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本地 > 正文

青岛历史文脉四人谈:都市文化根在市南

核心提示: 青岛城市的历史文脉发端在市南,演进、变革在市南,自然地,传承和发展的中心也在市南。市南区充分认识文化遗产的巨大价值,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

t018c08fe61dfae3cfb.jpg

李明

青岛城市化与人文思想研究者,著有《青岛往事》《青岛艺术群落文献·一个城市的民间思想与艺术读本》等。

赵夫青

曾任青岛文学编审,青岛百科全书总纂,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王灏远

山东大学历史系毕业,资深地产职业经理人、策划人,自由作家。著有《西镇感旧录》。

吴坚 

青岛市档案馆文史学者吴坚,著有《青岛老照片》等

青岛城市的历史文脉发端在市南,演进、变革在市南,自然地,传承和发展的中心也在市南。市南区充分认识文化遗产的巨大价值,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市南区委书记华玉松在去年年初的市南区党代会上说:“市南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发展时尚经济、繁荣时尚文化、倡导时尚生活、打造时尚湾城,推动市南区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把市南区建设成为青岛市时尚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区。而时尚湾城与时尚文化,包含着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比如对于青岛湾区域,重点是保护和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推进老城区保护更新,发展博物馆、文化馆、大学与研究院等优势产业,建设国际知名的历史文化街区。 ”华玉松说: “用发展的眼光看,西部老城区是宝贵资源。这片区域不仅要尽快实现复兴,而且要成为市南区重要的动力源之一。 ”

现代性是青岛都市文化的精神主体

李明:青岛都市文化是和作为城市的青岛一同诞生、成长、繁衍的新型文化。一部青岛城市化开拓史,同时也是一部青岛城市文化演变史,一部现代都市文明的孕育、冲突和裂变史。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城市成长史中,青岛的城市化进程,给20世纪前50年城市文化经验,增添了许多独特的新鲜内容。这其中包括了制度、规范、标准、类型、习惯、行为方式、传播模式的建立,和始终没有停止的适应、调整与修正、完善。现代性始终是青岛都市文化的最显著标志,也是青岛都市文化的精神主体。围绕着现代性和开放性展开的青岛都市文化,规定了这一类型文化的运动方向。在诸如公共传播、公共教育、社团组织、社会服务、慈善事业、人际交流和平民娱乐等领域,青岛的都市文化都有突出表现。

赵夫青:到20世纪30年代,青岛本地报纸已经种类齐全,形成有相当影响力的公共新闻传播网络,同时带来了接受新闻消费习惯的建立,随着此后知识人口的不断扩大和消费需求的增长,获得巩固和确立,最终形成一种日常化的城市资讯消费文化传统。

吴坚:1912年10月初,德文加中文注释的《自西徂东》月刊出版第一期。 1919年11月,具有新文化思想痕迹的《曙光》杂志在青岛创刊。1930年代,青岛城市公共期刊起步,抗战结束后,青岛的杂志出版更是突飞猛进。

李明:现代教育是城市文明和历史传承的重要基石,也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动力。青岛先后出现了总督学校、教会学校、蒙养学堂、公学堂、小学、中学、职业学校、师范教育、高等专门学校、私立大学、国立大学,这些学校构成了青岛现代教育体系,塑造了青岛城市化之后教育的整体面貌。

王灏远:在20世纪前50年间,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走出小学、中学、职业学校和大学的校门,服务社会,报效国家,历练人生。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国家、城市、家庭,收获并分享着知识的快乐,教育的伟大和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显露无疑,成长的青岛也不断获得建设新生活与新文明的力量与源泉。

公共文化成为城市进步推动力量

李明:市立民众教育馆在1930年成立后,设有总务部、讲演部、康乐部、图书部、科学部、图书室、阅览室、游艺社和课堂。对普通城市居民的生计关怀和关注,对民众的公民道德和心智的辅导与启蒙,对文明、科学与技术的不遗余力地推广和普及,成为民众教育馆的重要职能。这一具有公益性质的政府民众辅导机构,对青岛城市文化的养成和推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吴坚:青岛的图书馆建设,伴随了青岛城市化的全过程,成为本土文化积累、进步与创新的公共策源地之一。据1906年10月的《胶州发展备忘录》记载,在这个年度总督办公大楼交付使用的同时,大楼西翼地下室的一部分,分配给了胶州图书馆,图书馆拥有超过9000册图书和80份报纸杂志。 1929年12月,国立青岛大学图书馆成立,宋春舫被聘馆长。1930年梁实秋到青岛大学后接任馆长,开始大量采购中外文图书和中文线装古籍。

赵夫青:1930年代宋春舫 “斥金四千,始建褐木庐于青岛之滨”,收藏戏剧书籍4800余册,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戏剧专业图书馆。杨振声、闻一多、梁实秋、洪深、章铁民、张友松、孙大雨诸人,为褐木庐常客。胡适曾客居宋宅,记褐木庐《哈姆雷特》有5种文字版本。

利益平衡是都市文化的缓冲区

李明:1912年的青岛之行,使得孙中山对青岛的社会管理表示出浓厚兴趣。在就青岛的运转机制进行了了解后,他被一种纪律化社会的技术和潜力所吸引。在这个意义上,青岛已经成为一个可供观察和学习、效仿的切面,可以与中国的现代化结合起来,而后者显然是共和制度的缔造者所关心的。与此同时,以不同的民间组织、公共机构、利益团体、律师业、知识界为代表的民权文化分子,也逐渐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制约、平衡、缓解作用,形成了特征鲜明的城市公共文化。

吴坚:自1906年起,在青岛的广东商人首先自立广东会馆。随后是1907年苏浙皖赣和山东直隶商人分别组织了三江会馆与齐燕会馆。此三大会馆成为青岛早期最有影响的地域性团体,在经济与社会事务中,发挥着很大作用,拥有相当的话语权。

李明:自1922年12月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开始,数年间社会团体增至百余。青岛商会、各业公会、工会等社会组织积极争取话语权,在维护局部和不同群体利益的同时,也逐渐建立起了城市的公平意识和平衡机制,形成了独特的民权文化。

赵夫青:在青岛城市化历史上,律师业的活动和建立社会公正的早期努力,是青岛民权文化成长的重要标志之一。 1933年6月4日,由青岛律师公会会长牟绍周任筹委会主任的中华民国律师协会第五届代表大会在青岛召开,会议期间,上海律师公会代表沈钧儒提出《请立法院即行颁制冤狱赔偿法案》。

王灏远:随着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更名国立山东大学,青岛开始逐渐成为中国科学与学术的会场。蔡元培年谱载,其在1930年8月中国科学社年会开幕前几天到达青岛,与青岛观象台台长蒋丙然、宋春舫等晤谈,蒋丙然、宋春舫向蔡提议应在青岛发展海洋科学研究。年会期间其联合李石曾、杨杏佛向与会者倡议在青岛组织中国海洋研究所,开展海洋学研究。得青岛当局承诺后,发起成立中国海洋研究所筹备委员会,决定先行开办青岛水族馆。在青岛举办的这些全国性科学、学术会议,除了促进相关学科自身的学术交流与学科建设外,也增加了学者与青岛的相互了解与联系机会,客观上有益于青岛的文化积累与建构。

都市娱乐是城市多元化的促进剂

吴坚:都市娱乐和体育运动,是青岛新兴的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在20世纪30年代后,包括电影、赛马、游泳这些都市娱乐、旅游和体育运动项目,逐渐形成具有广泛参与的大众文化,丰富了城市文化生活。

李明:作为世界早期电影史的见证者和感受者,电影和青岛所构成的联系,成为一道有意味的时尚文化风景。在青岛,最早放映电影的地方分别是广西路上的亲王饭店音乐厅和中山路上的水兵俱乐部礼堂。青岛人不仅仅是一道时尚城市风景的观赏者,同时也成为了电影进步的参与者。

王灏远:进入大规模城市化开发之后的青岛,伴随着欧洲移民的大量出现,诸如登山、射击、网球、高尔夫、游泳、脚踏车、帆船这样一些新的健康运动形式开始在城市欧洲居民中流行,逐渐形成与本地传统的武术、奕棋、奔跑、划龙舟、舞龙、跑旱船、放风筝和荡秋千等民间体育形式共同发展的局面。

李明:青岛的跑马场,比上海跑马场差不多晚50年。但青岛汇泉跑马场很快就追赶上来,成为与上海齐名的远东著名赛马场。这个集竞技、刺激、观赏、社交、娱乐、博彩等功能于一身的大型室外运动,成为了青岛繁荣的一个象征。它像个晴雨表,测试着这个新兴城市的投资温度,也贩卖着人们似乎永不枯竭的快乐。赛马,顺理成章地带动了青岛其他行业的发展,比如旅游、度假、饮食、交通、票据服务等。

赵夫青:1933年7月,青岛建成当时国内第一流的体育场,并设置有排球场、网球场,青岛体育场碑记中铭刻着“有完美之体育,乃有健全之体格,身心强健,成就始能伟大”的信条,明确阐述了城市的体育人格观。

李明:1904年5月,德国皇家帆船俱乐部在青岛开辟汇泉湾赛场,举办帆船比赛。以此为起点,青岛的帆船运动逐渐涵化成一种城市标识,与这座海滨之城相随相伴。作为海洋都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帆船运动如同晴雨表,测量着青岛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温度,渲染着这个开放城市的宽容、热情和秩序。

王灏远:20世纪前50年陆续出现在青岛的6个公共海滨浴场,是青岛沙滩文化的承载体,也是城市魅力的所在。在青岛的城市化进程中,海洋和海洋游乐与消闲,是都市文化的最具特色的部分,也是这一文化的突出代表。海洋游乐与消闲的本地发展,奠定了青岛作为海洋旅游中心城市的地位,并持续扩大着青岛的城市影响力。

平民生活、都市文化的乐园

李明:青岛的成长和发展史,是同期展开的整个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了青岛的中国城市开发和开放史,不仅仅是不完整和不均衡的,也会失去很多文化风采,失去许多生机和活力。不论作为一个行政、地理、社会概念,还是文化概念的青岛人,其为中国进步和发展所做出的持续贡献,将长时间被铭记。

吴坚:在20世纪前50年的青岛,劈柴院、广兴里、台东商业市场、西广场、菜市楼、台西平民住所、第三公园、洪泰商场所构成的日常的生活景象,实质上是一部浓缩的平民化的城市风俗文化史。劈柴院的灵魂,在于这里的民间娱乐。一条不长的街道和居民院落,将分布在戏院、茶社和露天里的说书、唱戏、杂耍、戏法、皮影、拉洋片的以及放电影的等等各种江湖把式,演绎出一段又一段的人间传奇。

王灏远:在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作为一个平民化的公共集散地,青岛最西边的西广场就象个磁场,吸引着城市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下层居民的注意力。在某种意义上,西广场如同是西镇的一块纪念碑,刻画着这个为生存而挣扎的希望之地的复杂表情,也铭记下市民文化的激情和创造力。

李明:新市街和以“波螺油子”著名的胶东路市井风情,是邻近区域在不同时期不断进行的城市扩张结果,由于居民成分不同,都市文化的风格也大相径庭。青岛城市化进程中间具有符号意味的平民街区、里院、商号、店铺和形形色色的平凡人物和发生在期间的大大小小的事件,构成的是内容丰富并充满细节的城市风情史。这些活动着的日常生活、生态,体现了延续着的极具生命力的城市平民文化精神。

赵夫青:在20世纪的前50年,青岛曾经陆续建有中山公园(第一公园)等6个公园。这些分布在城市不同区位的开放性平民娱乐、休憩场所,成为公共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和城市进步的文化见证。

李明:整体观察,青岛都市文化从诞生之日起,在20世纪前50年依次经历并见证了文化隔离、文化对抗、文化复兴这样不同的发展阶段,也见证了隔离的最终消亡和对抗的消散,却没有真正迎来复兴;与此同时,也为新的公平和公正的城市文明,奠定了基础。在不停止的文化冲突和调和中,城市和城市文化一同成长起来,成为紧密联系着的生命体。 马晓婷整理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孙丽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