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正文

追寻2017科学号、科学三号和蛟龙号的科考足迹

核心提示: 地球的表面70.8%被海水覆盖,海洋的平均水深是3800米,其中超过2000米的深海区占海洋面积的84%。

科学号

地球的表面70.8%被海水覆盖,海洋的平均水深是3800米,其中超过2000米的深海区占海洋面积的84%。巨深的海水,使人类认识深海底部非常困难,以至于在人类早就踏上月球的今天,对深海的了解还远远不如太空。但是,深海蕴藏着无穷的秘密和未知,正待人类的不断探索。

从科学号到科学三号科考船,从深潜蛟龙号到计划中的全球第三条大洋科考船“梦想号”……青岛正在成为中国探索深海的主要基地之一。 2017年,从青岛出发的科研航次,正在镌刻中国探海的新深度。

科学号:目标西太平洋

1月2日:深海潜标数据实时传输

我国新一代海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完成2016年热带西太平洋综合考察航次后,于2017年1月2日返回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母港。我国科学家在本航次成功对两套深海潜标进行实时传输改造,破解了深海观测数据实时传输的世界难题,实时传输回的数据将提高海洋气候和环境预报的精度,刷新了单一航次布放、回收深海潜标观测设备数量最多的世界纪录。

4月6日:上万海里探秘西太平洋

2017年6月9日,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完成“西太平洋中南部水体综合调查航次”和“雅浦海山区综合地球物理调查航次”,顺利返回青岛。本次科学考察4月6日从青岛出发,历时65天,总航程11200海里。

其中,“西太平洋中南部水体综合调查航次”历时41天,“雅浦海山区综合地球物理调查航次”历时21天。沿途开展了重磁、多波束等多学科调查内容,共采集920km多道地震测线,完成5次电视抓斗取样作业,并成功回收6台海底地震仪。航次首席科学家董冬冬介绍,本航次结束后,中科院海洋所实现了对该海区天然地震超过2年的连续观测,同时也获得宝贵的岩石样品数据,数据覆盖了雅浦俯冲带系统的所有重点构造单元,覆盖面积超过16万平方公里。这些数据的获取标志着中科院海洋所初步构建起雅浦海山区综合地球物理数据观测网络,数据的丰度和精度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7月29日:重大海洋探测装备协同作业

科学号于2017年7月29日圆满完成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2017年南海综合考察航次任务。这个航次实现了我国重大海洋探测装备协同作业,并首次实现不同类型水下机器人交会拍摄。航次首席科学家孙松介绍,本航次中,在探索号自治式水下机器人海底作业同时,科学号又布放了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开展精细调查和作业,而且首次实现了这两类水下机器人在深海交会拍摄。本航次中,发现号还从南海一冷泉区采集到大量生物样品,包括潜铠虾、贻贝和阿尔文虾等,这有助于科研人员开展极端环境下生物进化与演变、冷泉生物多样性、冷泉生物基因测序,以及冷泉生物与地质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研究。

8月7日:探秘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区

2017年8月7日,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从深圳起航,赴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区开展科学考察,在卡罗琳海山区进行地形地貌、底质环境、生物生态、理化环境等多学科综合调查与研究。科学家将利用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温盐深仪(CTD)、多波束测量系统和浅地层剖面仪等探测装备,探究卡罗琳海山的底栖生物多样性、浮游生物生态和海山区地质环境等科学问题。

9月9日:执行南海冷泉综合考察航次

科学号在完成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航次并短暂休整后,于2017年9月9日从三亚起航,执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热带西太平洋关键区域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南海冷泉综合考察任务。

10月15日:西太平洋开放共享航次科考

2017年10月15日科学号缓缓驶离中科院海洋所西海岸新区园区码头,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西太平洋开放航次任务。本次科学考察10月15日从青岛出发,历时33天,总航程5600海里。本航次获取了西太平洋水文气象、海洋生物生态、化学和沉淀物的相关数据和样品,特别是针对棉兰老冷涡和哈马黑拉暖涡开展的多学科同步观测试验,为认识西太平洋多尺度环流变异以及气候和环境效应提供了观测和基础数据支撑。

11月26日: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探索

2017年11月26日,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缓缓驶离中科院海洋所薛家岛码头,赴西太平洋执行“西太主流系潜标观测网维护及升级”2017年综合考察航次。该航次是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的航次之一,航次共分2个航段,主要任务是维护并升级优化我国在西太平洋构建的深海潜标科学观测网,同时新布放一批潜标,为我国的气候预报和环境保障业务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

科学三号:目标黄海和东海

4月20日:近海生态灾害发生机理与防控

2017年5月23日,科学三号海洋科学考察船完成“近海生态灾害发生机理与防控策略”鳌山创新航次任务,顺利返回青岛。科学三号4月20日从青岛起航。34天时间里获得了大量宝贵的海洋科研数据及样品。观测了4月至5月南黄海海域绿藻和马尾藻分布及变化态势,监测了春季东海赤潮发生情况,并查明了大型水母碟状体及水母幼体的出现情况和分布范围。

6月8日:赴南黄海开展浒苔联合调查

2017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当天,科学三号海洋科学考察船从青岛薛家岛码头起航,赴南黄海执行为期约16天的浒苔调查联合航次。本航次共布设75个调查站位,旨在查清南黄海海域浒苔发生情况,揭示浒苔微观繁殖体分布,查明浒苔在漂浮过程中的生长、生理状况,验证对浒苔中期发展过程的科学认知。

蛟龙号深潜。 2月7日科学号完成2017年西太平洋综合考察航次后,返回薛家岛。

蛟龙号:新母船来升级

五年试验性应用阶段结束

2017年6月23日,搭载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和科考队员的“向阳红09”船顺利返回青岛,标志着2017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 (中国大洋38航次)圆满结束,也标志着蛟龙号五年的试验性应用阶段圆满结束,即将步入业务化运行阶段。

据了解,本航次三个航段历时138天、航行18302海里,蛟龙号累计下潜30次,足迹遍布西北印度洋、中国南海、西北太平洋,作业地形涵盖海山、热液、海沟等典型海底地形区域。自2013年应用以来,蛟龙号在太平洋、中国南海和印度洋等七大海区的海山、冷泉、热液、洋中脊、海沟、海盆等典型海底地形区域,完成了95个潜次的有效下潜,实现了100%安全下潜,作业能力覆盖7000米以浅全球海洋面积99.8%的海域。

围绕我国2017年重点研发计划“1000米级多金属结核采矿试验工程”项目的海上试验选址及评价工作,第二航段利用蛟龙号技术优势基本圈定了我国1000米级多金属结核试采试验目标靶区,掌握了南海典型区域多金属结核分布特征,开展了海洋地质、海洋化学、物理海洋等多专业海洋环境基线调查,获得的高精度定位数据、高质量原位研究样品。

升级后将执行全球新航次

蛟龙号自2017年6月23日回归,要进行两年的技术升级,之后将同它的新母船一同步入业务化运行,和我国深海其他高新技术装备协同作业,执行2020年的全球航次科考任务。在全球航次中,蛟龙号将在世界主要海区都执行下潜任务,沿途将停靠“一带一路”的主要国家。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王伟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韩晓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