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巨型海蛎子“讲述”500年前红岛往事

海蛎子常吃常见,但是30多厘米长的大海蛎子你见过吗?在红岛街道宿流渔岛记忆博物馆里,收藏着50余枚这样的巨型海蛎子皮。博物馆馆长李知林说,这种巨型海蛎子品种特殊、历史久远、生长期长,且一次出土如此之多,是胶州湾地区海域历史变化的重要物证。

例子

体型巨大如成人鞋底

出土后为了防止风化,经过打蜡保护处理后,这些巨型海蛎子皮就静静地躺在博物馆里对外展出。 “经测量,这些巨型海蛎子皮长度大多超过30厘米。 ”李知林随后找来一个普通的海蛎子皮,两者放在一起比较,大者如成人鞋底,相互间差距明显。李知林介绍,这些巨型海蛎子皮重量大多在3斤左右,如此大的体型,一是因为生长年岁长,再者品种也比较特殊。 

“这个品种的海蛎子叫太平洋牡蛎,通常生长在深水区,按理说在红岛区域是不会生长的,当地人们也没有见过,这就表明红岛这里曾经是太平洋的深水区。”李知林说,海蛎子皮上也有年轮,通过年轮可以看出它的年岁,一轮就是一年。记者透过密集的年轮可以看出,它已经生长了20年以上。另外,根据海蛎子的生长习性,幼年海蛎子一年生长3到7厘米,之后每年生长1厘米,通过测量长度,也可推算出它的年龄在20岁以上。

大狸子

出土于5米深沙层下

提起这些巨型海蛎子皮的来源,李知林表示,前期红岛经济区开展文化寻根活动,宿流社区成立了渔岛记忆博物馆,从民间收集一些具有海洋特色的老物件。期间他意外得知,附近村民挖土时,曾有人挖出了大量海蛎子皮。当地盛产海蛎子,起初李知林并不在意,直到听说这是一些“大块头”的海蛎子皮才引起重视,而且它们均位于5米深的沙层下。 

“挖出海蛎子皮的地方周围是一片陆地,距离海岸线约15公里。 ”李知林说,这些海蛎子皮和成人穿的鞋一般大,连上了年纪的老渔民都未曾见过,于是他将这些“宝贝”留了下来。由于被埋年代久远,这些海蛎子皮刚拿来时,用手轻轻一碰就碎成一块一块的,紧急进行保护处理后才得以保存下来。 

见证当地海域历史变化

李知林说,这些巨型海蛎子皮出土后,曾有数位中国海洋大学的专家前来研究论证。专家表示,目前已知的太平洋牡蛎最大的长度达到34厘米,而馆藏的这些个头更大,更加珍贵。 “通过研究海蛎子皮发现的地点和自身特点,可以推断当地海域的历史变化。 ”李知林说。 

根据考证 ,500年前的胶州湾海岸线位于现今海岸线15公里远的地方,也就是现在城阳区棘洪滩的位置,中间这一大片区域曾经被海水淹没。由此可知,这些巨型海蛎子的出现时间也在500年以前。此外,这种太平洋牡蛎生长在深水区,说明现在红岛的陆地区域曾经是深海区。

相关链接

征集老物件听它讲“心事” 

当时光渐行渐远,高速飞奔的信息化冲淡了久远的记忆,然而纵使时代变迁的风潮不断侵蚀着岁月的棱角,但每个时代的变迁总会在历史中留下它的足迹。煤油灯、永久牌自行车、搪瓷茶缸、煤球炉子……老物件,见证一段生活,呈现独有民俗,更勾起些许回忆。《今日红岛》现面向全区征集含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带有本土特色或民俗特征、能勾起人们回忆的老物件,只要符合条件,您家里的老物件就有机会在本报专版展示。征集热线0532-66966851。(来源:青岛高新区宣推办)

二维码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刘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