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正文

非凡十年 | “影都出品”炼就青岛影视第一IP,影视基地为城市带来新传奇

赋能城市品牌价值,向东方影都看齐

“影都出品”炼就青岛影视第一IP,影视基地为城市带来新传奇

2013年-2018年建设,2018年-2022运营;十年时间,在西海岸崛起了青岛影视产业第一品牌“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在中国影视产业处在人才代际交替、影视科技迭代、项目经营进阶的多重关口之际,“东方影都”交出了属于先行者的答卷:截至2022年10月,东方影都出品电影票房累计183.64亿元,园区内外每年吸引六十个以上影视项目落地,2019年之后十亿票房以上的国产电影项目70%在东方影都拍摄。单以2022年为例,暑期档票房冠军《独行月球》(观影人次7450万)、国庆档票房冠军《万里归途》(观影人次2850万)以及即将到来的2023春节档电影《流浪地球2》都在影都拍摄完成,东方影都有望实现档期票房夺冠“帽子戏法”。保守估计,这三个档期将有两亿多影迷通过银幕感受“影都出品”的魅力。

远不止电影,东方影都在2022全面发力,在电视剧、说唱综艺、脱口秀综艺、线上演唱会等各个文娱品类上频频推出爆款,在电影旅游、影视虚拍、水下特效、影视教育等多个行业方向实现了卓有成效的突破,与国内其他老牌影视基地形成了产业类型、发展逻辑、技术水平、艺术气质等多方面的差异,也让正在建设的国内多个影视基地纷纷“向东方影都看齐”。通过2018-2022的首阶段运营期,东方影都成功实现了让项目把产业链条留下、让片方把IP留下、让主创把生活置业留下、让顶流艺人把流量留下、让游客把消费留下等多重目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东方影都自诞生之日起就担负起讲好中国故事的重任;十年来伴随着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东方影都业已成长为山东省影视产业“1+N”影视基地(园区)布局龙头、中国电影工业化“三幻(科幻、奇幻、魔幻)”题材核心IP策源地。“为中国贡献世界级电影作品,为青岛打造电影工业化标杆”,宏伟的愿景从东方影都云程发轫,足音铿锵。

人文影都:有艺术家,城市才有灵魂

故事1:东方影都,一个电影人来了不想走的地方。《流浪地球》是第一部“东方影都出品”的超级科幻大片,而《流浪地球》制片人王鸿女士也是第一位在东方影都附近置业的影视制作人,是居住青岛时间最长、在东方影都拍摄项目最多的影视人。此后多位北京电影人选择在青岛置业,把事业版图放到青岛,甚至把青岛当做自己的家。著名美术师黄宝荣是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美术团队负责人,他从拍摄《长城》时期就入驻了东方影都,如今黄宝荣将他旗下的影视工业超市、影视服务公司、影视服装研发公司、影视置景公司等都放在青岛,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就有两家,他自称“去北京叫出差,回青岛才是回家”。作为国内顶尖的视觉概念艺术家,“末那工作室”创始人四季在青岛为《封神》等大片提供了数字生物设计、特效化妆等服务,他不仅把公司搬到青岛,还在东方影都附近创办了“怪谈咖啡酒场”酒吧,收藏了各种奇幻、魔幻主题的设计精品。

在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总裁孙恒勤看来,东方影都颠覆了之前“裹着军大衣,剧组跑到沙漠边陲拍电影”的印象,而是“两道门一关,导演在摄影棚里集中精力做电影”的全新电影生产模式。2018年4月,占地2500亩、符合英国松林标准的东方影都正式投入运营,它登上中国电影产业大舞台,给业内带来了观念上的剧变:东方影都首次把摄影棚“棚拍”变成了电影拍摄的主流,首次由本土团队将成体系的虚拟拍摄“所见即所得”技术完整地应用到国产片制作流程中(《刺杀小说家》),首次将虚拟动物角色数字化表演搬上银幕(《独行月球》),首次将整部电影的海外美术置景放到国内影视基地搭建完成(《万里归途》),首次打造了国产电影原创科幻史诗系列(《流浪地球》、《流浪地球2》),这片影视热土是中国电影产业不折不扣的“福地”。

《万里归途》在东方影都置景现场。

东方影都吸引的不仅是影视项目,更是项目背后的电影人、影视公司、影视制作团队乃至产业链。一批肩负着中国影视产业重任的中生代影视人来到青岛,郭帆、宁浩、乌尔善、路阳、饶晓志、宋阳、张吃鱼等实力派导演在东方影都拍出了科幻史诗首作、科幻喜剧首作、国潮奇幻首作、海外撤侨首作等重量级作品。在这里,道具行业巨头黄宝荣“满天星”(青岛)服装道具场库、物理特效头部公司希娜魔夫、特效化妆领军团队“末那”工作室、著名道具师钟伟的永誉传媒、海好影视相继落户。早在《长城》在东方影都拍摄时期,墨境天合(MORE VFX)CEO徐建就参与该片特效工作;随着墨境天合先后担纲了《流浪地球》《流浪地球2》的特效制作,墨境天合也飞速成长为堪与维塔等好莱坞级特效公司一较高下的亚洲影视特效行业巨头。一部部天花板阵容大片,把国内顶尖的道具公司、特效化妆公司、影视虚拍团队、置景团队、水戏拍摄团队留在了青岛。

《流浪地球2》主创团队在东方影都组建亚洲首台Titan运动控制机械臂投入拍摄。

上世纪三十年代“青岛文化现象时期”,一批中国顶级艺术家来到青岛海滨,塑造了这个城市现代文化格调,也留下了以小说《骆驼祥子》、电影《劫后桃花》《风云儿女》为代表的众多进入文化史的力作;而回顾中国电影发展历程,东方影都拍出了国产片进入电影工业化时代的全系列扛鼎之作,树立起了中国电影产业一个技术支点,为青岛奠定了“技术流”的影史地位。近五年来在银幕上集中涌现的“东方影都系列”电影,为影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青岛刻痕”。孙恒勤表示:有艺术家,城市文化才有灵魂;有电影人,“电影之都”才有立足根本。

经济影都:影视文旅,数据喜人

故事2:2016年,王艳兵第一次来到建设中的东方影都,“第一个晚上我就后悔了,晚上六点一片漆黑,园区没有路灯,滨海大道也没有车。”六年后,王艳兵已经是东方影都安全保障部总监,“现在影都公馆人山人海,房租越来越高。影都园区的剧组多到什么地步?连保洁大姐对明星都免疫了,遇到明星也不去‘围观’。”今年暑期,著名影评人谭飞带着对行业的一腔担忧来到青岛,本想做一档节目阐述自己对影视发展现状“不乐观”,却意外被西海岸的影视气氛给治愈了,“我来到青岛星光岛参加啤酒节的云开幕仪式,数了数现场三四十桌,其中一半都来自各地的影视项目,十几个项目正在青岛拍摄,这种感受让我非常开心。”

综艺项目、线上演唱会的引入是东方影都2022的年度亮点。光是“亿级流量”,东方影都就落地了三大项目:《中国说唱巅峰对决》《脱口秀大会第五季》和刘德华“把我唱给你听”演唱会。影都对影视项目、综艺项目的吸引,带动了西海岸的酒店、餐饮、交通、房产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来青岛邂逅明星”更是吸引粉丝踏上旅程。综艺行业对烧烤的热爱非常具体,在西海岸烧烤街,粉丝们可以邂逅各路综艺明星,某档节目光在一家烧烤店里就累计了四十万元的消费。剧组入驻在西海岸酒店行业形成了一个两亿规模的市场;数据显示,一位普通剧组人员的吃住消费每天为300元左右,影都日均入驻剧组工作人员在两千人左右,光是为剧组服务的盒饭公司年度营业额就达到了千万,某部大制作电影甚至包下一座酒店两年半之久,“影视公寓”已经成为西海岸投资者的热门项目。而明星在青岛消费更是全方面的,从星级酒店到奢侈品消费,从医疗服务到国际教育,明星引领消费时尚之余也为城市生活增添传奇。

影视综艺项目对经济的拉动不只发生在影视产业园内,在园区外更有广泛的延伸拉动效应。车辆协拍是剧组离不开的行业,活跃在西海岸新区的四家影视车辆协拍公司拥有车辆规模从30辆到200辆不等,服务于影视、综艺、晚会等各个项目,“最大的一次活动,我们派出了商务车、考斯特、中巴等一共180台左右的车辆。”群演服务原本是青岛影视行业的弱项,然而经过数年发展,来自艺术院校和其他渠道的群演已经大大提升,尚源嘉合影视在群演行业内颇具规模,负责人林希表示,目前青岛活跃的群演数量500-800人,而一个项目往往需要3000-4000人次,“体量最大的项目需要演员1万-3万人”。随着青岛电影学院、黄海学院等高校不断培养影视表演人才,群演、小前景、大前景、小特约、大特约的演员梯队也在逐渐充实。

东方影都美术置景团队有能力搭建从香港中环到北非城市的各种外景,园区外就是繁华的城市生活,城市外景地从欧式老建筑、老式里院场景、上世纪五十年代老工业街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筒子楼建筑到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一应俱全,《巡回检察组》开篇就是青岛总督府,周迅新剧《不完美受害人》开机地点就在西海美术馆,《送你一朵小红花》带红了埠西海鲜市场,《冰糖炖雪梨》凸显了“琴岛之眼”摩天轮……影视产业园区内的水下摄影棚、园区外的海洋外景地适合各种水戏,藏马山影视基地欧美城、商周城、老北京、老上海、老青岛街区也具有极大的旅游潜力。

在年轻世代注意力热点不断转移的当下,如何以软实力实现城市美誉度的传播,东方影都为青岛创造下了多个高光时刻。2021年1月爱奇艺“为爱尖叫之夜”,华少一句“我在青岛东方影都向全球直播”开场,当晚百余名明星几乎囊括了文娱圈顶流阵容,在20小时内制造了全网180多个热搜霸屏话题榜。2022年9月,刘德华团队在东方影都28号棚举行了“把我唱给你听”线上演唱会观看人次超4亿,刘德华在东方影都相继拍摄了《危机航线》《流浪地球2》《莫斯科行动》三部电影,在《莫斯科行动》杀青现场表示“这两个月我在青岛……真的太幸福了,让我太开心了。”嘻哈歌手把青岛唱进歌词,“定位不在青岛,都不好意思自称嘻哈顶流”;脱口秀演员把东方影都写成爆梗,“棚里录节目?什么棚?蔬菜大棚吗?”从数据来看,东方影都产出的既有“硬性”的文旅经济数据、行业经营数据,也有“软性”的粉丝流量数据、话题热度数据。对于00后、10后受众来说,“东方影都”意味着当下中国顶级文娱产品的提供方,从影视、综艺、说唱、脱口秀等各个领域深刻影响年轻一代的生活,有形无形的文化影响力会持续引领年轻人的脚步,将青岛变成新文旅消费的热门目的地。

科技影都:年轻势力,群落聚集

故事3:中国电影人把东方影都当成福地,而东方影都也见证了新生代电影人的拼搏,孙恒勤感慨:“年轻人真的是用生命在拍电影”。身高一米八的导演张吃鱼,在东方影都拍完《独行月球》后体重仅剩了110斤,成为30亿元票房俱乐部里最年轻的导演。郝瀚为了拍《独行月球》的“金刚鼠”,搬到动物园旁边住了一年观察袋鼠;饶晓志拍《万里归途》,剧组大白天在二十米高处吊着大灯照射,拍摄王俊凯、张译的沙漠对手戏,“我问‘为什么要大白天还要打灯’,导演说:‘为了模拟北非沙漠城市的阳光,青岛四五月份雾气太大,达不到北非的日照强度。”

成功很难,复制成功更难。国内传统影视基地通过“摊大饼式”建设外景地、拍摄古装影视产品积累道具、用影视题材兑现旅游红利形成了固有的发展思路,实现了“不可复制”的成功;相对于其他后发影视基地而言,东方影都难能可贵地实现了“另起一行”的成功,从发展方向、发展路径、项目特质上形成了鲜明区别。

首先,东方影都的拍摄现场严格封闭,“两道大门”保证了剧组专业的拍摄环境、置景工作,不与围观市民、追星人群发生关系,在疫情期间更是实现了办公区与剧组工作区、剧组与剧组之间的有效隔离。

其次,东方影都的影棚从规划建设之初就坚持国际化、科技化的路线,安全保障部总监王艳兵介绍,一开始国内剧组习惯了绞盘等传统设备,通过使用影都的设备后,迅速体会到高空滑轨梁、电动葫芦等设备的先进便捷,“拍摄效率更高,而且更加安全,先进设备的租借率也非常高。”

第三,东方影都不断跟进最新的影视拍摄技术动态,可视化剧本、动捕技术、虚拟拍摄等大大降低了演员的“入戏”门槛,吸引了亿元以上级电影大制作的持续入驻。《流浪地球2》摄影指导刘寅表示,“东方影都摄影棚的设计、体量、配套服务设施从来不需要我们在制作中分散精力,棚顶滑轨梁的密集度、跨度、承重为灯光和各种重型设备的预置吊装提供了很大的便捷,棚门宽度、高度的设计也满足各种重型车辆、大型设备的进出需求。”

十月份《万里归途》上映,在电影业内造成了强烈震动。这种震撼不是因为票房突破14亿,而是因为《万里归途》首次证明,在东方影都可以百分百还原北非城市的原貌:从建筑物外观到当地街景,从非洲当地报纸、糖纸海报甚至墙皮弹孔,青岛的影视基地和美术团队都能纤毫毕现,完美还原。这对于众多原计划远赴海外取景的影片有极大启示意义——不论是拍东南亚警匪题材、拍北美探案剧、拍地中海海战,如今都可以在国内影视基地解决,原本高昂的剧组交通、海外置景、群演薪酬等开支大大节省,而且画面水准不逊于好莱坞大片。孙恒勤透露,“一个中午我接了两个导演电话,都是谈论《万里归途》带来的启发。”

几乎每个中国主流导演都来过东方影都;实际上,郭帆、路阳、饶晓志、张吃鱼等导演来东方影都之前有过电影作品,但是在东方影都的创作平台上,这些导演的作品发生了“质变”,从拍摄题材、视效技术、美术置景到制作水准得到了显著提升,形成了带有风向标意义的导演集群、制片人集群,东方影都为中国电影人打造了一块全方面进阶的福地。

初心影都:引入活水,灌注良田

故事4:对于剧组来说,最难找到的外景地当属医院、监狱、派出所,既要保证正常工作运转,又要为剧组留下拍摄空间。电视剧《赤子之心》《警察荣誉》都得到了从政府层面到医院的大力帮助,体现了城市对影视项目的包容度。《警察荣誉》选在了胶南人民医院拍摄,导演特别满意医院急诊的场景,经过反复协调,剧组精简了人手,选择了医院人流最少的时段,终于完成了拍摄。整部戏没有因为一个外景耽误了拍摄,导演丁黑还收到了老百姓自发送来的西红柿、葡萄、黄瓜,让这位著名导演连连感慨“西海岸的老百姓让我很感动”。

影视服务做到极致会是什么样子?东方影都把影视服务分解为八大板块,包含了外联制片、吊装设备、影视器材、美术制作等方方面面,影都方面表示:“有些小体量的综艺节目、广告拍摄,只要来导演、制片人带着剧本来就行了,其他的服化道、摄录美、群演置景以及吃住行我们都能切入。”影视服务团队贯彻了“剧组不收工,服务不打烊”的工作制度,收到了片方的一致好评。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情况下,西海岸新区影视产业发展中心为剧组量身定制了防疫方案:每个剧组都和影视发展中心建立微信群,由服务专员为剧组服务。每个剧组建立人员信息台账,涉及人员行程轨迹、生活场景也每日更新,为疫情流调提供详细的信息,翔实的台账获得了疫情防控专家的表扬。

在西海岸新区影视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赵芳看来,东方影都拥有“城市中心区的影视基地”这一独有优势。与其他影视基地多建于较为偏僻的区域不同,东方影都处在繁荣的市中心区域,为影视从业者提供了涵盖了教育、医疗、社交、健身等多个场景。在一个影视项目标准的拍摄周期内,影视明星可以将孩子送到国际学校就读,制片人围着星光岛跑步,虚拍影棚里正在拍摄沙漠、战场或者外太空的戏份,美术置景团队可以在园区建设半个香港的外景……赵芳表示:“招引剧组就是引入‘活水’,灌溉东方影都这片‘万亩良田’,从而形成稳定完备的产业生态。”

何为“世界电影之都”?如何为“电影之都”填充文化内质、产业内容和品牌内涵?这不仅是青岛电影人面对的问题,更是整个城市需要回答的重要命题。外景拍摄、明星聚集难免对市民生活形成打扰,然而东方影都对城市多个方面形成了巨大的反哺。

在教育领域,“虚拟影像产业学院”今年秋季刚刚落成,它位于影都234号置景车间,也是国内第一个建于影视基地里的高校虚拟拍摄影棚。国内新增的高校影视院系师资力量缺乏、影视专业学生缺乏接触一线拍摄的机会,然而对于青岛电影学院的学子来说,可以在东方影都参与《流浪地球2》等大片拍摄工作、在顶级水下摄影棚学习水戏拍摄,还可以在“虚拟影像产业学院”接触当下最前沿的影视虚拍技术。今年青岛电影学院突破往年新生报到最高人数,青岛电影学院毕业生郝瀚更是凭借《独行月球》“金刚鼠”获得了影迷广泛认可。假以时日,“电影之都”将成为00后、10后电影人才的摇篮。

在文旅领域,西海岸拥有全国唯一一个影视产品主题“电影之旅”注册品牌。影视主题旅游在今年暑期在东方影都破题,使得游客在影棚里窥见电影拍摄技术的全貌。主打影视主题的环球影城、迪士尼乐园吸引了大量影迷、游客,而东方影都走出了以《流浪地球》《封神》《独行月球》为代表的国产片IP,打造拥有中国知识产权的影视乐园也是影视基地的愿景。

在展博会领域,青岛市在西海岸新区举办了首届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此后连续举办了三届青岛影视博览会,创立了国内唯一一个影视工业化后期奖项“金海鸥”,影博会还落地了国内第一个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吸引了注册企业超过三百家 签约入驻公司154家,搭建了一个影视内容创投平台。今年11月举行的第四届影博会适逢《阿凡达2》上映期,虚拟拍摄、水下拍摄、科幻IP势必让青岛成为影视工业的焦点。

立足于2022的观察点上,东方影都不仅是中国影视产业的工业化平台、21世纪现代影视基地的范本,还是城市经济形态与影视文化生态结合的成功样本。试想驾驭一个巨型摇臂,镜头从东方影都40座影棚里摇起,掠过“每一棵树都经过规划”的园区,掠过山巅“东方影都”四个大字,掠过珊瑚贝桥,掠过熙熙攘攘的影都街区,掠过92平方公里的灵山湾,这里生活着明星也生活着群演,生活着喜迎剧组盈门的影视公寓业主、烤肉店主,生活着积极洽谈影视综艺项目的协拍公司、置景团队,每个人与影视有着或强或弱的联结。这里没有通用的剧本,人与人同气连枝,矢志不渝,共建一座电影之都、理想之城。(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米荆玉)

青岛日报2022年11月21日3版

责任编辑:程雪涵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