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淘吧 > 正文

资讯:时尚圈设计师与品牌的风云变换

时尚圈,在外行人看来光鲜亮丽,圈内人永远走在时尚的前沿受众人仰慕。但很少有人知道,时尚圈光鲜背后难以言说的苦楚。

时尚圈注定是多事之地。对于奢侈品而言,设计师是品牌辉煌得以延续的重要一环;对设计师而言,奢侈品牌将赋予自己更大的发展空间,让自己一举成名。然而时尚这个东西,本就没有什么既定的标准,设计师可以瞬间从默默无名变为万人追捧,也有可能昙花一现后沉寂于世。

放眼如今的时尚圈,难觅香奈儿女士、依夫圣罗兰先生这样影响一个世纪的设计大师,更多的是一波又一波鲜为人知的设计人才交相更替。曾经的王者,不再是当下赢家;继承者在高峰期退出,原创人再度回巢;昔日的男装对手如今重逢于女装江湖……

总之,时尚界似乎是无情的,能赚钱也未必可获得免死金牌。在潮流的瞬息万变下,各品牌设计师有离职的、有升迁的,也有同时兼顾两个品牌的,有些设计师之间更是玩起了“抢椅子”的游戏。人们眼中脱俗的“圈内人”原来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时尚圈同样有着残酷的厮杀和竞争,有时,也许还比其他圈子更甚一筹。

 品牌换帅忙

回顾2014年的时装周,有Jason Wu首次执掌Hugo Boss旗下Boss系列女装的早秋系列,有鬼才Jeremy Scott加入Moschino后的米兰时装周首秀,还有Marc Jacobs离开LV之后的个人品牌秀场,可谓看点多多。设计师们在“换椅子”之后,各有各的精彩。跳槽,对于设计师们来说已是家常便饭,然而,并不是所有人的离开都是自愿的。

品牌设计师的更新换代在这个适者生存的时尚界里愈演愈烈,从Nicolas Ghesquiere离职巴黎世家,由Alexander Wang接任,到Hedi Slimane入主Yves Saint Laurent,再到John Galliano因歧视言论被Dior解雇后,由Raf Simons接任等,每个话题都是当时的讨论热点,而其中最有戏剧性的当然是Christian Dior的换帅。

时尚圈人士一定还记得两年前米兰秋冬时装周上Jil Sander的那场秀——这场秀没有大牌明星捧场、秀场布置也简约,但却感人至深:随着模特鱼贯而出谢幕,现场掌声经久不息,而Raf Simons用口型说出“I LOVE YOU”后,久久掩面而泣,告别了这个工作7年的品牌。对于Jil Sander来说,Raf Simons绝对是忠心耿耿的设计师,并且带领品牌走向新高度,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忠心并不一定有好结果,当原创设计师要回归时,即便忠心也会遭到“抛弃”,利益使然。

米兰报纸用“Jil Sander之后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入眼的时装秀”对Raf Simons的告别秀给出极高评价的同时,对Raf Simons因Jil Sander回归“被下课”成为中年失业男而感到愤愤不平。不过,勤奋而有才华的人总是会有好结果的。经过一个多月的沉寂,Raf Simons打败Riccardo Tisci、Alexander Wang、Marc Jacobs等设计师,风光无限地成为Dior的新设计总监。

从东华大学莱佛士国际设计学院毕业、如今身居纽约、在网上开了一家自己品牌设计小店的Tesa可以说是Raf Simons的粉丝。Raf Simons那场告别秀柔嫩的色彩和极简的服饰让她印象深刻,“既好看又实用。”她告诉记者,她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Jil Sander要把忠心的Raf Simons一脚踢开。而她更担心的是,Raf Simons的反奢华、反性别和Dior的女性化奢华风格不搭调。“Raf Simons虽然是令人欣赏的设计师,但他远没有John Galliano、Karl Lagerfeld这样的明星效应,低调稳重是他的标签”。

Tesa的这种担心并不是无来由的,大牌设计师Valentino谈起Dior换帅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怀疑,“我不太肯定Raf Simons是否适合接管Dior,这是个了不起的工作,是难以替代的。我想,重要的是Dior不要因为承受压力就轻率地选择设计师,它是一个需要逻辑延续的品牌。”

不过,LVMH的老板Bernard Arnault并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Dior选择Raf Simons“将把Dior的标志性风格带到21世纪”,这种选择传达的是品牌希望走更现代感的路线,同时也瞄准了之前Raf Simons在Jil Sander时期培养铁杆粉丝的能力。他不像前任Galliano那么高调逼人,但低调踏实不会多生是非。

大牌不吃香

事实上,明星设计师和品牌之间的角力一直在进行。越大牌的设计师毫无疑问拥有更多机会,也更容易被挖走,想要“忠心”在一个品牌做下去并不易。而品牌近些年来对设计师态度的转变也容易让大牌设计师离职。市场突发事件、薪金问题、内部事务都可能成为设计师离开的原因。时装生意变得越来越功利,不“听话”、和雇主不合拍也是设计总监不得已善终的原因。

这几年来,品牌似乎都在有意削弱设计师的明星效应。老牌时装Hermès、Alexander McQueen、Emanuel Ungaro告别光芒四射的Alexander McQueen、Jean Paul Gualtier后,并没选择热门的、同样具有明星效应的Gareth Pugh、Tom Ford。Dior也没有选择作风更为高调的Marc Jacobs或Alber Elbaz,转而都选择实干型的设计师。有评论家将这些现象都归于后经济危机时代的大势所趋。

的确,上世纪90年代,聘请一位大牌设计师对许多历史悠久的高级时装品牌来说是重塑自身形象的重要举措,很多品牌也因此成功打了翻身仗。但现在,时代已然不同,Givenchy换了许多大牌设计师都走不出困境,最终还是靠“非大牌”的Riccardo Tisci才起死回生,也让品牌意识到,回归主流显然能带来更大的商业利益。“大牌设计师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小,尤其对于那些需要为销量下降而给董事会一个解释的品牌来说”。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品牌换帅变得越来越频繁。“我们正在目睹一场设计团队与管理层之间的拉锯战。管理层为适应快节奏的时尚而采用的策略,沉重地打击了设计师的创造力,而设计师被压榨盘剥的窘况又反过来制约销售。”巴黎战略咨询公司创意总监Lucian James在接受采访时说。

2012年7月3日,几乎所有当代最为出名的设计师齐聚在一片唯美的花海之中,等待着Raf在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上发布他上任Dior之后的首个系列,与John Galliano的Dior时代风格大相径庭,Raf的Dior女士简约,理性而优雅,而前者,正如大家的了解,是充满了天马行空的幻想的浪漫主义。果然,各路评论对这场秀褒贬不一,欣赏的人说Raf将Dior带回Christian Dior老先生时期的优雅。而质疑的人则指出,高级定制如果都能如此简洁的话,那就失去高定的意义了。

John的粉丝更是对Raf发出强烈的不满。然而很快,Raf马不停蹄的发布4个系列服装,并通过在摩纳哥的度假系列秀获得了时装界的连连称赞。跳跃的色彩和不规则的剪裁赋予了轻巧质感,鞋子的设计点亮了全身搭配,金属拉链大大增加了连身裙的摩登感和实穿性,全新的蕾丝元素更是手到擒来,若隐若现的网眼也增加了神秘感,但依旧可以从优雅的廓形中找到Dior原有的风格,浓烈的海滨度假之感从流动的裙摆中洋溢出来。Dior被赋予了强烈的Raf色彩,更是吸引了无数新的Raf爱慕者。

“看了Dior的2013系列,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虽然没有前任设计师Galliano的炫丽华贵,然而细节的处理和简洁优雅的剪裁仿佛回到了Christian Dior老先生时代,令人为之动容。”Tesa说。

  赚钱硬道理

对于品牌而言,需要的是一个能延续其百年基业、能平衡商业和艺术、能权衡全球市场、能掌控个性和大局的设计商业天才而不是一个桀骜不驯的艺术家。这导致了我们像看连续剧一样看着品牌每季的换将大戏,看到了开头,却猜不中结尾。于是,媒体、时尚从业人员、粉丝等一个个本是看客的人却入戏太深,最后为品牌自导自演的换将大戏增加无数票房。

对于设计师而言,设计师也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品牌。虽说在品牌前进的道路上,的确需要设计师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创新,只是,设计师的改革方向必须是品牌本身所希望的。在LV待了15年的“小马哥”(Marc Jacobs)就很明白这点。在他看来,“我只需要取悦一个人,那就是雇用我的Bernard Arnault。我知道最好的方式就是商业上的成功,而我也做到了。”

因此,能否被市场接受,显然是设计师要重点考虑的,只有大卖才是硬道理。品牌在选择设计师时也丝毫不会考虑设计师本人的忠诚度,忠诚度是后天培养的。毕竟,消费者看的是产品,不是人。客户是衣服的粉丝,进而才会成为设计师的粉丝。

且不说设计总监们是否像香奈儿设计大师Karl lagerfeld那样勤奋好学,把自己变成“百事通”先生,能够对品牌有全盘的把控和规划。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分工日益细化的机械化大生产背景下,设计总监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随心所欲,自己拍板决定生产哪些服饰,而是经由营销团队、买手以及市场需求来主导生产。同样,他们心中怀有的很多梦想也未必能够实现,这对感性思维占上风的设计师来说是很大的困扰。在梦想与现实面前,他们需要作出抉择。

 三颗常青树

当然,时尚圈也不乏重情重义的设计师及雇主,其中有3位令人印象深刻。

“小马哥”一语道破奢侈品牌设计总监的职责:“我的工作就是把握顾客对非必需品的消费冲动!”

如今的Marc Jacobs虽然已经离开LV,但也算得上是Louis Vuitton历史上的“长情”设计师了。从1997年跨入品牌大门至今的15年时间里,“小马哥”在一直存在的“不看好”声中取得绝对胜利,一直都没有挪过窝。为了庆祝和这位长情美国设计师的合作,LV还曾在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场“路易·威登-马克·雅克布(Louis Vuitton Marc Jacobs)”的时装艺术展,这场持续半年的展览在展示经典之作的同时也展示了“小马哥”天马行空的才华,无疑也是品牌对设计师努力的最大嘉奖。

而另一位如今仍然风光无限的大师级别设计师非Karl Lagerfeld莫属。从1983年至今,Karl Lagerfeld在Chanel已经待了近30年时间。如果评选时尚界最“忠心”的劳模,他必上榜。他和Chanel的合作已经成为了一个传奇,让品牌重现辉煌并发扬光大,也让自己稳坐“时尚大帝”的宝座。Karl对Chanel的改造还在随时代变化不断进行中,每个变化都让人觉得“就应该是这样的”。除了操刀每年Chanel成衣、高级定制的发布之外,Karl还兼任品牌的摄影师,为Chanel拍摄广告照和造型照。而Karl拍摄的明星身着Chanel黑色小外套的Little Black Jacket展也大获好评。

最后一个奖杯理所应当搬给小胖子Alber Elbaz。能在一个品牌呆上10年实属不易,尤其他还把丝带、蝴蝶结、珍珠、毛边、华丽色彩和金属装饰等元素推上潮流顶端,难怪Lanvin除了在时装周上为Alber Elbaz举行盛大的10年发布以及一场庆祝派对之外,还把这场“10周年纪念”的大派对搬到了北京,大有点超级巨星“世界巡回演唱会”的架势。作为和品牌十年合作的纪念,Alber Elbaz还推出了新书《ALBER ELBER LANVIN》,并跟着他和Lanvin一起环游世界。他与品牌的关系,更像是父与子一样亲密。

事实上,品牌与设计师之间更多的是一种信任。我们当然不能忘记John Galliano赋予Dior狂野的浪漫,他确实是个天才,他也成就了Dior的一代经典,但Raf截然不同的极简优雅风给了Dior焕然一新的清爽与灵动。很多明星都乐此不彼地尝试各式新款,最重要的是,大多数人的上身效果还不错。销量永远是硬道理。

一个经久不衰的奢侈品牌需要的正是设计师与品牌最终的完美契合,但相互间的信任和互相尊重始终是基础。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纳兰明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