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青岛:创新发展是城市发展全局的核心

①青岛高新区清华科技园。②东软载波研发中心。③明月海藻的研发人员。④海信液晶电视屏制造车间。⑤中车四方高速列车生产车间。⑥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在青岛,从来都不缺少创新创业、阔步前行的动力和氛围。

对于归国创业,选择在青岛注册成立企业的融智生物科技(青岛)有限公司创始人周晓光来说,这里的创业氛围是浓郁而清新的;对于领到全市第一张“多证合一”营业执照的青岛喜尔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股东丁顺来说,这里的行政改革是高效而新锐的;对于随着天津大学青岛研究院的落成而进驻蓝谷的博士成千福来说,这里的科技创新土壤是肥沃而新鲜的……

创新,已成为青岛的城市灵魂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用创新发展的理念解决发展问题、培植发展优势、开拓发展境界,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同追求。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青岛正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孜孜以求,勇攀高峰——

201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011.29亿元,成为全国第12个GDP总量跨越万亿元的城市;今年以来,又新增多个“国字号”招牌,获批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综合改革管理试点城市、高新区获批国家区域双创示范基地、国内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速列车青岛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注册成立……

站在下一个五年的关口,青岛正高举创新引擎,破除影响创新的一切桎梏,在创新前沿、要素集聚、企业培育、产业升级等方面率先突破,建设中国智造高地、全球创新蓝谷、世界品质湾区,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中当好排头兵,为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建设注入更多强劲动能。

精准出招,加强顶层设计释放经济新动能

创新是时代的脉搏,创新驱动是发展的潮流。一直以来,青岛把创新发展摆在了城市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牢牢把控着这个发展的“第一动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破除了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激发着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而面对新常态下的新挑战,进行颠覆式的“自我革命”,是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的一场“重头戏”。

今年9月1日,我市正式启动了“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将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涉及16个部门的20个涉企证照全部集中到了一张营业执照上。青岛喜尔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提交申办材料仅仅隔了两天,就把证照拿到了手。

这是我市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企业生产经营和群众创业办事“痛点”,大力推进“效能革命”的一幕缩影。

据了解,我市坚持在行政权力事项上做“减法”,全市行政审批事项数量从799项削减至目前的326项,精简率达59.2%;彻底取消了110项非行政许可事项,堵死了变相增加行政审批的后门;市级行政权力事项从8780项削减至目前的3843项,精简率达56.2%;网上审批系统运行后,行政审批事项办结时限比法定时限提速50%以上。在坊间被百姓津津乐道的“商事制度改革”,使企业“五证”办理时间由39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往返窗口次数由10次减少至2次。而刚刚实行的“多证合一”与“三个一次”便民助企服务等改革的叠加效应,将助力创业企业轻装前进、加速发展。随着一系列行政体制机制改革的推行,全市新增市场主体76.49万户,总量达110.2万户,位居山东省首位、副省级城市第四位。

不断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降低制度性交易、人工、税负等成本,一场“效能革命”持续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优化了“双创”环境,使社会经济发展“提档加速”。“新时期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力点与突破点,就是要‘放权’、‘提效’、‘碰硬’,敢啃硬骨头。”市科技局局长姜波的一番话,是对政府职能部门逐步转向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的生动注解。

我市自出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以来,突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深化管理改革,通过促进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实施科技创新券、设立专利运营引导资金、发布高企认定管理方案……精准出招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创新创业,从原先只注重科研管理的“小科技”,逐渐铺陈出强调创新服务的“大科技”格局,释放了经济新动能。

纵观青岛,既有西海岸新区、青岛蓝谷等国家战略承载区,也有百年工业老城区和众多国家、省级开发区,我市以这些区域为重点,探索国家战略承载区先行先试、老城区有机更新和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新模式、新路径,从而有力带动了全市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集聚资源,高端创新要素在岛城合唱共鸣

创新,既是填补薄弱环节的增强剂,亦是深挖潜力的掘进机。曾经的青岛,研发投入不足,成果转化率不高,源头创新是“短板”。而今日之青岛,在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方面成就的“佳话”,在全国也称得上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全国海洋领域唯一的国家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正式启用短短2年,已经是国际知名的综合性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和开放式协同创新平台,“透明海洋”、“中国蓝色药库”等海洋大科学计划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积极响应。今年5月,海洋国家实验室与澳大利亚共建的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在澳大利亚霍巴特市正式启用,这是我国在世界发达国家和海洋强国设立的第一个科学研究中心,也是海洋国家实验室实施“南下、北上、东进、西出”战略,构建全球分布式协同创新网络的骨干支点。

今年6月,“蛟龙号”圆满完成最后一个试验性应用航次,回归位于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的“青岛母港”,重新“厉兵秣马”,准备进入业务化运行。而以国家深海基地为依托,以今年年初的“三龙聚首”为起点,青岛必将成为更多深海科考利器的“大本营”,在海洋科技创新领域独领风骚。

中科系、高校系、企业系、国际系等四条主线引进的高端研发机构在岛城持续发力。今年以来,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九院十三所、武汉理工大学、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相继签约落户蓝谷。至此,我市引进建设高端研发机构共计49家,共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4600多人,与近千家青岛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技术交易额7.8亿元,累计孵化企业134家,有力助推了仪器仪表、海工装备、航空航天、微电子、生物能源等高端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其中,中科院在青已形成“2所10基地1中心1园区”的发展格局,集聚度放眼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城市。

大院大所繁花似锦,是招才引智的重要载体,更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捷径。它们在青岛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更多的高端人才和高端创新要素在这里合唱共鸣,打造一座建立在智慧之上的城市。今年,两个顶尖人才团队在青“安营扎寨”:一个是国际碳纳米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戴宏杰的铝离子动力和储能电池团队,一个是美国权威肿瘤机构MD安德森肿瘤中心的杰出终身教授吕志民的肿瘤精准医学团队。前不久,市人社局公布了一份2016年度引才奖励资金发放名单,众多“人才红娘”都是在青岛尝到了创新创业的“甜头”,又介绍自己的校友、老乡、合作对象来青发展。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于立平,就成功推荐引进了他的师兄、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吴琦来青创业。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我市新引进人才8.8万人、同比增长17.9%,新增两院院士及相当层次的科学家11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4人。

在产业方面,引进院所和各种国家工程实验室也是频频发力。在青正式启用仅仅一年多的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园,建立了7大公共服务体系,吸引入园企业94家,今年上半年产值已经突破1亿元,创我市引进高校创业孵化产值新高。我市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总数达到6家,标志着我市在高速列车系统集成、数字家庭网络、轮胎先进装备、轨道交通系统集成、海洋水下设备试验与检测、海洋物探及勘探设备等领域已经占据行业龙头地位。

优化环境,强化科技服务营造创新生态

创新并非总是“宏大叙事”,任何一项革故鼎新,在创新链上都会绽放异彩。细心的人会发现,近年来青岛大胆探索、砥砺前行,科技服务业风生水起,一块又一块创新“试验田”枝繁叶茂。

我市在全国率先推出的科技成果挂牌交易规则,已累计挂牌4000余项,成交466项,成交额8.4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33.26亿元,其中海洋技术交易额4.6亿元,同比增长127%。今年8月底,我市举办首届科技成果网络拍卖会,4项标的拍出782万元。

我市还是全国唯一实行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的城市,今年年初出台的《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规范》是国内首个科技成果评价的地方服务规范。在此基础上,我市继续积极打造分领域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于今年7月组织专家通过了对17项分领域指标体系建设项目的评审,旨在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我市在全国首创的专利权质押保证保险贷款新模式,使企业融资成本低于一般的银行贷款,国家保监会为此开设新险种并在全国推广。近日,科技金融再出“新招”,市科技局联合人民银行青岛中心支行推出“投保贷”联动新模式,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轻资产、少信用”导致的融资难题。据统计,目前全市组建智库、孵化、天使和产业培育等基金30支,规模23亿元,累计为173个科技项目投资7.3亿元;科技信贷累计为430家次科技企业提供了14.17亿元资金支持。

今年以来,我市知识产权工作获得国家大力支持,5月获批首批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6月获批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并获国家2亿元资金支持,7月获批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首批试点。我市在全省率先成立首期1亿元专利运营基金,目前正在推进与海尔合作设立子基金。知识产权工作的高歌猛进,带来的是科技成果产出的井喷,截至7月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2万件,拥有量居全省之首。

而且,经过前一时期的持续建设,全市创新创业载体空间布局和服务体系也基本形成。目前,全市共认定孵化器、众创空间276家,其中国家级96家,居副省级城市第一。累计入驻企业13130家,培育高企207家,吸纳就业7.7万人,622家在孵企业获得投融资超过7.9亿元。

成果转化,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内生动力

历史在浓墨重彩中掀开新篇章。“过去,我们重在弥补创新源头的不足。现在,我们通过科技服务将创新的氛围和生态建立起来,也到了‘结果子’的时候了。”姜波说,这些年来,我市的科技创新一直都没有“换频道”,始终坚持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但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发力点,着力构建“源头供给-转化服务-产业培育”工作链条,在各个板块之间发力、互通、共享、统筹,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内生动力。

创新潮涌,青岛将目光着重聚焦企业主体和产业培育。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作为创新的主体,海尔、海信、青啤等大企业继续在全国领跑,积极争取参与国家科技创新面向2030“智能制造与机器人”等重大项目,推动“青岛制造”转型升级“青岛智造”。同时作为旗帜和标杆,大企业充分发挥平台效应,带动更多的“兄弟企业”干事创业。例如海尔搭建的“海创汇”平台,倒逼员工创业,目前已汇聚1333家风险投资机构、120亿创投资金,产生了雷神、小帅影院等知名的小微创业者。而我市致力于“千帆计划”的8个配套实施细则已全部出台并落地,三年来累计培育入库企业1898家,初步形成了千帆竞发、蓬勃向上的集群发展态势。

“千帆企业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分母,做大分母之后,今年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培育高企。”姜波告诉记者,目前我市正在对“千帆计划”及其8个配套政策细则开展评估,下一步将重点围绕科技金融、研发投入、专利运营等方面精准施策,加快“小升规”、“企成高”。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我市组织高企培训25场,参训企业近3000家,高企认定由每年一批改为两批,首批申报529家,占去年全年的74%,年底总数有望突破1600家。

以梦想为帆,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不断奔涌,高技术产业培育风头正劲。目前,全市25个细分产业行动计划和政策措施正在不断完善。我市按照“传统产业升级、优势产业做强、特色产业做高、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的思路,通过“一业一策”抓好重点产业发展,集中突破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仪器仪表四大领域关键技术,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等高端智造基地,建设航运物流、现代金融、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中心,提升家电、机械、橡胶、服装、食品等传统产业,超前布局石墨烯、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构建迈向高端的产业体系。

同时,我市在新引进高端研发机构时更加强调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化成果落地,针对中科院、中国电科、中船重工、中车等“集团军”,形成“以所引所、以企招企”的良性循环。今年7月,我市与中国电科签署了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力神动力电池项目已开工,预计2020年产值将超百亿元,仪器仪表产业园二期即将开工,着力打造“国内第一、世界第三”的电子测量仪器仪表产业基地。

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1748.2亿元,同比增长13.3%;完成增加值355.6亿元,同比增长15.2%,高于全市GDP增速7.5个百分点。目前,全市有150个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503亿元,截至7月底已完成投资1307亿元,竣工投产179个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以来的快速增长,已成为我市“新经济”发展和“新能动”转换的生力军。据市发改委介绍,依托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今年1-7月,全市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5%和11.3%。2017年全市市级重点建设项目200个,总投资7594.5亿元。通过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培育了一批亮点工程,比如空客H135直升机总装线项目签约落地,这是空客在欧洲以外建设的第一条H135总装生产线,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标志着我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迎来重大历史机遇。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

今天的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创新、渴望创新。

厚植创新基因的青岛,也必将以更坚定的步伐,谱写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化的辉煌篇章。(来源:青岛日报)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