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国最先进科考船“向阳红01”环球航次从青岛起航

此次环球综合科考分为6个航段:第一航段在中印度洋海盆开展稀土资源调查和深海环境等综合考察;第二、三航段在南大西洋洋中脊开展多金属硫化物及深海特殊环境综合考察;第四航段在南极半岛周边陆架和陆坡区开展多学科、全方位的海洋环境综合考察;第五、六航段在东南太平洋海盆开展稀土资源和环境综合考察。

5

我国最先进的科考船“向阳红01”昨日从青岛起航,执行2017—2018年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航次。

此次环球科考由中国大洋46航次和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与“雪龙船”联合组队)两部分主体任务做支持,是我国首次将大洋科考与极地科考整合在一起的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将历时260天,航程超过35000海里, 预计2018年5月15日返回青岛。

实现资源、环境、气候融合调查

此次环球航次由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组织实施,参与单位多达十几家,参与人员271人。据航次总首席、海洋一所所长李铁刚介绍,以前单一任务组队模式,往往容易让科学调查“割裂”开来,“实际上,海洋系统所有的科学问题都有自然的关联性,比如某种海底固体矿床的形成,恰恰就是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与大洋深部洋流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积极开启‘一船多任务’远洋科考先例,以科学问题做牵引,将实现多学科、全要素、多时空尺度的综合性海洋环境科考目标。”

据介绍,此次环球综合科考分为6个航段:第一航段在中印度洋海盆开展稀土资源调查和深海环境等综合考察;第二、三航段在南大西洋洋中脊开展多金属硫化物及深海特殊环境综合考察;第四航段在南极半岛周边陆架和陆坡区开展多学科、全方位的海洋环境综合考察;第五、六航段在东南太平洋海盆开展稀土资源和环境综合考察。整个环球航次将实现资源、环境、气候三位一体的高度融合,为我国海洋气候和海洋预报谋篇布局,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保驾护航。

首次进军南大西洋

据李铁刚介绍,此次环球科考“向阳红01”搭载的调查设备近五十台(套),包括深龙钻机、深拖系统、深海浮标潜标、长岩心取样器、高分辨率多道地震仪、水体放射性快速监测仪等设备,其中多套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海底探测设备。这些深海探测“神器”将组合发力,支撑科考队员探索破解大洋深处的各种未解之谜。“我们每行驶400海里就会放出一个探空气球,沿路也将持续进行各类走航探测。”

有了这些先进的科考设备,该环球航次将实现多个“首次探秘”。例如,科学家将进军此前极少涉足的南大西洋区域,探究南大西洋热液活动和成矿规律以及极端环境下生命过程、热带大西洋表层环流与季风系统参数、南大西洋水文特征与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等。

再如,对南极半岛周边洋区环境综合考察。我国科考队员将首次利用480道多道地震仪、多波束水深探测系统、浅地层剖面仪等综合探测技术对南极海底地形、地质结构、环境状况等展开高精度的综合调查。通过这次综合考察,就像是为南极半岛海域做一次全面体检,也为研究南极地区的现在、过去和未来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撑数据。

开展海洋垃圾等环境调查

该环球航次除对海洋地质过程、洋流和大气动力学过程、海洋生物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等科学问题进行考察外,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走航过程中全程开展“微塑料”、海洋垃圾、大洋缺氧区和海水酸化等新环境热点调查。

“深海大洋的海水看上去很清澈,但是我们取上水样在电子显微镜下放大1000倍进行观察,发现了大量极微小的塑料颗粒。”李铁刚向记者解释,海上紫外线强烈,分解能力也强,加之海水动力作用,很多排入海中的塑料被分解成微小颗粒,尽管肉眼很难发现,但它们实际上并没有消失,对海洋污染更隐形更严重。

“微塑料研究目前也是国际关注的热点,但全球对大洋区域微塑料调查数据有限,此次我们会沿整个航线定点、走航式采样,获取整个航线上微塑料分布的相关信息,同步观测微塑料和物理海洋环境参数。航次结束后,将建设大洋微塑料数据库和相关技术平台,为今后研究全球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迁移和环境效应提供基础数据。”李铁刚表示,这也是作为海洋大国的责任担当。

“向阳红01”

“向阳红01”船长99.8米,宽17.8米,吃水5.6米,满载排水量4980吨,具备12级抗风能力,续航力15000海里,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远洋科考船之一。

该船2016年6月18日交付海洋一所使用并入列中国国家海洋调查船队。自此,安全在航237天,先后顺利完成四次调查设备海试航次、印度洋水体综合调查秋季航次、西太平洋地球物理综合调查以及东海水体调查夏季航次任务,总航程累计4.3万海里。

(消息来源: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云紫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