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正文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最美职工管益辉:给高铁装上国产“膝盖”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最美职工管益辉:

致力“专精特新”,给高铁装上国产“膝盖”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咱们产业工人生逢其时,大有可为!”观海新闻记者联系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最美职工、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管益辉的时候,他正在为参加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作准备。作为工匠人才代表,管益辉要发言。说到动情处,他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肯吃苦、能扛活,在管益辉身上,有着中国传统产业工人最常见也最优秀的品质。爱琢磨、肯钻研、敢创新,在中国智造的机遇与挑战下,管益辉身上又有着现代产业工人永不服输的一股劲儿,也正是这股劲儿让他不断突破自己,向着更高目标拼搏。

1991年,从济南铁路机械学校毕业的管益辉被分配到家乡青岛的老四方机厂,“我进厂就被分配到机械加工车间,成为了一名车工。”管益辉说,在学校学习内燃机专业的他,开过火车、学过检修,但对于加工操作却是个“门外汉”。

“慢钳工、紧车工”,在那个还需要操作工人手磨刀具的年代,车工的工作节奏紧、要求高,“慢一点都不行、差一点也不行,打磨刀具产生的铁屑经常把人烫得‘少皮没毛’。”管益辉回忆起最初做车工的日子说道。不过,对于这种分配,管益辉从没有一句怨言,“当时家里老人嘱咐我,不管安排咱去哪个岗位,咱都得把它干好。”

“把它干好”,就这样简单的一句嘱托,成了管益辉的工作信条。也是凭借这股劲儿,管益辉在厂里举办的三年一届的青年员工“比武”中,连续三次获得第一。

“上世纪90年代那会儿,公司进口了数控设备,当时数控设备可珍贵了,单位能操作的师傅很少,机器也被封在玻璃门之内,我们当时就觉得这机器太神奇了,怎么给它几个指令,它就能精准得把你想要的工件制造出来了!”管益辉说,数控设备成了他的一种“向往”,“我就希望自己也能操作这个大家伙什儿。”

拿下连续三届比武冠军后,管益辉主动提出了申请,能不能在自己做完分内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也能“摸”把机器,学习操作数控设备。得到批准后,管益辉便开始了数控设备的学习。没有书籍,管益辉就只能根据师傅留下的程序,一点点摸索、一步步尝试,终于可以完全熟练操作设备。

2005年底,已经成为数控班班长的管益辉,在车间第一次见到了“一个黑色的大块头”。“这是咱们刚刚进口的轴箱体。”公司技术工程部工作人员指着从国外刚刚进口的轴箱体半成品说道。“轴箱体”是什么?它是动车组转向架的关键零部件,承载车体重量,传递车辆运行动力。如果把转向架比作高铁的“腿”,那么“轴箱体”就是它的“膝盖”。“这可是高铁国产化‘卡脖子’的堵点之一。咱得尽快研究透它,生产出我们自己的轴箱体产品。”管益辉暗下决心。

接到公司安排下来的“重任”,管益辉和他的十几人团队白天工作学习,晚上做笔记、查资料,比着翻译来的工艺文件,一点点摸索、一点点干,吃住在厂里,工作到深夜,成百上千次攻关与试验。“你问我这期间什么最难,我说不出来,因为每一步都走得很艰辛,都不容易。”管益辉说。最终管益辉和他的团队仅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就成功生产出产品质量稳定的轴箱体,他们的团队也逐渐成为行业内首屈一指的轴箱体柔性制造团队。

“爱琢磨”的管益辉好像不知道停歇。成功自制时速200公里高铁的轴箱体工件后,管益辉又开始研究起新课题——研发铸钢分体式轴箱体。

“跟以往整体式轴箱体不同,分体式是一个全新结构,在轴承孔处分为上、下箱体。检修更换轮对时,可大大降低检修成本。”管益辉告诉记者,但分体式轴箱体最大的难题是加工难度极大。“分体式轴箱体要保证分离后合体的尺寸、形位公差能够与之前完全一致。”面对新的挑战,管益辉凭借自己对轴箱体的深入了解,对加工工艺、流程和实效进行了数千次的验证,通过两个短圆销及插口定位方式,创造出一种加工工艺——微变形控制工艺,量产合格率达到了99%以上,也让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动车上成功使用上了分体式轴箱体。

凭借十余年的研究,管益辉荣获齐鲁大工匠、齐鲁首席技师、中国中车首席技能专家、青岛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并获得中车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全国总工会职工技术成果二等奖,他还主持编写了《转向架柔性加工操作技术》书籍,先后发表论文24篇,取得专利27项。不仅如此,管益辉团队带着《高速列车轮对轴箱柔性加工技术与应用》参加了2021年度山东省职工创新创效竞赛省级决赛,荣获特等奖,奖金100万元。拿到奖金的那一刻,管益辉别提心里有多高兴。“没想到我们工人也能和科学家一样,拿这么重的奖,那种成就感与职业自豪感,我一辈子难忘!”

在管益辉的手机里,有一张特别的照片——在领奖台上,胸前挂着两块金牌的管益辉笑容灿烂。“这是去年,我带着两名徒弟参加‘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时拍的,他们很争气,捧回来两块金牌!”管益辉说起徒弟,满脸都是自豪。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管益辉最希望也最喜欢看到的事情。“你看,这是我的徒弟李启士,去年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优秀农民工和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表彰大会上作为代表发言。他还是‘全国技术能手’呢!”管益辉骄傲地指着徒弟,逐个细数他们的成绩。管益辉的徒弟里,有全国技术能手1名,中央企业技术能手2名,行业技能专家9名,技师、高级技师20余名。

“咱们工人有技术,才能更有力量。”管益辉说,智造时代是机遇也是挑战,每个人都有实现梦想的舞台,要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有创新想法就大胆去尝试,“希望能跟徒弟们一起,以更大作为持续擦亮中国高铁这张亮丽名片。”(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任晓萌)

责任编辑:孙飞

(作者:任晓萌)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