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本地 > 正文

今年过年不回家:"爸、妈,我在青岛挺好哒“

萍萍服饰改衣店店主王花林

愿牛年像“福”字

过得红红火火

王花林经营的萍萍服饰改衣店就位于市场西南角,不足10平方米的小店里,不时有顾客进出。改衣服顺便卖衣服,就是王花林每天要张罗的生意。拿到青岛晚报送出的福袋,她有点意外,但更多的是惊喜:“希望新一年就像你们送来的‘福’字,红红火火的。”

王花林希望新一年像“福”字红红火火。张琰 摄

王花林的店面不大,却摆了三台用于不同缝制工艺的专业缝纫机。店里没顾客的时候,她手脚麻利地改着老主顾们送来的衣服,缝纫机哒哒哒转个不停。一见客人推门,她就立马停下手里的活计,起身热情询问顾客的需要。经年累月练就的好眼力,让她推荐衣服尺码时一说一个准。王花林性格爽利,和顾客讨价还价一般不会超出三个“回合”。

“我1994年就来青岛了。”王花林告诉记者,她的老家在高密,24岁就来青岛闯荡,转眼间已经是50岁出头的人了。凭借着当初在老家缝纫学习班学的手艺,来青岛后一直跟衣服打交道,先在鞍山二路市场盘了个小店,后来又转战镇江路市场,镇江路市场拆除后又来到如今的镇江北路农贸市场。

“以前买衣服的多,改衣服的少。后来时兴起网购,来店里买衣服的少了,改衣服的倒是多了。”王花林说,生意最红火的时候,平均每天要改四五十件衣服,去年受疫情的影响,改衣服的人相对少了,不过临近过年生意又有起色,每天大约能改20多件衣服。

以前王花林很少舍得给自己多买几件新衣服,顶多是进货后自留一两件,直到近些年,孩子逐渐大了,日子更宽裕了,她才开始给自己买买衣服。

来到青岛后,凭借着自己缝纫机压出的一针一线以及丈夫的勤勤恳恳,王花林在青岛买上了自己的房子。尽管在外打拼多年,但王花林乡音不改,每年春节都要返回高密老家,与父母和兄弟姐妹团聚。即使生意再忙,腊月二十七八一定要赶回高密。

“今年就不回高密过年了,要响应号召嘛。”王花林说,她知道留青过年的倡议,一家三口已经商量好了不回老家过年。青岛距离高密只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但因为忙于生意,平时回老家的机会并不多。对王花林而言,隔着一个不能回家的春节,自己和高密之间仿佛隔了千山万水,心里多少还是有一点遗憾的。

不过,读研究生的女儿今年夏天即将毕业,又刚刚考上了公务员,工作有了着落,这让王花林心头又多了一份幸福。

“福袋里的东西真不少啊。”第一次收到媒体发放的福袋的王花林开心地拿出里面的福字、春联翻看,对窗花更是爱不释手。她对新的一年充满希望。(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张琰)

快餐店从业人员杨宏旭、孙益栋

客人一句祝福话

心里感觉暖暖的

晚上8时40分,海口路褪去白天的热闹,街边店铺陆续拉下卷闸门,三三两两的行人匆匆走过,时不时有车呼啸而过。路边一家中式快餐店也结束了一天的营业,店员们围坐在桌前等晚饭。不一会,厨师拿了个大不锈钢盆,里面是热气腾腾的炒河粉,“不是说面条吗?怎么变成河粉啦。”一个略胖的店员纳闷地问,“别挑了,赶紧吃吧,饿死我了。”另一名瘦高的店员伸出筷子迫不及待地扒拉着河粉塞进嘴里。

“你给家里寄什么了?”“我准备寄点鱼片,我妈好这口,你呢?”“还没想好,他们吃不惯海鲜。”俩人边吃边聊。

记者询问得知,这两位服务员都是外地的,今年过年都选择不回家过年。瘦高的叫杨宏旭,是店里经理。略胖的叫孙益栋,是服务员。

记者偶遇两位餐厅服务员,赠送了晚报福袋。 高静文 摄

杨宏旭老家在黑龙江,疫情防控比较严峻,他决定不回去。“其实也不是第一次了,我来青岛三年了,一直干餐饮,餐饮业没有春节假。”父母都在老家,又是独子,但从他脸上看不出来特别遗憾。“现在年味比较淡,在老家也是我们一家三口过,在青岛也有亲戚,过年可以去吃饭,不会特别难受。”杨宏旭狼吞虎咽地吃着,每天饭点正是他们忙的时候,午饭、晚饭都要过点才能吃上。

孙益栋是菏泽人,他原本可以轮休调假,过年回家,但这个春节也不打算回去了。“去年从老家开车回来,一路都战战兢兢,套了一层一层防护的东西,到小区门口还不让进。”响应号召,他也决定留在青岛过年。

匆匆吃完饭,他们又开始打扫卫生,扫地擦桌子,“差不多9时30分才能到家吧,早上6时多来。”杨宏旭轻描淡写地说道,他已经习惯这个强度,每天都可以用饱满的状态招呼店里的客人,他说自己心态已经被顾客“练”出来了,饭凉了,菜咸了这都是小事,碰上鸡蛋里挑骨头的顾客,脑子里嗡嗡的,胸口憋着一口气,但还得保持微笑。“也有特别好的客人,特别是过年期间来吃饭,会对我们说新年快乐。”每当这时候,淡定的杨宏旭说心里也会觉得暖暖的。

杨宏旭和孙益栋都坦言,春节不回家,就觉得一是要听指挥,再就是要挣钱。他俩在青岛都没房没车,埋头打工。“暂时没考虑那么多。”23岁的杨宏旭笑着说,自己就是最普通的“打工人”,在这个城市里打拼,生活才有意义。(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高静文)

国信男篮青年队教练 李光

年三十要包饺子

好让父母放下心

因为工作特殊,职业运动员很难跟着法定节假日休息。在青岛男篮打后卫的10年,李光鲜有机会回家过春节。当了青岛国信男篮青年队教练后,过年能和父母团聚了。但今年因为疫情又只能留在青岛不能陪父母过年了,这多少让他有些愧疚。比起小时候,成家有娃的他,多了一份责任心,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是每个人都该承担的责任。

拿着晚报送的福袋,李光很高兴。 高静文 摄

在城阳的青岛市篮球橄榄球运动管理中心,一排排明亮的运动员宿舍,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这就是青岛国信男篮青年队队员们住宿的地方。“衣食住行,都得管。”李光说道。熟悉青岛篮球的人都知道李光,当年他是青岛男篮的队长和核心,征战”10年,28岁退役当教练。从9岁在老家河南焦作篮校打球开始,篮球已伴随他度过了二十多年时光。

宿舍的一块白板,记录了19名青年队员的信息,哪个孩子生病了,每周训练重点,他都一条条列出来。“现在青年队年龄差距挺大,最大的20岁,最小的才13岁。”正值青春期,又都是家里宠着长大的,李光和其他教练从训练到日常作息,事无巨细都要考虑。每天训练任务重,他七点就到队里,“蹲”在食堂监督孩子们吃早饭,晚上熄灯突击看有没有偷玩手机的。

“运动员时代不需要考虑那么多,埋头训练,突破自己就可以了,但当了教练,要教他们技术,教他们合作,适应集体生活。”李光有个4岁的女儿,他把房子买在离管理中心很近的地方,每周除了值班,可以在家过夜几天,陪陪女儿。

作为家里独子,李光有了春节假期后,每年都要和父母在一起,不是回老家,就是父母过来。今年父母在焦作,原本打算腊月二十六队里放假后,一家三口回河南,就地过年的倡议发起后,李光选择留在青岛,父母也取消了在酒店订好的年夜饭。

“父母一开始有点失落,但我和他们多聊了几次,他们也理解了,疫情防控,不能给国家添乱。”李光说的是真心话。他的妻子是湖北宜昌人,去年过年,妻子和女儿在宜昌老家滞留了三四个月,和他分隔两地。“那时小区都封闭了,她俩每天只能待在家里,我就天天盯着新闻看,打电话、视频。”有了这个经历,今年他毫不犹豫选择了留青过年。

春节不回家,李光想的是如何弥补父母见不到孙女的遗憾。“我们准备年三十包饺子,我不太会,我媳妇还行。”李光信心满满地说,真要是包不成,就买速冻的,反正不能少了这顿饺子,让父母也能放下心。(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高静文)

工地务工人员 邵周泽

留在工地过春节

年后再回家看母亲

“我姓邵,叫邵周泽,是江苏连云港人,今年我响应号召留在青岛过年。” 2月4日,记者来到海泊河遗留片14号地块项目工地,见到了施工人员邵周泽。

在青岛建筑行业打拼了二十年,工地上大家都喜欢喊他队长或者老邵。

受新冠疫情影响,老邵决定今年不回家过年了,和队伍里的20多位工友一起在青岛、在工地上过春节。

老邵所在的项目工地正在建设安置房。时间紧、任务重,即便进了腊月门,工地还在热火朝天地赶工期。老邵带领着队伍负责工地上的切砖抹灰工作,其他的零工活他们也能干。“我这支队伍有五十多号人,天南地北的都有,最远的有四川人,还有我们江苏人。”老邵告诉记者,腊月二十八九,队里差不多一半的工友乘坐统一的车辆返乡,大部分是家远的工友,另外一半工友则选择留在青岛过年。

虽然家在江苏连云港,从青岛驱车回家快的话需要三个小时,老邵也自动把自己归类到离家近的那一拨人里,优先让家远的工友们回家过年。

“我现在既是爷爷也是姥爷,我有两个外孙,一个孙子,一个孙女。”老邵高兴地给记者介绍着老家庞大的家庭成员。子女都已成家立业,他在青岛过年心里很踏实。女儿还专门从网上给他买了年货,全是他爱吃的零嘴,还给他买了崭新的冬衣,预计这两天快递就送到工地了。“我家中还有个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子女、妻子不用老邵多操心,唯一的牵挂就是母亲。“母亲年龄大了,每年我再忙都要抽时间回去陪陪她,今年没法陪她过年了,过完年我再回家看她。”老邵说。

收到福字的老邵。 于波 摄

拿到记者送去的福袋,老邵连连点赞,“这个福字可真好看。”老邵动情地说,背井离乡在青岛工作了二十年,青岛最让他喜欢的就是人情味和气候。“有机会我要带着我的家人来青岛,让他们看看青岛的大海,尝尝青岛的海鲜,喝一喝青岛的啤酒。”老邵说。(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于波 实习生 栾丕炜)

崂山区85后女环卫工王磊

想念爸爸的清蒸鱼

和妈妈的鲅鱼饺子

小年夜,晚上6时许,崂山区同安路上霓虹闪烁,流光溢彩。冬夜的寒风中,身穿荧光绿工作服的王磊挥着扫把渐行渐近。35岁的王磊是崂山区环卫园林总公司保洁二队班组长,也是班组46人中年龄最小的,虽然名字充满阳刚之气,但摘下帽子和口罩,露出的是一张秀丽的女性面庞。

王磊的家乡在烟台龙口,11年前来到青岛,做过护士,当过售货员,5年前成为了一名“城市美容师”,从此一年四季披星戴月,用青春的汗水扮靓这座美丽的城市。今年,是她连续第二年不回家过年,坚守工作岗位,扮靓了大家的“家”,却对自己的小家颇多亏欠。作为家里的独生女,她和守在家乡的父母是彼此心中最大的牵挂。

路灯下,王磊掏出手机,微信视频连线爸妈,刚响了两声就接通了,“爸、妈,我今年过年不回去了,你们俩在家要好好的。”

手机屏幕上,另一端的父母抢着跟闺女讲话,爸爸叮嘱她晚上巡查注意安全,妈妈强调晚上冷要多穿衣服别冻着。“放心,我在青岛挺好的!”王磊笑着一一答应,还故意“撒娇”说想念爸爸做的清蒸鱼和妈妈包的鲅鱼饺子。“两年没吃到了,想起来就流口水。”结束视频连线后,她的眼眶瞬间红了,一边用手背擦眼泪一边不好意思地说,“情绪太激动了,不过我不能在连线的时候哭,要不然我妈受不了。”离家多年,在特别想家的时候,她还是会背着父母和11岁的女儿悄悄哭一场。

85后女环卫工王磊收下新年“福”。 董真 摄

从辽阳路上的道路保洁员,到同安路上的10人快速保洁小组组长,再到如今的班组长,王磊笑称,自从加入环卫行业,自己就赶上了好时候,“干了半年,提到小组长;来了一年,涨了工资。”她坦言,刚开始做道路保洁员的时候,觉得不好意思,每次上班都用帽子、围巾和口罩把头包得严严实实;一个多月后,她想明白了这份工作的意义,扫马路的时候大大方方地露出了脸。如今,身穿这套工作服,她觉得挺自豪,“每当听到路人说‘这条路比以前干净多了’,就感觉自己受到了表扬,心里有种‘小骄傲’。”

去年没能回到家乡看爸妈,原本今年过年,王磊准备带着丈夫和女儿回娘家,但疫情形势的变化,让一家人做出了相同的决定,“我妈去年还一个劲问我什么时候回去,今年她主动劝我留在青岛过年,既是响应就地过年的倡议,也是为了家人的安全。”虽然过年不能回家,但亲情不会断线。王磊在青岛给爸爸妈妈买了过年的新衣服寄回龙口,虽然妈妈嘴上嫌贵,但从视频里能看出来心里美美的。

“除夕中午,我们环卫公寓留青过年的环卫工会一块包饺子、下饺子,吃顿团圆的饺子宴;然后回到岗位上,继续守护这座城市的整洁和美丽。”王磊说。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董真)

青岛航标处职工胡中石

30岁的这个春节

第一次不回老家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青岛航标处的湖北籍职工胡中石,去年春节疫情期间在老家当义务送菜员,给社区邻居们运送生活物资。今年他迎来了30岁的春节,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首次不回老家过年,将与同事和朋友们一起过个青岛年。

胡中石将和外地同事们过个青岛年。

“还记得去年在老家过春节,正是疫情严峻的时候,我主动承担起社区义务配送员的任务。今年春节,我响应国家号召,就不回老家过年了。”胡中石告诉记者,去年春节,他所在的孝感市安陆市府城办事处五一社区开始封闭小区,要求所有小区居民足不出户,生活物资由社区志愿队伍集中采购,挨家挨户配送。他想为家乡尽一份力,在全家人的支持下,他主动报名承担社区第一网格内约150户居民生活物资的订购和配送工作。

成为“送菜员”的胡中石,一大早的第一件事就是向供应商要“今日菜单”,转发到社区群里。疫情期间,大家的日子都过得艰难。因此,他高度关注手机,生怕落下哪一户的订单。订购工作需要细心,生活物资配送工作则需要更多的体力。五一社区是一个村改社区,辖区面积1.9平方公里,生活物资需要步行配送到每户家门口。每位志愿者每天配送蔬菜约100斤,再加上生活用品和药品,工作量非常大。每

次配送前,社区“活地图”胡中石都在心中规划好线路,但即便这样,仍要跑五六个来回。那段时间,每天下午都可以看到他双手提着生活物资穿梭在社区的身影。繁重的配送工作,经常让他累得腰酸背痛。

“爸妈,今年过年,我就不回去了,外地同事也都不回去了。我在青岛挺好的,在这边有单位同事陪我一起过年,你们放心吧。你们在家也要保重身体,把年过好!”“不回来过年也好,我们支持你,照顾好自己。”工作之余,胡中石会和家乡的父母视频连线,外公外婆和奶奶也非常牵挂他。来青岛三年多,青岛已经成为他的第二故乡。外地同事们也都积极响应国家和单位的号召,留在青岛过年,大家准备聚在一起吃顿温馨的年夜饭。

新的一年,胡中石希望亲朋好友们都能健康开心,过好2021年。他希望如果今年五一小长假条件适宜,就抽空回老家看望长辈和朋友们。(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首席记者 张译心 通讯员 孙俊来)

52岁的外卖骑手刘雨权

奔波街头送饭菜

每天视频陪父母

就地过年已成为今年春节众多在青打拼的异乡人的选择,然而,对于来自黑龙江鸡西的快递骑手刘雨权来说,就地过年的感觉一点也不陌生。自2018年来青岛以来,今年将是刘雨权连续第三年不回家过年。三年来的每个春节,他都奔波在青岛的大街小巷为人们送去热乎的饭菜。

刘雨权收到青岛晚报送去的祝福。

在刘雨权的规划中,本打算2021年春节回家与父母、孩子团聚,但黑龙江意外暴发的疫情打乱了刘雨权的计划。“不能回家虽然有些遗憾,但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有责任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刘雨权说。

2018年,刘雨权和妻子一起来到青岛,成为了饿了么旗下一名外卖骑手,主要负责麦岛区域的外卖订单,这片区域年轻人集中,外卖订单量也较大。每天早上,刘雨权8时30分就出门送外卖,晚上8时下班,平均每天能送80多单。无论刮风下雨,刘雨权都坚持出门送餐。凭借着勤劳和努力,刘雨权每个月的收入达到八九千元,这样的收入让他感到很满意,也让他的工作更有动力。

繁忙的送餐过程中,总能让刘雨权感受到丝丝温暖。今年年初寒潮来袭,刘雨权照例出门送餐,当他把冒着热气的外卖准时送到客户手中时,对方感动地连声向他表示感谢,并且从家里拿出热茶请刘雨权暖暖身子。每每遇到这样的时刻,都让刘雨权感受到快递骑手这份工作的价值。通过自己的劳动为更多的人带来方便,这让他感到自豪。在刘雨权的外卖骑手生涯中,这样的感动时刻还有很多,这也让他深深感受到青岛这座城市的温暖。

春节不能回家,刘雨权心中最放不下的便是远在黑龙江的父母,“2021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远在黑龙江的父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刘雨权说,经历了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他深深感受到,平安和健康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希望全家人在牛年里都能收获这两样东西。尽管不能见面,但刘雨权每天都会通过微信与父母视频,通过云陪伴让父母感受到来自儿女的关爱。

1969年出生的刘雨权今年已经52岁了,他告诉记者,体力已不允许自己像90后、00后一般向前冲,再干个两三年就打算正式退休,回家安享晚年,趁着这两年身体还硬朗先好好干。(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 李沛)

六十六中新疆学生

吃饺子贴福字

异乡过个青岛年

饺子里有“家的味道”,也有青岛的滋味……昨日中午,青岛六十六中食堂里,470名寒假留青的新疆学生与老师们一起,包饺子、挂灯笼、贴福字共同庆祝小年的到来。按照惯例这群新疆孩子将留守青岛度过寒假。远离家乡千里,他们在青岛被来自师长同学的亲情包围,感受着家的温暖。

六十六中新疆班的学生们挂灯笼、贴福字装饰校园。徐常青摄

在食堂里,师生们分组而坐,热热闹闹地包着饺子,享受着一个学期紧张学习后的假期休闲时光。随着热腾腾的饺子出锅,浓郁的牛肉香伴着小麦的谷香,弥漫在整个食堂。“这已经是我们在青岛吃的第四顿小年饺子了。”三名高三的男生告诉记者,从2017年来到青岛六十六中,从预科班到高一、高二、高三,他们已经在青岛度过了三年半的时光,与同学老师相处的时光远比父母多。

“我们家乡那边不太吃饺子,过节更多是以面食为主,我还是来了青岛后才开始习惯吃饺子,这个味道毕业以后可能就再也吃不到了。”学生们说,三年半的时间,他们的“新疆胃”已经熟悉了这一种青岛味道,也把青岛当做了自己的“第二家乡”。

“这470个孩子中绝大多数已经一年半没有回过家了,确实很不容易。”校长相佃国告诉记者,按照惯例,每年暑假各地内高班的孩子们会集体返疆,与父母度过一年一度的假期时光,但2020年暑假因受新疆当地疫情影响,学校新疆部的学生全部滞留在了青岛。为了缓解孩子们的思乡情绪,学校做了大量工作,整个暑假里组织了两次研学活动,去曲阜,去临沂。

刚刚开始的这个寒假,因受疫情影响,无法组织外出游览青岛等活动,学校仍然竭尽全力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缓解孩子们的思乡情绪。

“前天下午上完试卷讲评直播课后,我们的假期就算开始了,拿到手机后我先给父母打了电话,他们接到电话很开心。”高三的哈斯特尔说,因为是假期期间,除了在教室自习的时间外,他们可以用手机随时与父母联系,弥补不能回家团圆的缺憾。“往年在青岛过春节,最开心的就是去同学家‘走亲戚’拜年,感受本地同学家里不一样的年味,一起吃团圆饭,然后再跟着叔叔阿姨们一起出去逛青岛。”哈斯特尔介绍说,今年因受疫情影响,“走亲戚”活动可能无法成行,但哈斯特尔还是感受到了学校对自己的照顾。

“食堂每天给孩子们提供牛奶、水果,年二十九孩子们还会有自己的春晚,共同庆祝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年三十则是除夕团圆饭,吃完饭一起看春晚,老师们去宿舍拜年。”学校副校长侯金堂告诉记者,整个寒假,学校的每名教职工都在努力,陪着这群新疆孩子度过一个难忘的春节。(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王晓雨)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孙丽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