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青岛工研院:培育创新创业沃土 构筑科技引领高地

创新驱动

近日,青岛市科技局公布了2019年第一批科技型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千帆企业入库名单,位于青岛高新区的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工研院)培育的冰格科技等9家在孵企业,及博慧电力等3家毕业企业成功入选。这是自青岛市发布《关于实施千帆计划加快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以来,工研院通过积极开展“千帆计划”入库工作,集聚各类科技创新资源,搭建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所取得的佳绩。

工研院

立足企业所需 打造创业孵化热土

为强化创新引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青岛高新区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快企业孵化载体建设,积极构筑“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全方位多层次科技孵化链条。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培养了一批以工研院为代表的服务功能齐全、运营环境优良的创业孵化园区。

工研院院长助理银红梅介绍说,园区在初创时期仅有9家企业入驻,随着青岛高新区政策的引领与园区运营方式的不断革新,园区定位由最早的军工方向转变为以信息、通讯、仪器仪表与高端装备制造四大领域为主。“最早入驻青岛高新区是在2012年,当时只能依靠政策,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银红梅说,“我们的政策还是比较优惠的,像研发中试场地最高能够拿到“两免一减半”的政策,对于引进的青岛市以外的人才,我们首先解决他们住的问题。后来随着青岛高新区的不断发展,整体配套、交通等都逐渐完善,入驻的企业也越来越多,我们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口碑也逐渐建立起来,随后我们在场地政策方面做出了适当调整。”

在经历了初始阶段的不断摸索和后期阶段不断转型升级,工研院立足实现企业高效孵化,不断引进并落实各类优惠政策,为企业切实打造出一片创业孵化的热土,现已成为青岛高新区内各项配套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高科技创业园区,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工信部军民融合服务机构等优秀服务资质,在每年的国家级科技孵化器考核中连年获评A类优秀。自开园运行以来,该园区以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指导,以“千万平方米孵化器建设战略”为契机,着力打造成青岛高新区孵化器行业标杆,为高新技术的创新发展打造完善的孵化环境,成为知名的“创新高地、创业摇篮”。

工研院2

引导企业成长 实现全链条服务

截至目前,工研院累计孵化230家企业,在园企业维持在120家左右,共培养新三板上市公司4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外资及中外合资企业30家、园区产值总计30亿左右,孵化器内培养的融资最高的明星企业是融智生物,两轮融资分别突破1.3亿与1.6亿左右。

在初入园区的阶段,作为刚开始创办的企业,有许多事情都不够明晰,园区企业青岛小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印伟回忆道,但好在园区的服务团队是强大的,他们会发挥主动性向企业宣讲政策,进一步引导企业成长的更加规范化、正规化。与此同时,园区会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参与市场上举办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与活动,给予企业学习、展示的平台,并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企业适当的支持辅助。银红梅告诉记者,在企业辅助过程中,园区将入驻企业分为三种类型,采取差异化服务模式。对于初入园的企业,虽然有一定的研发背景,但对市场还未摸透,园区会在工商、股权架构、企业法律、知识产权等方面知识做一个梳理,以引导企业规范化运营管理;对于中层次发展的企业,面临下一步的提升发展,因此需要对接更多的金融资源和科技型创业导师帮助其梳理下一步发展策略,那么园区会重点帮助企业引进天使投资、帮助其申报高企等各类资质,积极鼓励企业参与各种比赛,以帮助企业扩大行业内影响力;针对高速发展的企业,也许已经从天使轮融资步入A轮融资阶段,甚至向上市方向努力,园区这时会引进更多的外部资源,帮助他们实现企业品牌的打造。

“创新是星星之火,点燃生命激情;创新是活力之源,孕育企业春天”。为向企业打造全链条服务新模式,工研院还牵头组织了青岛市科学仪器产业联盟、青岛市膜技术国际创新产业联盟、建设青岛市科学仪器公共研发服务平台等一系列平台,形成了服务园区企业的全链条产业化服务。

创新孵化理念 聚合创业要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的支撑,科技企业孵化器是育创新创业企业的主要基地,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吸引优质项目入驻,从而实现项目的成功孵化,促成园区打造健康、快速、优质的孵化环境是每一个孵化器需要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达成的最终目标。工研院作为国家级孵化器,制定创新型项目引进战略,建立成熟的商业服务运营模式是打造一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重中之重。

“在项目招商阶段,瓶颈期也是有的,比如一段时间里发现项目质量不是太高,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要去扩展资源招到一些更好的项目。”银红梅介绍到,为了克服这一瓶颈,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推广和宣传层面,还应发散创新性思维,打通高质量项目引进的“管道”。“我们会主动走进高校院所,因为许多高层次项目、高精尖研发成果都聚集于此,因此我们走进院所,跟具备产业化特征的项目导师去谈,争取将项目实现产业化落地。”银红梅说。“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合作才能发展,共赢才是王道。在过去的一年里,工研院多次组织引进来自外地的高校院所与本地高校相互交流,实现双方资源共享,找到不同于本身固有的发展渠道。这一过程既帮助了高校院所,同时也使自己的园区优势得以有效的宣传,通过这一举措,今年招到了更多更优的项目。

为了进一步加强企业间的沟通交流,促进产业化合作,工研院打造了“CEO下午茶”机制,定期将相关行业的负责人聚集在一起,一方面是自己园区内的企业,另一方面是请来同行业高精尖人士与园区内企业相互交流、学习,为企业的下一步运营规划“出谋划策”,打造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仅如此,该园区还带领企业“走出去”。不久前园区带领环保领域的企业走进环保龙头企业----华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该公司创始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并利用这一机遇,促使园区内一些相关联的企业与华世洁达成合作与产业匹配。

在当前各个地区经济发展都呈现明显区域特色的关键时期,产业发展呈现了明显的区域取向,而一个优秀的企业孵化器的成功运作,是在不断摸索实践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区域特征,并最大程度的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吸引更多人才的汇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持续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银红梅在采访的最后说:“如今好的土壤已经起来了,我们会在这片沃土中持续耕耘,为青岛高新区筑建科技引领高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青岛高新区宣推办)

二维码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刘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