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批复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申请设立“中国医师节”的请示》,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医学界对于医师节的期盼由来已久。(11月21日《新京报》)
医生人数虽然众多,且行业风险很高,对社会的贡献也很大,却没有一个医师节,很多医生因此认为社会对医生职业不够重视。后来中国医师协会确定了一个“医师节”,这个协会内部的节日虽然层级不高,但每年参加节日活动的医院和医生却不在少数,这反衬出医生对自己的节目期盼已久,医师节由协会内部节日上升成全国性节日,对于医生的激励作用巨大。
翻开历史,无论哪朝哪代,都有享誉四方的医生,且整个医生群体皆有极佳的形象,他们提壶济世,深得病人的尊敬。正因如此,民间才有“不为良相、就为良医”之说,将良医与良相并提。在改革开放初期,尽管当时的条件艰苦,各地普遍缺医少药,但这个时期的医生也具有极好的形象。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以赤脚医生为代表的医生群体,以他们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赢得了民众的普遍好感。他们医术不见得高明,但医患关系仍十分和谐,这种现象,是医德重于医术的生动体现。
但不得不说,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医疗系统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比如药品被赋予了赚钱的功能,少数民营医院赚钱可以不择手段,等等。尽管在整个医生队伍当中,不注意自身形象的医生只是极少数,但一名医生的不良行为,可让九十九名好医生多年的努力白费,医生群体因此遭遇到了不小的信任危机。医生变得不受社会尊重,此趋势又形成“破窗效应”,导致伤医事件频发。
去疴要对症,回归医疗的公益性,让诊疗远离利益纠葛,医生们方能重新赢得信任,重塑已遭破坏的形象。破除“以药养医”,让药品加成政策成为历史,用加大投入来减轻甚至消除创收压力,使医疗行为与经济利益脱钩,新一轮医改的这些举措可谓切中要害,也为医生群体重塑形象创造了环境。在此背景下,设立“中国医师节”恰逢其时,与新医改营造的医疗新秩序相呼应。
但形象一旦损害,医患互信一旦丧失,重建就很艰难,医生们应该珍惜为自己单设节日这个荣誉,主动在心里划出一条时间线,从此谨小慎微,点滴积累重塑形象。民众也不妨以此为契机,摒弃过去对医生的成见,尝试更加主动和更为全面地信任医生,相信医生的形象受损不过是历史的小插曲而已,随着医改的深入和制度的健全,也随着“中国医师节”等多因素形成的导向作用,医生群体必然会重获社会的广泛信任与尊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