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 > 正文

以“家”润城 赋能上合!山东胶州:“最美家庭”里走出世界冠军

近来,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核心区的山东青岛胶州市,冠军喜讯频传,2023年柔道欧洲公开赛波兰站女子-48公斤级冠军、2023年ICF皮划艇静水世界杯首站(匈牙利)女子500米四人艇比赛冠军、2022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而他们都来自同一个家——“最美家庭”。

微信图片_20230710151341

从“最美家庭”走出诸多世界冠军,为上合示范区蓬勃发展汇聚了家庭力量。“家”字何以润城?近年来,山东省胶州市妇联与市纪委监委、宣传部、政协、教育和体育局等部门密切配合,通过讲家风、传家教、美家庭等形式,推动形成了全社会共学、共建好家风的良好局面。

让家风有形

“父老乡亲大家好!您正在收听的是‘铺集之声’音频广播栏目。今天讲的是咱们西南乡的‘金凤凰’庄文娜……”

夏日时节,走进庄海泉、庄红花家庭所在的山东省胶州市铺集镇,红瓦绿树,花木扶疏。遍布69个村庄的“铺集之声”红色大喇叭,正同步播着“铺集小将庄文娜勇夺柔道世界冠军”的故事。

“没想到世界冠军就在身边,跟着冠军父母学学怎么教孩子,俺们村也能培养个冠军。”松园村村民谭敬政说,“喇叭”里有很多事,很多都是她身边事,一听就明白,所以感兴趣。

“铺集之声”红色大喇叭

“铺集之声”红色大喇叭

有着“胶河古郡 德孝铺集”之称的铺集镇,自2014年以来,大力弘扬德孝文化,建设有底蕴的家风阵地。“无形”家风,如何“有形”呈现?

“结合主题教育我们组建5支播讲队伍,每周录制三期音频广播栏目,宣讲党的政策,身边的德孝故事。”铺集镇宣传办负责人唐晓辉表示。据悉,早在2018年,胶州市便借助遍布城乡的广电网络,进行了应急广播平台的搭建。目前,已建设完成7个镇街的应急广播系统,配置镇级播控平台6个,管区播控平台12个,安装“大喇叭”等设备665对,覆盖村庄301个。

胶州家风建设注重“有形”,但不拘泥于形式。不仅是在农村,学校、社区、企业、景点等形式多样的家风宣导工作无处不在。在青岛·上合之珠博览中心,非遗剪纸向外国友人展示家风传承里的胶州故事;市纪委监委组织领导干部及其配偶签订廉洁家风承诺书、家庭助廉承诺书等9000余份;打开手机,胶州政协“家庭家教家风”专栏已持续展播243期;在胶莱街道“好家风加油站”妇女微家,家风快板声声响;在洋河镇“艾心银行”,存储家风积分兑换生活日用品;在298辆校车上建起“流动红色课堂”;编排胶州秧歌《军鞋谣》;举办企业家家风座谈会、“最美家风幸福故事汇”……家风可看、可听、可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庄文娜的父母做客《家在青岛》节目

庄文娜的父母做客《家在青岛》节目

“无论是创新家风传承形式,还是精选身边典型,目的都是让好家风如春风一般,为社会每个角落带来暖意。”胶州市妇联副主席许晶表示,也正是这代代相传的家风,凝聚着无声力量,迸发着时代活力。

让家教给力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在“幸福城市幸福家”公益课上,工作人员利用课前10分钟带领大家共同诵读《习近平走进百姓家》等书籍。自从去年胶州小伙姜震夺得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掀起了全民阅读热。

据悉,2022年胶州市妇联启动“幸福城市幸福家”工程,以实现家家有德、家家有教、家家有爱、家家有智为目标,依托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村社区妇女之家、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等阵地,开展“魅力女性成长营”“亲子成长营”“智慧父母成长营”等家庭教育活动300余期,6余万人次参与。

家教是一篇大文章,如何形成合力,胶州市“家、校、社”三方一直在探寻。

“通过家长学校,我们开展了线上线下家长课堂,去年累计培训与引导家长、监护人、儿童20万余人次。”胶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家教科科长耿美艳告诉记者。目前,全市118所中小学、幼儿园均已成立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和家庭教育讲师团,实现3个100%覆盖。今年5月,市妇联与市人民法院联合成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在庭审中设置家庭教育环节,由3名法官和专业团队担任家庭教育指导师,实现个案家庭教育指导全覆盖。

故事汇

“最美家风幸福故事汇”活动

“我们孩子最近不写作业,也不爱学习,还爱打架……都快愁死我们了!”日前,一对神情焦虑的中年夫妻带着孩子走进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幸福聊天室”,向轮值坐诊的“幸福使者”李明月求助。经过1个小时多的专业疏导,笑容又挂在这家人的脸上。

在胶州,像李明月一样的“幸福使者”还有100多名,他们来源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满腔热忱、不计报酬,秉承公益服务家庭的原则组建“上合家”家庭教育赋能联盟,按专业特长参与“幸福聊天室”“幸福家园”等8个社会服务项目,作为社会力量的有益补充,协调联动共同提升家庭教育的幸福水平。

让家家共美

小院美了,村庄净了、道路靓了、杂乱空了,党员干部带头实干、村民全力支持。在全国文明村镇——胶州市洋河镇,正上演着一场热火朝天的“美丽庭院户”集中建设行动。由镇政府牵头,新村干部、网格员、党员、公益岗等500余名党员干部带头收拾好小家,带动更多妇女群众参与城乡环境大提升。

“镇上把‘美丽庭院户’建设行动成效,纳入管区、网格绩效考核,干的好还有奖励,村民们的热情随即被点燃。”洋河镇妇联主席于瑞梅表示。

如今,一幅幅承载着家庭文明新风的美丽画卷正在胶州各地徐徐展开,把发动妇女参与、家庭自治、调动群众积极性作为弘扬优良乡风文明、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已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共识。

“一家美”到“家家美”。今年以来,市妇联推动“美丽庭院”内涵从一家一户延伸至村(居)公共空间和社会事务,将庭院美化和城乡环境提升同步。开展“美丽庭院·幸福家”建评展活动,通过每月一评比,每季度一展播,建设美丽庭院、评选最美庭院、展示最美家风,开展争先创优,督导评选,推动“美丽庭院”创建提质拓面。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农村常住庭院户98720户,已建成“美丽庭院”40344户,创建率40.87%。

“在工作调研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基层群众对家风家教更重视,对美好家庭生活更向往。比如评选‘最美家庭’,从自上而下、分配名额,到现在群众争相自荐,‘家美’成为一种精神追求。”胶州市妇联主席温彩云对社会风气的变化深有感触,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回应了百姓需求、社会关切,也在赋能上合示范区发展中发挥了“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马妮娜 通讯员 王倩)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马妮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