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助学拥军,“兵妈妈”20年边关过春节

15

王秀兰1942年出生在江苏泗阳。 1964年春天,她投奔亲戚来到原黑河地区嫩江县海江公社,并在当地成了家。丈夫李德贵是海江公社党委书记,一生清廉。一家人虽然生活清贫,但王秀兰勤俭持家,养猪养鸡换些零钱贴补家用。 1996年,丈夫病逝后,为了使王秀兰走出生活的阴霾,亲属朋友鼓励她自主创业,开办了一家百姓商店。

2000年冬月的一天,王秀兰随民建黑河市委到西岗子煤矿开展专项扶贫工作。在矿区居民赵连英家中,因房屋简陋,室内温度低得连水缸里的水都冻住了。孩子只能趴在还有些热量的土炕上写作业,可小手还是冻得红红的,旁边放着的塑料袋里装着书本还有两只短短的铅笔。第二天,王秀兰专程赶到赵连英家中,给孩子送来了部分学杂费和一个装满学习用具的新书包。从那时起王秀兰心中时时惦念着那些因贫困而面临辍学的孩子们,并多次捐款捐物支援贫困学生。 2002年,在爱辉区妇联举办的捐资助学活动中,王秀兰向14名品学兼优的女生捐赠了14辆自行车。 2008年,她捐款10万元人民币用于资助5名贫困大学生。 2011年,她向爱辉区西岗子捐款20万元人民币援建一所希望小学。

1997年6月24日,中央军委授予了某部八连“黑河好八连”荣誉称号。当老人在新闻中听到这个消息时眼眶湿润了。第二天,王秀兰就带着一大堆慰问品来到了连队,在当时,这是连队收到的唯一一份代表个人的礼品。在战士们一声声“王妈妈”的呼唤中,王秀兰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时任指导员王家峰说:“您挣点钱不容易,我们怎么能要您的东西呢。”王秀兰笑着说:“八连的战士就是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有了出息,我这个做母亲的怎么能不给点奖励呢!”

多年来,王秀兰时刻不忘八连的官兵,每逢连队的重大节日、活动,她都带着慰问品深入连队,以一个平凡的母亲形象,默默地走在拥军大路上。除夕之夜,万家灯火,当人们举杯欢庆,阵阵鞭炮声笼罩着黑河边城时,当八连官兵冒着刺骨的寒风在除夕夜巡逻在边防线上时,王秀兰都会带着全家人来到部队和战士们过节。当王秀兰将热腾腾的饺子送到战士嘴边时,暖流涌遍战士全身。 20年来,王秀兰的春节都是和战士们一起度过的。

梁超 整理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龙叶上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