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正文

这个群太暖!揭秘“微尘”救助甘肃女孩来青手术背后的微信群

早报连续报道的“微尘”救助甘肃女孩婷婷来青手术新闻背后藏着一个特殊的微信群

这个群:有人发红包,没人抢红包

岛城爱心人士组建“尚善”微信群   9年来汇聚200多万元善款帮助他人、捐助学校……

在青岛,有这样一个290多人的微信群:群友们天天在群里发红包,少的有1元的,多的有一二百元的,群友们都很默契地不去抢这些红包,而是每天有专人统一收下,并且定时公开账目。这个名为“尚善”的微信群并不是普通的红包群,而是一个“爱心群”,每个红包背后都是一份爱心捐款,这份爱心汇聚到统一的“尚善”账户里,用于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自2015年建群以来,“尚善”群账户已经汇聚了200多万元善款,偏远地区留守小学生因为这份爱心改善了学习环境,失明的孤寡老人因为这份爱心重见光明,武汉抗疫、河南水灾等都有他们的一份爱……近日,青岛早报连续报道的“微尘”救助甘肃女孩婷婷来青手术的新闻,幕后就是这个“尚善”群捐款为她支付医疗费,并热心帮助做各种协调工作。

“好善”朋友建立“尚善”群

一个只发红包却没人抢的微信群,为何能让这么多人心甘情愿地加入?这一切,要从9年前说起。

“早在2015年之前,组建捐款微信群的念头就在我心里酝酿很久了。我曾经参与过不少公益爱心活动,了解到有很多想要献爱心的人,因高额的捐赠门槛望而却步。”“尚善”群发起人之一胡雅鑫告诉记者,2015年在一次聚会中,她和几位爱心人士互相交流,提出了建立微信群捐款的想法。“很多人没法一次性拿出几千元、几万元的善款,但他们很想献一份爱心、出一份力。”在胡雅鑫看来,爱心捐款并不是特定人群的专属,而是每一位热心市民都力所能及、触手可及的,如何做“既方便又接地气”的公益,大家想到了组建一个爱心群,希望将捐赠的门槛降到最低。

“尚善”群部分发起人。

“这个群发起人是我们几个好朋友,大家都‘好善’,平时各自会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尚善”群发起人之一于志杰告诉记者,大家喝茶的时候聊到了公益,都有相同的爱心,何不一起分享献爱心的机会呢?一个人做好一件事可能有些困难,大家一起来做,每人都出一份力,这力量就会很强大。

2015年5月,这个爱心群正式组建,取名为“尚善”。尚善,崇尚善心,一起尽最大努力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起初,“尚善”群里只有核心的十几位群友,也没有什么规定,都是自发往群里发红包汇集善款,5元、10元、100元、200元……没有门槛没有要求,也没有人会去抢这个红包,群主胡雅鑫负责收款记录,每天公示善款数额。“偶尔有新入群的人不知道,抢了红包后,大家都会开玩笑要求还回来,新人也都会主动双倍甚至更多还到群里,而后得到大家的点赞表扬,这种氛围很好。”胡雅鑫说,不管谁发现需要帮助的人,把消息发到群里,大家讨论一下可以帮助,就动用这笔积攒的善款去帮忙。

“尚善”群里只有人发红包而没有人抢红包。

慢慢地,朋友介绍朋友,“尚善”群被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知晓,大家纷纷加入其中。十几人,几十人,几百人……目前,群里有290多位爱心人士。

9年来汇集善款超200万元

“正是这样有爱的我们,才能汇聚到一个群里,一起做公益,一起收获‘手留余香’的欣慰。”“尚善”群发起人之一曲鑫总结说。

采访中,许多群友告诉记者,在“尚善”群里,有一种互相感染的氛围,哪天不在群里发个小红包,就感觉生活中缺少点什么一样。很多人都是本着日行一善的心,每天捐几元钱,用这些“星星之火”聚沙成塔。“有时候可能会因为工作忙忘记了发红包,第二天就会主动多发一些补上,没有约束感。如果遇上自己高兴的时候,捐个几百上千元也都可以。”几位群友告诉记者,比如遇到有群友的孩子结婚、家中添丁等喜庆时刻,大家会刻意多捐一点,去帮助更多人,分享这份爱的喜悦。

“我们会用这些善款去资助微尘阳光少年,帮他们改善生活;帮助偏远学校改善教学和生活条件,让孩子们享受到更好的学习环境……”胡雅鑫告诉记者,每天她把大家发的红包汇集起来,少的时候几十元,多的时候上千元,并在群里公示一下。9年来,群里累计捐款额已经超过200万元,这还不包括一些群友直接捐给灾区救灾的物资等,那些物资算起来也有几十万元。

“不仅是日常捐款,遇上特殊情况,我们也会在群里发起专项捐款活动。”曲鑫表示,比如最近针对来青求医的甘肃女孩婷婷的爱心项目。曲鑫表示,自己也没想到“尚善”群如今发展得这般壮大了。最初只是几个人的临时起意,没想到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如今的290多位群友来自各行各业,包括企业家、医生、教师、公务员、律师等。

多次帮眼疾患者重见光明

2023年4月18日,青岛华厦眼科医院举行了一场善款捐赠签约仪式,青岛市微尘公益基金会联合微尘·“尚善”群捐5万元善款,用于眼科公益事业。这次捐赠的善款是由“尚善”群的爱心人士筹集,使用对象为青岛市区家庭困难的患有眼科疾病患者,将针对手术费、检查费及治疗费用等进行减免救助。这并不是“尚善”群的捐款第一次帮助眼疾患者恢复光明。早在2021年7月,“尚善”群就进行过眼健康光明事业捐赠。

“平度一位孤寡残疾老人一只眼睛失明,另一只眼睛需紧急进行青光眼白内障手术。群友对老人家紧急走访,简要汇报:老人今年69岁,独居多年,无依无靠,右眼已失明,左眼因为青光眼、白内障已接近失明,必须进行手术治疗,老人只有每月500多元低保金收入,此次手术费加住院费共需要13000元左右,特向群友们汇报。群友们以个人身份向老人捐助善款不限金额,剩余不够部分我们尚善公益基金兜底,让我们携手共同推进‘尚善’群光明行动总动员。”这是“尚善”群内的一条募捐消息。

“尚善”群捐助家庭困难的眼疾患者。

“记得消息发出后,大家很快就保持队形,发了一排排饱含着对老人关心的微信红包,数额有大有小,但都是一份真心。有人默默发个红包,还有的群友出车、出力,帮老人准备手术、义务照顾老人。”胡雅鑫回忆道,老人的手术费很快就凑齐了。

“尚善”的脚步越走越远

点点滴滴的“尚善”,一分一毫的积攒。2017年,“尚善”群为平度大官庄博爱小学师生送去了5万元善款。2017年群友偶然间发现西海岸新区一所学校的浴室条件非常简陋,就在“尚善”群里汇报了这所学校的情况。大家到现场探访后,决定一起帮学校改善条件。2018年,“尚善”群资助了临沂罗马小学。

9年里,“尚善”的脚步越走越远,包括国内的甘肃、青海,甚至远至尼泊尔。“尚善”群的群友们捐助了3所博爱小学,为特殊教育学校修缮浴室,还为青海玉树30多位孤寡老人、甘肃庆阳36名孤儿送去爱心。在疫情最为严峻的时期,“尚善”群默默捐赠7万双医用手套、2万个口罩等医疗物资,还与医院合作成立爱心基金帮助困难患者。

“2024年1月,全国青少年春节联欢晚会在青岛录制,青岛组织方邀请了甘肃宕昌中学的106位学生来参加表演。宕昌也是青岛的对口帮扶县,借此活动希望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走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胡雅鑫告诉记者,106位学生在青岛行程的大巴费用,就是由“尚善”群的群友们捐助的。

/ 幕后 /

“感谢青岛微尘的叔叔阿姨”

婷婷出院前写下感谢信 正是“尚善”群圆她来青求医梦

近期,早报连续报道了来自甘肃庆阳的8岁脑血管瘤女孩婷婷来青寻医的新闻。在青岛、甘肃两地公益组织的爱心接力下,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医护人员倾力付出下,婷婷入院手术并在3月27日顺利出院。善举的背后,就有“尚善”群群友的身影。出院后,“尚善”群的爱心人士又为婷婷母女两人提供了宾馆住宿及餐食,在青岛继续住一段时间。“婷婷一周后需要到医院复查一次,留在青岛可以避免来回奔波,更有利于她的康复。”负责接婷婷出院的“尚善”群群友张杰说。

“我感谢青岛微尘的叔叔阿姨,感谢市立医院的叔叔阿姨们,是他们帮助我、关心我、鼓励我,我真的非常感谢你们!”3月28日,婷婷给记者展示她写的感谢信。“这是等待出院的时候,她自己在作业本上写的。”婷婷妈妈告诉记者,手术后康复的这段时间,女儿在病房里和医生护士都混熟了,大家都很喜欢她,给她带来了很多礼物,婷婷怀着感恩的心,写了这段话,有些字她不会写,就自己查字典。

3月27日婷婷康复出院。

“很多我叫不上名字的叔叔和阿姨来看我,我知道他们叫‘微尘’,他们都对我特别好。”婷婷向记者讲述着,“有一位年龄稍大点的护士阿姨给我带过好多次好吃的;有位医生叔叔每天都来问我头上还疼不疼,有时候头上很痒,他还会轻轻给我按摩;还有位护士让我叫她姐姐,还教我认字……我问他们叫什么名字,他们都跟我说,他们叫‘微尘’。我长大以后也要学他们。”

“最开始促成婷婷来青岛手术的,就是我们群里的30多位爱心群友,他们的慷慨捐赠,让婷婷圆了健康梦。”曲鑫告诉记者,婷婷是他们去年联合甘肃当地公益组织救助的36名困境儿童之一,去年底他代表“尚善”群去当地走访时了解到了婷婷的情况。“我把婷婷的情况发到了群里,群友们马上就开始捐款献爱心。”曲鑫说,其中一位远在加拿大陪读的群友特意单独联系了他,捐了较大一笔钱,并且希望不要透露自己的名字。“很快大家凑起了4万元爱心款,婷婷来青的手术费、路费等就差不多了。”曲鑫说,包括银海安澜宾舍酒店、汉庭青岛奥帆中心酒店等免费为婷婷提供入院前和出院后的住宿和部分餐食。

“除了最初的这30多位爱心人士,后续还有很多人在群里发了数额不等的红包。”曲鑫说,大家有车的出车,有力的出力,保障了这次爱心救助项目的成功。

“我和孩子能遇到青岛这么多的爱心人士,是我们最大的幸运。我做梦都没有想到,孩子在青岛实现了人生的转折,真的太感谢了!”婷婷的妈妈说,愿所有的好人一生平安,更愿这个世界能多一点爱,多一份美好。

“婷婷恢复得很快,估计下个月就能回家上学了。”曲鑫高兴地说。在记者提出希望采访几位为婷婷献爱心的群友后,曲鑫经过一番联系,群友们都拒绝了采访。“他们都说,这是作为一名‘微尘’应该保持的‘队形’,只捐款做好事,不留名。”曲鑫说。

/ 记者手记 /

因为“微尘” 爱心不再陌生

记者采访“尚善”群救助婷婷幕后过程时,多次问及爱心项目负责人曲鑫“为婷婷捐款的人都有谁”,曲鑫很为难地告诉记者:“有部分是我认识的朋友,他们都说过,捐款不留个人信息,还有更多群里的群友,我也不认识他们,我相信如果去问他们,他们也不会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微信头像背后的善心,我们一起让这份善心圆满落地,就足够了。”

这就是陌生人之间的信任。“我不认识他们,他们信任我,把这份爱心托付给我,我感觉责任重大,必须认真落实;同样我也信任他们,他们在群里捐款,就是想献上一份爱心,也不图什么。”曲鑫说,这就是以“微尘”精神为纽带达成的陌生人之间的默契。“微尘”的力量虽然微薄、微细、微乎其微,但却生生不息。这种力量,不仅在于它所捐助的每一分钱、每一件物品,更在于它所传递的那份爱心和善意。“微尘”的存在,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温暖。它如同一束光,照亮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前行的道路。

城市里很多人之间是陌生的,但青岛很多人都熟识“微尘”这个名字,有了这个共同的纽带,爱心不再陌生,“微尘”用自己的力量去传递爱心、去温暖他人。“微尘”的存在,不仅仅是一种符号、一种精神,更是一种信仰、一种力量,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观海新闻/青岛早报首席记者 孙启孟 杨博文)

相关阅读

青岛还有很多像“尚善”群这样的爱心群

这些人:一起献爱心,没人图回报

他们捐款时留名“微尘” 受助者也许永远不知道、也分不清是谁伸出援手

细水长流的善意,温暖整座城市。在众多群友们看来,“尚善”群的存在就像青岛这座城市温暖的缩影。在青岛,不仅仅有一个“尚善”群,还有很多这样的爱心群,他们感召身边人为一项公益或为一次救助一起捐款、一起出力,他们不图回报,只为奉献,这也正是“微尘”精神的体现与传承。

■人物

建立专项公益群 5年汇聚60多万元善款

“这个世界因为爱变得越来越美好,大家一日一善,积少成多,人人奉献,关爱他人。”2018年9月26日,青岛市微尘公益基金会常务理事、微尘五莲分基金发起人张加斌,与身边热爱公益的亲人、朋友、客户等组建起了“微尘五莲分基金”微信群,就如“尚善”群一样,号召大家想献爱心的时候可以在群里发个红包,大家一起积少成多,关注儿童教育。

张加斌获得第八届“微尘公益之星”荣誉。

“起因就是大家都相信我,觉得我是个可以托付的人。”张加斌说,很多朋友知道他在微尘公益基金会担任常务理事,经常找他帮忙捐款做好事,久而久之,他除了个人献爱心,也当起了公益“中间人”。“我们了解他的为人,特别实在,从来不会辜负朋友的托付。”群友张先生是张加斌的五莲老乡,他说,这个群成立7年来,眼见在五莲老家有10多所微尘博爱小学成立,还有近百名家庭困难的大学生获得了资助。

张加斌是青岛青远华国际船舶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多年来一直关注家乡发展。加入青岛市微尘公益基金会后,除了日常做公益,他更是自己捐资成立了关注五莲县教育的专项分基金。他的公司管理着很多远洋运输船,也有很多来自各地的客户,每次生意上来往,很多非常熟悉的客户提出要请他吃饭或者送礼物时,他总是说,“去我们的爱心群里发个几十元的红包资助学生吧,就当请我吃饭了。”

就这样,短短几年时间,“微尘五莲分基金”微信群里就聚集了200多位公益“铁粉”,大家时常在群里发个红包,一般从几元钱到几十元不等,张加斌委托了专人在群里收款,集合起来献爱心。“每年能收到8万多元的爱心款,到目前,群内已汇聚了60多万元爱心款。”张加斌说,这些钱都用在支持五莲县的教育方面。张加斌说:“我只是为社会公益事业捐出一份爱心、奉献一片真情,相信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微尘队伍中来,让爱的脚步走得更远、更稳。”

■探访

青岛还有很多爱心群 捐款大多留名“微尘”

“青岛还有很多像‘尚善’群这样的爱心群,我们统称为‘微尘’群,他们多是一帮情投意合的朋友,想在一起做善事而建立的。”青岛市红十字会筹资财务处陈敏处长介绍,他们经常收到一些来自某某群的捐款,捐赠发票一般也都是留下“微尘”的名字,问起捐款人,他们就会说“在一个小微信群里大家一起捐的”。“有时候是为了某个救助项目,有时候为了某地的灾难,也有时候没有明确的捐款项目,就留下救助儿童等捐款方向。”陈敏说,不管怎样的方式或捐款额有多少,大家最后的说法都很一致——这些善款是来自大家的,代表了很多陌生好心人的善心。

“我曾经和几位来捐款的爱心群主聊过,他们都说这些善款来自普通人,大家可能并没有太多经济实力,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捐了三五元钱,但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想表达自己的一份善意。”陈敏说,就这样,很多个小小的善意汇集起来,就是一笔不菲的善款。比如,500元就能捐助一名阳光少年,5000元就能资助一名困难家庭的大学生,5万元就能资助一所博爱小学……

这正是“微尘”的体现和传承,把微小的力量汇聚起来,变成大爱。“这也很符合青岛人的特点,能帮忙一定帮,不叨叨。”陈敏说,遇上需要帮助的事或人,干脆利落地发个红包,说一声自己是“微尘”,很潇洒。

比如青岛市红十字会去年上线的“月捐月美”小程序,就经常有爱心人士来选择项目捐款。去年“5·8人道公益日”互联网众筹活动中,3天时间就有11万余名爱心市民参与,筹集爱心善款509万元,这些爱心项目的背后,其实也是一个个“尚善”群这样的团体一起努力的成果。

■延伸

“微尘”是谁?答案就在我们身边

在青岛,“微尘”从一个当初随手写下的名字,成为了“一座城市的良心”;从感动青岛、感动齐鲁,进一步感动了中国;从初期的“个体素描”,逐渐演变成一个彰显城市精神的符号和公益品牌、一卷徐徐展开的爱心群像,并与青岛众多的爱心企业、团体、个人交相辉映,闪耀着璀璨的光彩。“微尘”究竟是谁?青岛早报记者再次翻开采访记录本,与你共飨这个故事。

20年前,也就是2004年的最后一天,一男一女两名中年人走进青岛市红十字会,掏出5万元现金,帮朋友向印度洋海啸灾区捐款。在捐款名册上,两人写下了“微尘”两字。“在此之前,我采访中多次注意到,‘微尘’这个名字在青岛已有多笔大额捐款,包括‘非典’时期捐款2万元、为湖南灾区捐款5万元……”“寻找微尘”发起人、青岛早报执行总编辑聂向锋说,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寻找“微尘”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爱心的青岛市民,他们默默坚守公益、乐善好施,他们的故事相继被报道。

2005年1月1日,青岛早报在头版刊发了《2005,请你找神秘“微尘”》的报道,让“微尘”这个名字被大家所熟知。早报热线电话82888000在随后几天非常火爆,但有效线索不多,更多的是热心市民打来电话表达对“微尘”的敬佩。

此后半年多里,青岛早报持续的追踪报道唤起了市民的爱心共鸣。广大市民在寻找“微尘”中了解“微尘”、学习“微尘”、争做“微尘”,纷纷加入奉献爱心的行列。“微尘”的美名传遍了全国,“微尘”以网上最高票、评委最高票,被评为2005年全国十大公益之星。

在青岛早报不断报道推动下,人人做“微尘”已经成为青岛的社会氛围。“张微尘”“李微尘”“王微尘”……大家都是“微尘”。“微尘”从一位普通市民的多次善举成为一个爱心符号,继而扩散成一个爱心群体,成为青岛城市文明的象征,是青岛这座城市的良心,也是青岛用爱铸成的精神名片。

“‘微尘’已经不单纯是一个新闻人物,已经超越了一个名字的称谓,它是一个不留姓名、无私援助公益事业的群体,是一种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号,是青岛公益事业的一个固定品牌。”聂向锋说,这条新闻做到最后,他放弃了寻找“微尘”。他在报道中写道:因为青岛有太多的“微尘”,青岛市民在面对需要帮助的人的时候,已经首先想到了自己也是“微尘”,第一时间贡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大家都知道,会有千万个“微尘”把力量汇聚到一起,拧成一股绳,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观海新闻/青岛早报首席记者 孙启孟)

责任编辑:王亚楠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