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际 > 正文

中方军事介入叙利亚配合俄行动?外交部回应

核心提示: 中国太作为或太不作为,都会带给外界刺激性感受,也会与中国的国家利益和能力发展不符。作为得准确,扬己之长,让外界的感观也不错,这需要现阶段中国的大智慧。

华春莹

问:据了解,第三届北极圈论坛大会即将在冰岛举行。中方是否将派团与会?

答:第三届北极圈论坛大会将于10月16日至18日在冰岛雷克雅未克举行。应冰岛总统格里姆松对习近平主席的邀请,中方派出高级别代表团出席大会并将举办中国国别专题会议。王毅外长将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阐述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政策理念。外交部张明副部长将率领中国代表团与会,并在中国国别专题会议上作主旨发言,阐述中国的北极活动与政策主张。中国相关专家也将在中国国别专题会议上介绍中国在北极科研、航运、油气开发和涉北极气候变化研究等方面的实践。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还将举办“中国与北极”主题图片展。

问:美澳13日举行“2+2”外长和防长磋商时表达了对中国在南海填海造地以及相关建设活动的担忧,表示希望中方不要将有关岛礁“军事化”。你对此有何回应?两国还表示将加强海上军事合作,你对此有何评论?

答:我们注意到美澳举行“2+2”外长和防长磋商有关情况。我想强调的是,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方在南沙群岛有关岛礁上的建设更多是为各类民事需求服务,以更好地履行中国承担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向本地区和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当然,其中也会包括一些必要的军事设施,它们纯属防卫性质,也是有限度的,与中方有关岛礁所处的安全环境是相适应的,不存在所谓“军事化”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国家最近在南海地区频频炫耀武力,这才是推动南海“军事化”的最大因素,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我们希望有关国家停止炒作南海问题,恪守在领土主权问题上不持立场的承诺,谨言慎行,尊重中国和有关地区国家维护南海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努力,并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

问:中方称不会使有关南海岛礁“军事化”,同时又部署军事设施,这是否互相矛盾?

答: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理解“军事化”的含义的。中方多次表明,中方始终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坚定力量。中方在南海有关岛礁的建设,主要是为各类民事需求服务,以更好履行中国承担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向本地区和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例如,最近在华阳礁和赤瓜礁两座灯塔已经建成启用,将为航经该海域的船舶提供高效导航助航服务,大大提高南海海域船舶航行安全。

至于中方在有关岛礁上部署一些必要的军事设施,这非常容易理解。一些国家在南海高调炫耀武力,与盟友频频举行针对性强的大规模军事演习,中方部署一些必要的、有限度的、纯属防卫性质的军事设施,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问:据报道,13日,伊朗议会审议并通过关于批准伊政府执行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的相关议案,将于本周内提交伊宪法监护委员会批准。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是通过政治外交手段解决国际核不扩散热点问题的成功范例。当前,各方都在为协议生效和执行做政治、法律和技术等各方面准备,总体进展顺利。伊朗议会昨天审议通过全面协议相关议案,是伊方为推动协议生效和执行采取的重要步骤。中方对此表示赞赏。下步,我们希望各方继续巩固互信,全面平衡履行承诺,确保协议如期生效并顺利起步执行。

问:第一,近期有很多传言称中方军事介入叙利亚,配合俄罗斯采取军事行动,比如在地中海部署“辽宁号”航空母舰。你能否证实?第二,荷兰安全委员会公布了马航MH17客机坠毁事件调查报告,称乌克兰亲俄反对派击落了MH17客机,俄罗斯对此进行了反驳。你对此有何回应?

答:关于第一个问题,我注意到有关报道。据我了解,“辽宁舰”仍处于科研实验和军事训练阶段,未听说有其他安排。

关于第二个问题,中方注意到荷兰安全委员会公布的马航MH17客机坠毁事件调查报告。马航MH17客机坠毁事件是一个悲剧。中方支持根据安理会第2166号决议要求,对事件进行独立、公正、客观的调查,追究肇事者责任。

早前报道: 外媒:中国将赴叙利亚打击IS "辽宁号"已进入地中海 2015-10-14 08:10:43环球时报

一些境外舆论机构近日传称,中国准备参与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干预,打击“伊斯兰国”(IS)。这样的报道宣称,中国“辽宁号”等战舰已经或即将进入地中海,伊朗也会有所行动,另一个国际联盟正在积聚力量。

编造这些报道的背后力量大概是想“将中国一军”,让中国也在叙利亚泥潭陷进一只脚,或者湿湿鞋。所有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中国学者都认为我们此时出兵叙利亚“不现实”,他们相信中国政府不会贸然这么做。

学者们提出中国无法参加对IS作战的如下理由:

第一,中国的核心利益在亚太而非中东,新中国军队60多年来经历的所有战争都是在边境上或邻国境内打的,中东地区太远,大部分中国人不认为它与中国核心利益有直接关系。中国如果出兵叙利亚,跳跃性太大,这是对包括中国军事信心在内的综合挑战。

第二,联合国没有对在叙利亚针对IS的军事行动授权,此前美国及当下俄罗斯打击IS都是它们各自与相关力量商定的。中国不太可能绕开联合国去中东参战,这不符合中国的一贯态度,对我们也意味着额外政治风险。

第三,中东内部问题及牵扯的外部关系盘根错节,军事介入是最深度的卷入,进入相对容易,撤出却需有庞大的支持性体系帮助。在中东充当军事干预的主角、乃至主要配角都意味着系统性投入,实事求是说,中国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比如中国在中东缺少盟友,也无军事基地,它们都是远距离军事介入不可或缺的支撑点。

第四,叙利亚不是中国搞乱的,中国没有理由冲到那里的一线扮演对抗性角色。中国在中东的行动应当限制在维和领域,而且一定要在联合国的框架下进行。即使是打击参与伊斯兰国的东突分子及其他中国叛匪,中国军队的参与方式也需要深思。

不仅对于中东是这样,今后被鼓动向世界其他地区进行军事干预时,我们大概需要经历同样的思忖和审视,厘清利弊。

中国的特长和优势还是在促进战乱地区走向政治解决方面发挥作用。随着中国国力越来越强,国际上倾听我们的意愿会随之上升。虽然调解的成功率很低,但看看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情况,战斗很容易取胜,然而战争的胜利即使对超级大国也非常艰难。美国抓到了萨达姆,绞死了他,但伊拉克战争就是缺少一个干脆的胜利结局。

相比于美国在世界各大区域都有军事基地,俄罗斯也能够在中东发动迄今看来效果不错的高强度军事打击,再回味一下“中国出兵叙利亚”这个伪命题瞬间带给我们的困难感,我们可以清楚,自己国家的崛起还处在“初级阶段”。中国在未来相当长时间里还需在世界上保持低调,不宜扛旗。

然而这不意味着我们就不可以有所作为。中国太作为或太不作为,都会带给外界刺激性感受,也会与中国的国家利益和能力发展不符。作为得准确,扬己之长,让外界的感观也不错,这需要现阶段中国的大智慧。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孙丽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