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几十元包月健身 你敢去吗?

    更新时间:2015-10-22 23:02  

  现在想要健身是越来越方便了,除了去健身房,上网或者动动手机就能找到健身场所和健身教练。但在便捷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消费隐患。比如市场上出现的某些由第三方互联网公司发行的低价健身卡,已经制造了一些混乱。

昨天,杭州市体育休闲行业协会联合杭城主城区的67家健身房等单位发表了“抵制无资质、无证体育经营活动的声明”。杭州市体育休闲行业协会秘书长邹捷说:“这样的声明,北京、广州和武汉等地方早已有了,主要是由健身场所联合发出的。我们这次不仅有健身房,也有游泳馆和体育培训机构,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给消费者提个醒,能借此机会规范市场,同时也督促各家健身场所进一步做好服务,把消费者吸引到正规的健身场所中。”记者 徐毅

几十元包月健身 要多留个心眼

比如有一款运动App,称只要几十元就能包月到App所标注的任一健身房健身。但其实这样的低价很可能有隐患,浙江舒适堡健身中心总经理倪建明说:“推出这些产品的公司,可能并没有和健身场所签约,有些教练也可能是‘黑私教’。一旦消费者在健身中出现意外,可能出现没人负责的情况,而正规健身房都是为消费者买了保险的。”

菲力伟健身俱乐部的卓越说:“不规范的教练影响健身行业教练整体的声誉,他们无法保证学员的安全,有些上门当私教的教练甚至还会有‘花边新闻’,这些隐患都是消费者需要考虑的。”

有的无证经营“打擦边球”,以互联网为媒介,借传统的健身场馆进行低价的健身指导营销。这种行为安全隐患不小,一旦遇到安全事故,执教方、网络产品运营方可能承担不了赔付责任,却要场馆运营方承担连带责任;有的则低价购买所谓的非黄金时段体育锻炼场所的次卡,通过网络平台低价出售给消费者,对于使用时段却不做任何说明。

互联网带来方便 也带来了问题

邹捷介绍说,目前体育产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有些互联网的健身产品可以称为“体育+互联网”。这类产品的创始人长期从事体育产业,了解行业规范、运营模式,设计的产品能够通过互联网解决体育产业的痛点,让运动触手可及,为消费者提供消费安全舒适的健身环境。这是互联网对健身产业的促进,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但还有另一种类型的产品,这类产品冠之以互联网的思维名义,为消费者降低锻炼成本、促进群众健身活动,简单粗暴地号称要颠覆整个体育产业模式。虽然表面上看是互联网时代的网络产品,而实际则是为无资质、无证经营打开了一个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