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融合创新 课堂“变身”更有料 全市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进课程现场会召开

    更新时间:2024-04-20 06:34  

在青岛三十七中,全员参与的八段锦成为体育课“必打卡”项。 董真 摄

版画课程深受同学们欢迎。

在有百年历史的校园里,同学们在百米长卷上“绘春天”。

本报4月19日讯 纹样设计、团扇绘制加入美术课“必学清单”;扭扭棒画、拓染、陶艺课程让“手工小白”迅速进阶“手工达人”;八段锦成为日常体育课的“必打卡”项目;融入美育理念的生物课搞起了“秋叶”文创作品大赛……4月19日,全市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进课程现场会在青岛三十七中举行。会“整活儿”的初中生们将这场现场会变成了“沉浸式春日游园会”,让参会的教育专家、各区市教体局分管局长以及区市学校、局属学校分管校长代表纷纷点赞。

在一曲《少年》的欢快旋律中,“十个一”项目成果展拉开了蓬勃热烈的青春序幕:学生全员参与的自编健身操、八段锦属于“体育课日常”;各种球类运动玩出新花样,强心健体解锁新技能;在有百年历史的校园里,现场作画的百米长卷“绘春天”释放孩子们五彩的想象力;手工制作、动漫形象设计、魔方等课程,把“融”与“创”展现得缤纷多彩……“十个一”项目进课程现场展示环节俨然成了一场才艺纷飞、创意满满、素养扎实的春日游园会。

在“悦心手工坊”大单元课程中,同学们用扭扭棒、胶枪和胶棒将普通的扭扭棒变成了一朵朵盛放的花。有的将扭扭棒幻化成艺术中的线条与色彩,还原了《向日葵》《蒙娜丽莎》等人们熟知的世界名画;还有的寻根校史,以复兴礼贤为主题进行“我心中的礼贤”主题创作,用扭扭棒“复刻”学校的一角。头戴自制“扭扭棒发箍”的七年级学生张雅茹说:“扭扭棒画将平面的绘画变成了三维立体艺术,我们在课上可以尽情发挥创意,非常有意思!”

展示会上,青岛三十七中的老师带来了两堂形式别致、主题鲜明的项目式现场课。“博物礼贤”生物跨学科项目式课堂片段,集中呈现了同学们对身边日常景观植物的探究学习全程,从观察、采集、制作到拓印、着色、对比反馈,最终以明信片这一文创作品的表达方式输出他们的认知成果。“研学中的礼贤”英语项目展示课则以英文短剧的生动形式“回顾”了三十七中学子先后赴临沂、曲阜研学的精彩记忆,综合英文、表演、舞蹈、演唱等表达方式,重点呈现了红色革命精神、经典儒家风骨对同学们内心成长的滋养与强健。这些项目式探索课程全面呈现了学校将“十个一”项目与项目式教学、研学特色深度融合的工作成效。

2018年,《青岛市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发布,通过学会一项体育技能、掌握一项艺术才能、读一本书、做一次演讲、参加一次研学、做一次志愿服务等,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

此次活动中,与会嘉宾聚焦“十个一”项目实施以来的内涵变化发展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市教育局副局长韩东表示,“十个一”项目融进课程是“十个一”项目实施多年来的必然趋势,孩子们全面成长与成才,需要创建崭新的课程样态,需要锻造教育的新质生产力,这两点正推动“十个一”向着2.0版本迭代升级。

“一所现代化的学校必须有活力、张力和生命力,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和展示的自信是教育人的渴望和期盼。”青岛九中、青岛三十七中校长孙睿表示,随着“十个一”项目的深入开展,青岛礼贤教育集团逐渐将其融入课程,融入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形成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此应对未来时代挑战,这也是针对新高考、新教材和新的录取路径的应对之策。礼贤教育集团各学段牢牢抓住“十个一”,针对教育创新的需求和路径勇于尝试,打破学科界限、课程概念、学段分割,“希望在课程建设中、在项目式学习中、在行知合一的实践活动中,找到一种学生成长的新路径。”

此次现场会既是“十个一”项目进课程成果的展示,也是将“十个一”项目与教育教学、评价深度融合,推动“十个一”项目内涵发展的交流碰撞。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下一步,我市将在全面总结“十个一”项目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在创新教学方式、改进评价方式和加强宣传提升方面进行更多有益的探索,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特色内涵发展。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董真)


责任编辑:苏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