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本地 > 正文

西海岸走进博鳌展示新愿景 推进35项重大改革

核心提示: 为了激发人才活力,青岛西海岸新区加快打造“国际海洋人才港”,加大人才股权期权改革、人才社会化评价机制创新,实施人才引进“百千万”工程,驻区院士和项目合作院士达到34人、中央“千人计划”18人,全区人才总量达到40万人,成为全省人才改革试验区。率先开展职员化管理改革试点,推进“法定机构”试点,探索建立灵活用人机制。

昨日,青岛西海岸新区在博鳌亚洲论坛新闻中心举行了发展战略说明会,从“认识新区、聚焦新区、圆梦新区”三个方面介绍了新区的发展优势、发展方向和有关政策。现场京福马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拟在董家口投资兴业,新区管委还与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新增市场主体实现翻番增长

本次博鳌论坛的主题是“亚洲新未来:新活力与新愿景”。国家发改委前不久梳理发布了一批国家级新区体制机制创新举措。西海岸新区在“采取引进科研院所、促进区域内科研机构转型升级、依托优势企业开展技术研究攻关等多种方式,推进海洋科技平台发展”及“着力打造国际海洋人才港”的做法被发改委点赞。

记者了解到,与博鳌亚洲论坛今年的主题相契合,青岛西海岸新区坚持把先行先试作为新区最大的优势,围绕政府效能革命、市场化改革、结构性改革“三大主攻方向”,自主推进了35项重大改革,多项改革属于全国首创,争取国家级、省市级改革试点23项,通过改革激发市场、园区、人才“三大活力”。目前,青岛西海岸新区加快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发布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区级行政权力事项精简49.5%,区级非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取消,项目建设周期平均缩短1年以上,在率先出台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十一条意见后,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50%。

位列国家级开发区前五强

青岛西海岸新区赋予各大功能区173项新区经济管理权限,激发了各大功能区自主发展能力和内生动力。据了解,青岛开发区高水平推进转型区建设,综合发展水平评价连续十余年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前5强。董家口经济区引进百亿级、十亿级项目10余个,港口吞吐能力突破1亿吨。中德生态园(国际经济合作区)空客直升机、塔塔优客、中欧基因工程等高端项目落户,加快规划建设中韩贸易合作区、中巴产业园,被誉为国际生态合作园区的典范。古镇口融合区依托航母基地争创国家级军民融合改革创新示范区,集聚了哈工程青岛船舶研究院等89个军民融合产业项目,国内首个海军公园对外开放,国防大学京外首个军民融合型现地教学基地落户。灵山湾文化区依托万达东方影都、惠普大数据等百亿级龙头项目,打造“影视+科技”产业集群发展双引擎。国际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成功举办富有特色、富有创意、富有魅力的海上啤酒节。海洋高新区规划建设青岛中央活力区和海洋产业区,东亚海洋合作平台的永久性会址落户。前湾保税港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加快发展。

打造“国际海洋人才港”

为了激发人才活力,青岛西海岸新区加快打造“国际海洋人才港”,加大人才股权期权改革、人才社会化评价机制创新,实施人才引进“百千万”工程,驻区院士和项目合作院士达到34人、中央“千人计划”18人,全区人才总量达到40万人,成为全省人才改革试验区。率先开展职员化管理改革试点,推进“法定机构”试点,探索建立灵活用人机制。

记者了解到,2016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集聚国际竞争合作优势,构筑国际开放合作高地。青岛西海岸新区将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稳步推进交通枢纽、经贸畅通等“六大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东亚海洋合作平台交流中心建设,打造永久性会址和标志性建筑,重点办好东亚海洋合作论坛东亚工商领袖峰会、东亚港口城市国家峰会、东亚海洋合作峰会、东亚艺术发展论坛等活动;对接落实国家自贸区战略,支持保税港区争创自由贸易港区;规划建设中巴产业园,创建中德经济技术协作基地,打造国际创新合作示范园区;加快中韩贸易合作区建设,建成使用中韩贸易创新馆。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于波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丁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