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聚焦山东省两会:探寻山东品牌战略下的“青岛作为”

2月6日,山东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在济南开幕,省长郭树清做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出, 深入实施质量强省和品牌战略,青岛啤酒等27个山东品牌获“点名支持”。

“山东将深入实施质量强省和品牌战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加快‘山东标准’建设,更积极地参与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制定。”郭树清表示,山东要逐行业制定质量提升计划,扩大“好品山东”区域品牌影响力;鼓励企业发扬工匠精神,增强研发设计能力,创建自主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支持企业开展品牌并购,加快培育一批国际知名自主品牌;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深化与国内外知名电商合作,建设好“鲁产国际名牌产品”网上专厅,重点推动特色农产品、优质工业品上行。

打造品牌强省,将山东品牌做大做强

郭树清指出,企业、政府、社会各个方面一起努力,把青岛啤酒、东阿阿胶、宏济堂、德州扒鸡、周村烧饼等老字号的牌匾擦得锃亮;把海尔、海信、浪潮、张裕、重汽、如意等大品牌叫得更响;让烟台苹果、日照绿茶、金乡大蒜、滕州马铃薯、莱芜生姜、菏泽牡丹、沾化冬枣、肥城桃、黄河口大闸蟹等地理标志农产品卖得更好;还要花更大力气支持歌尔、豪迈、迪尚、红领、孚日、亚光、乖宝等众多成长型品牌在海内外闯出更大天地。

从2002年起,山东省开始启动名牌战略,成为全国首批实施名牌战略的省份。这几年,全省通过建立和完善名牌工作机制,组织和制定名牌发展规划,大力开展质量兴市活动,已逐渐形成了以培育、发展、评价和保护名牌为主要内容的名牌战略推进体系,形成了一个省级、国家级、世界级的三个名牌梯队。

山东省坚持把实施名牌战略作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制造业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鼓励企业发扬工匠精神,增强研发设计能力,创建自主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开展品牌并购,加快培育一批国际知名自主品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全省共有117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其中新增86个,新增数量为历年最多,列全国第二位。

叫响世界,青岛品牌发光发亮

在这些品牌中,不少青岛品牌在多个领域发光发热,成为山东品牌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岛企业品牌

青岛啤酒 推进年轻化战略的老字号品牌

在2016年“最具价值中国品牌百强”榜单中,青岛啤酒的品牌价值居中国啤酒品牌首位,这与青岛啤酒的高品质息息相关。作为青岛的百年企业,高品质始终是青啤的第一核心竞争力。青岛啤酒坚守“好人酿好酒”的酿造文化,从原料筛选到酿造工艺的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无论是每一瓶啤酒都要经过1800多道关口的严格检测,还是“连刷瓶水都要品尝”的全过程用“嘴”把关,青岛啤酒始终用高品质引领消费。

创新是提升品牌价值的不竭动力,近年来,青岛啤酒持续不断地进行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追求和探索,不断拓展品牌内涵和新高度,在坚守实业基因的基础上,创新产品研发,从鸿运当头到炫奇果啤,从“经典1903”再到全麦白啤,不断地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点赞;拓展新的渠道,首家进驻微信商城和亚马逊,首家开设社区酒吧,开发“青啤快购APP”,不断带给消费者惊喜;在体育营销战略一贯性的基础上,青岛啤酒也在尝试音乐营销,在这两个领域的跨界深耕,让品牌与消费者产生丰富的情感互动,立体化打造品牌形象。

海尔集团 放眼全球,实施多品牌发展策略

创立于1984年的海尔集团是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在2016年“中国品牌价值100强排行榜”中连续15年蝉联榜首。

一直以来,海尔集团放眼全球,实施多品牌发展策略,目前海尔在全球的品牌策略就是——本土化的高端引领、全球化的协同作战。从开始单一生产冰箱起步,拓展到家电、通讯、IT数码产品、家居、物流、金融、房地产、生物制药等领域,成为全球领先的美好生活解决方案提供商。海尔致力于成为全球消费者喜爱的本土品牌,多年来一直践行本土化研发、制造和营销的海外市场战略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目前,海尔在全球有5大研发中心、21个工业园、66个贸易公司,用户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创新是海尔的企业文化基因。海尔的创新力体现在平台化企业搭建和管理模式创新上,海尔正从制造产品转型为制造创客的平台,汇聚了海量创客及创业小微,他们在开放的平台上利用海尔的生态圈资源实现创新成长。当下,海尔进入网络化战略发展阶段,通过持续推进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对内打造用户需求驱动的投资驱动创业平台,对外构筑并联的开放生态圈体系,创造互联网时代的世界级品牌。

海信集团 技术立企、稳健经营

海信集团是国内唯一持有海信(Hisense)、科龙(Kelon)和容声(Ronshen)三个中国著名商标的企业集团,海信集团秉承“享你所想”的智能化主张,推出行业领先的ULED、激光电视等,产品销售至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业涉及多媒体、家电、通信、智能交通、现代服务等多个领域。

从海信电视连续十三年国内第一,到全球首家推出激光影院,海信创造了数不清的业界第一,这背后既是技术创新的驱动,也有精益管理的赋能;而通过“两化融合”的不断深入,更是大幅提升了企业竞争力。2016年,海信集团在“主动变革创新、突出高端产品、优化客户结构、拓展产业空间、力拓国际市场、提高规模效益”经营方针的指导下,经营业绩实现大幅增长,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技术实力和国际化影响力快速提升。

技术立企、稳健经营是践行“百年海信”梦想的发展战略。海信把坚持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根基,立足自主研发、技术孵化产业,不断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延伸、拓展。作为首批国家级创新型企业,海信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数字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国家863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首批国家质量奖获奖单位。

红领服饰 以振兴民族服装业为己任

红领集团公司是一家生产精品西装、衬衣、工装、休闲等服装服饰系列产品的专业化大型服装生产企业,是山东省服装行业的龙头企业。

缔造品位生活,成为红领成长必备的文化基石。红领是消费者的形象专家,在与消费者建立新购买体验和情感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从设计、搭配、研发等穿着文化服务的完全解决方案,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提升服务的附加值。红领拥有规范的设计中心、技术中心、生产车间以及专业配送中心。所有个人定制和团购服饰的具体操作,包括设计、制板、量体、生产、物流,均在红领集团内完成。在确保信息准确传递的同时,降低因传递而消耗的成本,为客户节省资金。

“红领”以振兴民族服装业为己任,坚持“品质、诚信、服务、创新”的核心价值观,把质量管理与提升品牌价值和核心竞争力紧密结合起来,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工艺、设备和现代信息化管理手段,成为国际顶级服装品牌制造基地,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国际标准,建立了以追求价值创新、技术创新、运营创新为基点的卓越绩效管理模式,铸就了独具特色的“红领管理模式”和品牌文化,荣获青岛市工业企业十大品牌文化企业, “红领”商标进入中国500强并荣获岛城纺织服装十大商标。

青岛教育品牌

一个城市软实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要看其高校的数量和质量,青岛始终注重城市文化积淀与教育教学发展,并取得显著成绩。

2016年青岛市获批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和山东省首个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基本建成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网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满意度位列全国19个重点大城市第一名,列入市办实事的100所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全部完成改造;高校“朋友圈”不断扩大以及职业教育再现“上青天”现象,与青岛市正式签订协议的国内外高校(机构)已达26所,到2020年,在青高等教育机构(含军事院校)总数将由目前的25所增加至50所以上,建成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使青岛成为充满活力的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

另外,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高新区、青岛蓝色硅谷结合各自产业定位,规划布局高教园区或科教园区,每个园区至少新增4所高等教育机构;崂山区、城阳区、即墨市、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至少各新增2所高等教育机构,全方位提高青岛教育实力和质量。

青岛农业品牌

青岛以‘三品一标’农产品为重点,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通过抓规划、搞示范、建基地、创品牌、拓市场、增投入,使青岛农产品品牌良好形象深入人心,青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优质农产品品牌驰名业界,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高。马家沟芹菜、大泽山葡萄、胶州大白菜、胶南琅琊鸡和里岔黑猪等区域公用品牌,以及佳沃蓝莓和晓阳春茶等优质农产品享誉全国。

青岛农业基础牢,是唯一实现主要农产品自给有余的计划单列市。截至目前,青岛农业商标达到1.7万个,著名农业品牌166个、中国驰名商标10个、国家级名牌13个,“三品一标”农产品887个,46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数量位居副省级城市首位。农产品品牌已成为青岛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市场引导、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和社会参与的良好格局逐渐形成。

青岛海洋品牌

2016年,青岛确立建设国际先进海洋发展中心计划,到2020年,成为全国海洋经济领军城市。2016年,青岛海洋领域三大展会格局雏形初现,并获批成为中国邮轮经济发展实验区。同年,青岛建国内首个国家级海水稻研发中心,青岛港航产业发展基金获通过,国家海洋基因库落户中德生态园,青岛海洋科考船完成多项考察任务……

回望2016,青岛发挥青岛“中国海洋科技城”优势,海洋经济的发展从海洋科研领军城市向海洋产业领军城市转型强劲稳健,剑指全国海洋经济领军城市,海洋品牌城市定位深入人心。海洋科技、海洋体育、海洋文化、海洋旅游、海洋美食等领域逐渐进入人们视野。

青岛科技品牌

2017年1月9日,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青岛9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打响青岛科技品牌。

自2012年以来,青岛对科技创新予以高度重视并大力投入,2016年进入收获的小高峰。2016年,青岛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国家首批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试点、国家专利质押融资试点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年度考核居副省级城市第二;全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263.7亿元,占GDP比重2.84%,两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2016年1-11月,全市发明专利申请26756件、授权5894件,授权量同比增长29.7%,居副省级城市首位;PCT国际专利申请588件,同比增长86.7%,总量占全省60%;全年技术合同交易额104.12亿元,同比增长16.28%,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

青岛作为全国知名品牌之都,在品牌方面的突出成就一时被称为“青岛现象”,对山东品牌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6年6月中旬,山东品牌建设大会指出山东将发力品牌建设,到2020年,品牌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60%以上。郭树清强调,品牌建设是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

只有培育出知名品牌,山东省的规模优势、质量优势,才能完全转化为价值优势和效益优势。要深入实施品牌强省战略,不断培育和壮大产品市场竞争优势。(来源:凤凰网)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张君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