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拒绝古力盖蜘蛛网实探高新区地下管廊建设

“和我以前住过的几个城区相比,这里路上竟没有常见的古力盖,空中也没有纵横交错的蜘蛛网状的电线,交通也非常顺畅。”最近刚定居青岛高新区的张晓莉发现这里有些不同,表达了上述感慨。其实,这是该区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成果的一个缩影。

地下2米探“管线世界”

日前,在高新区智力岛路上,记者发现了一块醒目的标识牌,上面的提示显示地下综合管廊入口就在这里。青岛高新区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综合部部长乔玉峰说,这些综合管廊,位于地下近2米深处。它们就是高新区杜绝古力井盖和“蜘蛛网”的秘密所在。

沿入口阶梯一直向下走,地下堪称“管线的世界”——电力、热力、通讯、供水、燃气等多条管线规整地排列其中。与户外炎热的天气相比,管廊内干净整洁,凉爽、无异味:“所有市政管线都在廊道里,以后二次施工或者管廊里边管线维修,不需要去破马路,老百姓原来说的‘马路拉链’现象,在高新区都是杜绝的;电力电缆也都下到管廊内,蜘蛛网现象也杜绝了。”

挖掘机施工 光纤及时报警

据统计,截至2015年,我国大陆地区综合管廊建设里程约800公里,其中青岛是已建成管廊里程最多的城市,约54公里,全部位于高新区。自2011年高新区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建成启用以来,50多公里的管廊已稳定运行了5年,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这要归功于管廊中的223个摄像头和管道上的光纤传感器,实现了全自动监控,把隐患提前预判、排除。

青岛派科森光电技术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姜海龙介绍说:“高新区地下管沟里,有一条热力管线,它是蒸汽的,一旦发生泄漏,温度非常高,人就下不去了。现在我们随着管沟铺设了一条光纤,利用光纤来测实时温度,随时观察危险源。还有测震动功能,主要是防入侵,防外力破坏,比如说有挖掘机在施工,它会及时报警。”

fangte

缺钱是地下管廊建设瓶颈

据了解,全市曾出台地下管廊建设《专项规划》,计划“十三五”期间新建地下综合管廊94公里,至2030年新建196公里。 “十三五”期间,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3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但与2009年4千万元/公里的投资成本相比,目前投资匡算是8千万到1亿元/公里。缺钱仍是制约地下管廊建设一大瓶颈。

乔玉峰表示:“目前管廊制约因素是投资回报机制还不是很明确,比方说,我把管廊建完后管线进来,我要收个什么费,像高速公路还收过路过桥费,使用费、租赁费,目前这种机制还没全部确立好,管廊在投资上受限。”发达国家经验显示,城市基础设施地上和地下投资比例基本为1比1,然而我国只有4%左右投入地下。未来,无论海绵城市建设还是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都需巨大资金投入。

须大力推广“PPP模式”

记者注意到,在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规划中,都提到了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对此,日前举行的2016中国青岛PPP论坛上,经济学者贾康对记者表示:“让民间资本进来,不要让国有股形成一股独大的情况。政府尽量少持股,而让民间资本进来持有,这叫做四两拨千斤。”

青岛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专项规划,青岛市2016-2018年确定建设17个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总投资44.5亿元,建设长度55.7公里。其中,采取PPP模式的项目数占比为59%、长度占比为54%、总投资占比为65%;老城区的占比分别为24%、13%、21.5%。包括燃气入廊39.8公里,排水入廊6.9公里。入廊管线种类涵盖电力、热力、通信、燃气、给水、再生水、雨水和污水等8种管线。

新闻链接

PPP模式是什么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的缩写,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曲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