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充斥微信最多的不是鸡汤和保健 而是...

核心提示: 一个微信重度用户,经常有这样一种感觉:但凡微信有新消息提醒,不论重要与否,总是第一时间打开查看,发现信息价值不大后,于是开始反思要“痛改前非”,等再次遇到相同情形,还是不自觉地被打回原形。

472309f790529822cfe0776ad1ca7bcb0b46d44c

微信使用现状:1天不看会死

微信发展至今已有5年,功能和布局不断完善,从早期的语音输入到辐射O2O、电商、游戏、新媒体等多领域,成为一艘名副其实的豪华游艇,早已不是马化腾眼中的“移动互联网船票”。

随着微信不断向生活领域进行渗透,用户粘性也相应得到增强,不仅满足用户日常通讯和社交需求,更成为用户休闲娱乐和生活服务的选项之一,成为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应用,覆盖男女老少和不同地域。

很难想象,一部手机没有安装微信会是怎样的情景。2015年Q2腾讯财报显示,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用户数达到6.00亿,比去年同期增长37%。毫无疑问,微信的大肆流行,使其成为月活跃用户最多的应用,用户使用时长最长悬念也不大。

当然,微信在给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烦恼也随之而来。微信像一个巨大的流量黑洞,吞噬用户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逐渐丧失主动权。用户在吃饭、等车、出游等诸多场景中自觉使用微信,久而久之对其依赖性不断增强。数据显示,普通用户每天启动应用次数为10次,手机控则超过60次,尽管没有专门统计微信的启动次数,但启动次数不在少数。

一个微信重度用户,经常有这样一种感觉:但凡微信有新消息提醒,不论重要与否,总是第一时间打开查看,发现信息价值不大后,于是开始反思要“痛改前非”,等再次遇到相同情形,还是不自觉地被打回原形。

同时,不管这些人下定多大的决心少看或不看微信,但每次都坚持不了多久,最终老老实实回到微信的怀抱。事实证明,微信像一把无形的枷锁,不仅锁住用户的注意力,而且锁住他们的时间,尤其是碎片化时间,导致后者浪费大量时间在无效社交上。

无法摆脱微信依赖症的两大原因

微信让用户各种爽的同时,也让用户陷入如痴如醉的状态,心甘情愿成为微信的俘虏。问题到底出现在哪?原因有二:

一是微信社交霸主地位。人类是群居社会,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交,通讯和社交远超痛点的范畴,而是上升到超级刚需的高度。依靠社交崛起于PC时代的腾讯,拥有强大的社交基因和精湛的运营技巧,2011年前后抓住移动社交的风口,依靠自身产品创新(附近的人和摇一摇)和腾讯全平台推广,迅速击败米聊成为移动社交领域的霸主,即便是后来者网易、阿里猛推易信和来往,也无法撼动微信的领先地位。

回到无效社交,我认为其根源与微信的产品机制密不可分,包括绑定手机通讯录和24小时在线。通讯录使手机具备天然的社交基因,张小龙首度在移动社交应用中引入手机通讯录,早期是为了帮助微信拓展新用户,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移动社交的标配。

无论是PC社交还是移动社交,其核心在于用户关系链,谁牢牢掌握用户关系链,谁就是社交领域的王者。通过深度绑定手机通讯录和QQ用户,微信占据用户关系链的制高点,扼杀后来者成功突围的可能。易信、来往发力推广时,采取给用户免费送流量和话费的运营策略,只能在前期推广行之有效,久而久之,用户因为“孤独”而黯然离去,重回微信怀抱不可避免。

究其根本,关系链是用户对微信不离不弃的关键原因。不少用户直言,他们的大部分同事和朋友都在微信上,没有动力下载一个功能相似的同类应用。关系链的杀伤力固然惊人,但24小时在线威力也不容小觑。

24小时在线符合移动社交应用设计的基本原则,即跳出PC时代社交场景的局限性,用户通过智能手机可以实现随时随地通讯和社交,没有在线与不在线之分。24小时在线大大释放用户的社交需求,使用户最原始的社交刚需得到最大化满足,用户无时无刻不在社交,无形中加深对微信的依赖性。

二是信息的不确定性。抛开微信设置因素不谈,用户圈子的广泛性导致信息不确定性增加,才是用户24小时投身无效社交的问题所在。

工作、同学、家人、兴趣等不同圈子的存在,使用户每天疲于应付各种未知的信息。当微信出现新消息提醒时,用户无法确认其来自某个圈子,自然无法预估其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加上人天生有通讯需求,用户总会忍不住查看信息,下一步行动视内容而定。

(文/龚进辉)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pathos不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