰

(比小米粒小,几千粒才一斤重)

在南方舒适的环境中生长三个月左右后,蛤蜊宝宝们开始长大,存活下来的蛤蜊宝宝外壳颜色由白变灰,被称作“灰苗”,个头比小米粒小一些,几千粒蛤蜊就有一斤重。到了这个阶段,蛤蜊宝宝可以坐上长途货运车来青岛了。买回来的蛤蜊苗被养殖户们撒到红岛的滩涂当中,只等蛤蜊长大。

成年蛤

经过一年的成长皮薄肉肥味道美

(个别两年乃至五年的老蛤蜊叫“老生”)

经过一年的成长,灰苗变成了成年蛤,成长时间达到一年的蛤蜊叫做“新生”,而两年乃至五年之久的老蛤蜊叫 “老生”。新生蛤蜊肉质鲜美,皮薄肉肥,而老生蛤蜊味道相对欠缺一点,蛤蜊皮较厚。成年蛤蜊被养殖户们打捞上岸,然后又端上了市民的餐桌。

红岛蛤蜊格外肥黄澜野生占一半

昨日,为期7天的第十四届 “青岛红岛蛤蜊节”在红岛街道西大洋社区的胶州湾畔隆重举行。得益于胶州湾水质的改善,今年红岛蛤蜊格外肥。

“吃黄澜蛤蜊一口,不吃肉鱼一顿”,上世纪八十年代,流传红岛大街小巷的这个顺口溜,说的就是红岛这片海域特别适合贝类养殖,黄澜在红岛西海岸,由于此地水质优良,不受污染,贝类个大肉肥,味道鲜美。吕光绍是红岛黄澜海滩的负责人,已养殖蛤蜊几十年,对蛤蜊了如指掌。吕光绍告诉记者,红岛蛤蜊属于菲律宾杂色蛤,因为前几年胶州湾水质下降,再加上养殖密度过大、气温较低等综合因素,红岛海滩野生蛤蜊苗很难存活,多年以来都是从福建购买蛤蜊苗。

随着青岛市政府连续几年的生态治理,胶州湾水质得到了较大改善,红岛当地养殖户也不再追求高密度养殖,让滩涂开始休养生息,效果颇为显著,蛤蜊的质量提升很快,价格也上去了。 “最高兴的事情是红岛野生蛤蜊苗又大量出现了,黄澜海滩一半的蛤蜊苗都是野生的。 ”吕光绍说,他在日常巡滩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好现象,大量的野生蛤蜊苗存活下来,使得红岛蛤蜊的质量整体上升。

蛤蜊节吃喝玩乐十多种海鲜齐上阵

蛤蜊节期间,红岛街道将为市民奉上“赶海拾贝、海鲜美食、生态观光、民俗体验、乐游方特”等全方位旅游体验,满足市民五一假期吃喝玩乐各种需求。

记者从红岛街道了解到,今年红岛总面积11万亩的滩涂,仅养殖了8万亩蛤蜊,个头和肥度均为历年来最好,具体原因就是养殖的密度减小了,使蛤蜊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海鲜是红岛美食的一大特色,以红岛蛤蜊为代表的当地小海鲜有“岛城第一鲜”的美誉。每年4月份左右,蛤蜊、海螺、八带、琵琶虾等当地小海鲜陆续上市,成为岛城市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据统计,红岛小海鲜不下百种,仅蛤蜊品种就达十多种,除了我们所熟悉的红岛杂色蛤以外,还有毛蛤、冒子头蛤、抱鸽头蛤、象拔蚌蛤、兰蛤等品种。胶州湾海域不仅盛产牡蛎、虾虎、蟹子、海螺、各种鱼类,还有像墨嗬、红参、纳米蛤、豪根鱼、地主鱼、海沙子、金蛤蜊、虾酱、吧嗒虾、海翘等市面上难得一见的特色小海产。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宋新华

■新闻链接

外壳纹路辨蛤蜊年龄

挖到蛤蜊之后,市民可仔细观察蛤蜊外壳上一圈又一圈的横纹,横纹有粗有细,差别较大。吕光绍告诉记者,只有水温和水质适合,蛤蜊才会快速成长,而一旦条件不适合,蛤蜊就仿佛“冻住了”一样,这样就形成了一圈圈的横纹。横纹数量越多,说明蛤蜊经历的成长阶段多,年龄也大。

横纹除了判断蛤蜊年龄,还可以判断蛤蜊是否本地生。南方苗到了青岛需要适应环境,会经历多次生长停滞期,蛤蜊纹路较多,而本地野生苗适应本地水域环境,生长停滞阶段少,蛤蜊纹路较少。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孙丽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