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中国医师协会智能医生工程示范基地落户青岛市市立医院集团

核心提示: 随着新医改政策的落地实施,分级诊疗凸显出广阔的发展空间,百年市立借助信息化平台,再次走到了医改的前沿。继今年6月与菩提医疗集团正式启动成立国内首家“物联网云医院”之后,9月1日,青岛市市立医院集团正式成为“中国医师协会智能医生工程示范基地”。

掌上青岛/青网 随着新医改政策的落地实施,分级诊疗凸显出广阔的发展空间,百年市立借助信息化平台,再次走到了医改的前沿。继今年6月与菩提医疗集团正式启动成立国内首家“物联网云医院”之后,9月1日,青岛市市立医院集团正式成为“中国医师协会智能医生工程示范基地”。

敢为人先,全国最早涉足信息化

早在1993年,青岛市市立医院便开始了行政网络的建设;1998年,开始筹建医院的HIS系统,翌年运行使用,成为全国最早建立HIS系统的公立医院之一。

进入21世纪,医院信息化建设系统进行了新一轮的功能完善,局域网络遍布全院。PACS系统的上线,实现了“医保”联网的对接。

“十二五”期间,建立了初步的医疗大数据中心,建立门诊及住院医生工作站系统,实现了电子处方、电子申请单、机打票据、电子检验检查报告和电子化库存管理。随后,医院应用ppp模式,启动了信息化重建工程。

市立成为青岛唯一“云医院”试点单位

今年6月,青岛市市立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启“互联网+”智慧医疗工程,成为全国首家云医院建设试点单位。

医院发挥公立医院技术资源优势,与35所医疗机构建立了区域医疗联合体,技术辐射8个区市、28个基层社区和乡镇。双方借助智能信息平台,数据共享实现双向转诊、分诊,病人从入院开始到康复出院全程随访,通过手机软件程序可以随时求医问药,为分级诊疗的实施提供了全流程的移动化技术保障。

医院新落成的远程会诊中心,能实现对上下级医院的互联互通,将助推医院与国内、国外知名医院的远程会诊。

智能助力,打破“信息孤岛”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市立医院在电子病历,移动医疗、移动护理,远程会诊中心、区域诊疗卡等方面,都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全面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健康信息、诊断信息、治疗信息等资源共享。

截止目前,东西两院区启用的医卡通自助设备已达百余台,壁挂式自助查询机近80台,实现了自助办卡、挂号、预约、缴费、打印病历、打印报告等功能,门诊实现二级屏分诊叫号,实现了诊间支付。另外,患者可以通过手机App软件进行预约挂号,可以通过壁挂自助查询机扫描腕带查询一日清单。

全院近80个科室已经全部使用新电子病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与HIS、LIS检验系统、PACS系统进行一体化整合,实现管理信息、医疗信息、影像信息、实验室信息、病人信息、病历信息、药品信息、财务信息、物资信息的高度共享。

移动系统助力医疗。东西两院共启用移动查房车150余台,移动查房车安装了医生工作站、电子病历、PACS和检验报告查询等功能,医生可以一边查房,一边查看影像资料下医嘱,手持PAD更能随时随地掌握患者的所有资料。移动护理车共有160余台,护士们通过智能终端,直接扫描患者腕带二维条码、药品的条码等,就可以进行病人和药物的智能识别,确保医嘱执行准确性,降低医疗差错的发生率。

医院还对检验信息系统进行了升级,实现了危急值网报,医院新上线的血库管理系统,并网接入青岛市血站TMIS(临床输血管理系统)。

目前,医院正在更新PACS系统,临床医生可以通过新PACS系统进行三维重建,预计今年将更新完成,建立起统一的信息集成平台,开启互联互通的医疗服务、医疗成长和医疗发展模式,以互联网思维建立与患者的密切关联,拓展公立医院的公益责任。

信息系统再重建,构建精细化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

为达到“精细化”管理要求,市立医院将现有的HIS系统全部重建,将建立院内标准数据总线,实现院内各个业务系统、数据源之间互联互通。

结合医院集成平台,组织开发基于数据仓库技术构建的医院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数据仓库面向主题、适合分析的特点,通过提供背景材料、修改完善模型、进行分析比较等方式,对医院的大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医院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医疗行业正在迈入“大数据”与“智慧医疗”的时代,市立医院经过二十多年的信息化布局和发展,将带着百年医院的历史积淀,励志图新,插上信息化腾飞的翅膀。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易兰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