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乐活 > 正文

青岛农贸市场全面卸下“美颜灯” 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更有保障

农贸市场内生鲜灯被替换为白炽灯(来源:信网记者 赵彦阅 摄)

信网12月1日讯(记者 赵彦阅)“进了市场,一片红光,肉显得非常新鲜,可买回来却不是那么回事。”以往,农贸市场的不少商家会在肉类、蔬菜等产品周围放置不同颜色的照明设备,使商品泽更鲜亮、看起来更新鲜,以激起人们的购买欲。一些食材在生鲜灯下看似光鲜靓丽,一旦离开了生鲜灯的“美颜”,就会“原形毕露”。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修订发布《食用农产品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12月1日起,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避免使用生鲜灯等“美颜”灯具,误导群众消费。新规实施第一天,信网(热线0532—80889431)实地探访了青岛多家农贸市场发现,青岛农贸市场已陆续卸下“美颜灯”,让食材“素颜”上市,保证市民舌尖上的健康。

食品“素颜”上市

12月1日上午8时许,信网来到了团岛农贸市场,整个市场整洁有序,前来购物的消费者熙熙攘攘。市场内,无论是水产海鲜区还是水果区、杂货区、蔬菜区,信网未发现一盏“生鲜灯”,所有的照明设施均为白炽灯光。就连以往生鲜灯“泛滥”的生肉区,也不见其踪影。信网对比发现,相较于以往生鲜灯发出的耀眼的红光,现今在白炽灯的照射下,生肉发出的颜色与本色已经十分接近。“换成白炽灯以后,不仅方便了我们购物,还方便了照明,现在整个市场比以前亮堂多了。”市民李女士说道。

随后,信网又来到浮山所农贸市场,上午9时许水果销售区已经整理摆放完毕,苹果、蜜瓜、草莓、橘子等鲜果在白色灯光的照射下,透着自身颜色的“本来面目”。水产海鲜区和熟食区的食材在白炽灯的照射下,食品的本色也是一览无余。即便是有几家商户保留了原来生鲜灯的外壳,内部的灯管也自觉替换成了白色的灯光。

以往生鲜灯“泛滥”的生肉区,也不见其踪影(来源:信网记者 赵彦阅 摄)

消费者:买的安心吃着放心

如今,市场内各家生肉档口摆放的鲜肉去掉了美颜滤镜,虽然颜色上不如之前鲜红诱人,但是从感官上来说,却是更真实了。团岛农贸市场的一位商户告诉信网,11月30日整个市场都按照相关要求换上了普通灯光,猪肉颜色的确没有“美颜”时鲜艳,现在基本上是还原了食材本身的颜色,不会像之前有很大的区别,消费者可以放心选购。“当初我们是看见别的档口用生鲜灯,我们也就随波逐流的跟用,现在把灯都换掉了,让消费者看见最真实的颜色。”该商户表示,是否使用生鲜灯对日常销售没有很大影响,干净的卫生、食材的品质和诚信经营才是吸引顾客的根本。

“新规定的实施对我们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好消息。”正在采购的消费者徐女士告诉信网,没了生鲜灯,自己现在能够更加真实地看出食材的本色,肉质新鲜不新鲜、果蔬品相好不好,更容易分辨了,不会再被美颜过的商品误导。“之前买块猪肉都得拿出来,用手机手电筒照照看,现在不用生鲜灯了,东西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买的省心安心,吃着也放心。”

猪肉颜色失去“美颜”时鲜艳,现在基本还原了食材本身的颜色(来源:信网记者 赵彦阅 摄)

市场监督管理局:继续使用生鲜灯或将面临罚款

“严禁使用改变食品性状的照明设施,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81号令的突出亮点,为了让禁令真正落实有效,我们区市联动,进行了全市的宣传贯彻,并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信网了解到,截至目前,青岛全市以“线上+线下”模式,多途径、多维度组织开展宣贯活动26场次,培训市场开办方负责人、食品安全员、驻场监管人员等1300余人,发放《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者明白纸》2万余份,检查农贸市场109家,商超206家,指导市场、超市等经营主体、食用农产品销售者更换生鲜灯18000余盏。

同时,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食用农产品销售者,12月1日起请勿使用生鲜灯等会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否则可能面临警告或罚款5000元至3万元不等的处罚。

[来源:信网 编辑:李源菁]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