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本地 > 正文

一个青岛“支队书记”的新农业模式:人人都是农场主

 编者按  

8.38 亿的移动互联网用户,5亿的手机网民,平均每天5.8小时的有效媒体接触时间。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正以裹挟之姿改变我们的生活,也在深刻改变商业的未来。在2014第二届中国(青岛)移动互联网大会即将召开之际,青网、掌上青岛开设百家政企访谈实录专栏《MI企示录》,采访移动互联行业先锋,解读青岛移动互联网发展。   

 

幸福老家农场董事长李泓滔接受青网视频专访

有专属农田“特供”自家餐桌,由专人种植零农药化肥的时令蔬菜,收菜后第一时间配送到家,闲暇时邀亲友来农田居住游玩,你是否也向往这种返璞归真的生活?2009年,莱西市姜山镇人李泓滔怀揣着瓜甜菜香的儿时记忆,创办幸福老家农场。从16亩到300亩的蔬菜基地,从6人至400余人的会员,幸福老家经过五年坚持与努力,2015将重磅推出“人人都是农场主”的生活方式。

让绿色蔬菜梦想照进现实

悬壶高冲使茶叶翻动,用壶盖轻轻刮去白色泡沫,开水浇淋茶壶……好养生是李泓滔给青网记者的第一印象。“说实话,我觉得90后在吃这方面有些可悲。” 李泓滔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业有股痴狂劲儿。虽然他已定居青岛多年,但孩提时代父母栽种瓜果蔬菜的浓香味道,依然萦绕在他心头。

为何不利用家乡蔬菜基地的优势,让大家都吃到绿色放心菜?2009年,时任姜山镇李家泊村党支部书记的李泓滔决心在此创办幸福老家农场,实行会员制模式,从农场直供餐桌。

青网记者了解到,“幸福老家”的会员每年只需缴纳会费,在大田时令蔬菜供应季节的5月至11月,农场周两次免费为会员配送蔬菜到固定的取菜点或小区,每次平均8斤,6至8个品种,实现了基地跟订单户的有效对接。“这种模式就等于蔬菜还未种出来,就已经有了买主。”李泓滔介绍,目前,其基地面积近300亩,鸡鸭鹅雁散养基地55亩,种植50余种应季菜及10余种粮油作物。

在“幸福老家”成立之初,李泓滔带着工作人员展开3个月的市场拓展,却只吸纳了6个会员。然而第二年,“农场主”数量猛增至400余人,这其间有何奥秘?

1

李泓滔说,将基地命名为‘幸福老家’的初衷,是希望更多人找回记忆中幸福温馨的味道。 

三无农产品”让会员吃刁嘴

“比如韭菜,因为不打除草剂,就这么几分地还得需要找5个工人除10次草。”李泓滔告诉青网记者,无农药、无化肥、无生长激素是他始终坚持的种植原则,其所用肥料也均为鸡粪牛粪腐熟而成,一亩地的成本高达两三千元。“‘幸福老家’所有农产品都是天然天成,全身都是满满的正能量。”他笑说。

敢于以会员制定制供应蔬菜,也从另一个层面考验了“幸福老家”味道和质量的过硬实力。“会员可以带着我们的农产品去检测,如果不符合国家标准就全额退费。”李泓滔自信地说,从品种的选择、栽培到收获,农场劳作人员严格按照绿色AA级蔬菜管理模式种植。

5年间,幸福老家农场在积累种植及管理经验的同时,也紧紧抓住了“农场主”的胃。“今年国庆基地放假,我去市场买了点油菜,连个菜味都吃不出来。”孙先生告诉青网记者,他已在“幸福老家”吃了三年的绿色蔬菜,“嘴巴都给养刁了”。

2

幸福老家农场的鸡鸭鹅雁散养基地

返璞归真:“人人都是农场主”

随着会员不断增多,下一步该怎么走?李泓滔的答案是将“人人都是农场主”的商业模式不断复制与输出。“未来我想把李家泊村的2400亩土地逐渐全部纳入‘幸福老家’,带领全村农民致富。” 李泓滔说,李泓滔说,除了现行的会员制外,“幸福老家”还将于2015年推出“人人都是农场主”的全新经营模式,成为农场主后,将享受更多的定制服务。

“农场内还配有绿色乡村生活馆,让会员体验垂钓、下棋、喝茶、食宿的‘乌托邦’式田园生活。豆腐坊、馒头房、油坊等怀旧作坊内,现场制作品尝天然美味,带大家回到小时候那个淳朴的年代。”李泓滔表示,农场内还会定期举办书画笔会、禅茶国学讲座、农场交换大集、湿地旅游、乡村狂欢节等活动,让每一个来到农场的人玩到尽兴。

打开远程视频监控的手机应用,实时查看自家农场蔬菜的生长情况以及农产品的生产全过程。面对移动互联网新浪潮,研发APP是“幸福老家”未来的规划之一。“每个农场好比是一家公司,各推出一个蔬菜单品,然后输送到我们统一的电商平台。”李泓滔表示,线上线下相互配合,并通过幸福老家农场官网、淘宝及微店等全平台推广销售,他相信会让更多人享受到这一抹浓绿的“幸福”味道,引领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掌上青岛/青网记者 刘琴)

QQ图片20141126100302

幸福老家农场的蔬菜基地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江晓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