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本地 > 正文

青岛反电诈中心每天接警20多起 已挽回经济损失340万余元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近年来高发,且职业化、产业化趋势明显。作为我市打击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一记重拳,山东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青岛分中心9月9日正式成立。40天时间里,该中心共接警890余起,其中报案620多起,举报270多起,被骗涉案金额达1199.26万元。其间,成功阻止多起诈骗案件,紧急止付204起,挽回经济损失340.24万元。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要以雷霆之势。”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六大队副大队长刘警官,将他们与犯罪分子的较量形象地比作“抢时间”。他告诉记者,目前,青岛反电诈中心共开设3个接警台,仅对市南、市北、李沧和崂山四区接警。中心成立以来,已应急处置冒充公检法类诈骗案件20余起,“这些案件通过成功劝阻受害人,为群众避免经济损失333.15 万元。”

案例:女子给骗子转30万 进行“合法性审查”

10月8日,市南区发生一起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反电诈中心接到受害人家属报警后迅速启动快速反应机制,在宾馆内找到被蒙蔽的受害人。此时,她已经按照嫌疑人指示往对方指定账户转入30万元,进行所谓的“合法性核查”。民警立即对该女子进行劝阻,确保剩下的钱款没有汇出。随后,民警采取紧急止付措施,冻结了嫌疑人账户,冻结资金160万余元。

八个专案组 打击不同类型诈骗案

除了对接警案件进行处置,反电诈中心还专门成立研判力量,逐一对接报警情进行研判分析,串并案件线索,及时推送到各分局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专业队进行侦办。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青岛反电诈中心根据平台线索,已成立八个专案组,对冒充公检法人员诈骗、微信/QQ诈骗、退税诈骗等不同种类的诈骗案件进行分类打击。

刘警官告诉记者,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往往存在“鱼群效应”,开学季“孩子出意外” 电信诈骗多发,冒充公检法人员诈骗则多出现在节假日,具有较强的迷惑性。他提醒说:“群众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后,一要准确记录骗子的账号和账户姓名;二要尽快拨打110或就近到公安机关报案;三要及时准确地将骗子的账号和账户姓名提供给民警,由公安机关进行紧急止付。”

据了解,今年,青岛反电诈中心将面向全市接警,同时对接我省东部八个地市的紧急止付工作。

责任编辑:高文慧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丁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