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出“鸡叫”需警惕 “百日咳”冲上热搜 专家提醒: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百日咳的有效措施

    更新时间:2024-04-04 06:27  

开春以来,随着流感和支原体感染的逐渐消退,另一种呼吸道疾病再次被提起。伴随痉挛性咳嗽和鸡鸣样吸气吼声、咳嗽持续时间长……近日,“百日咳”的话题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今年百日咳发病率缘何增加?哪些人属于易感人群?有哪些应对之策?4月2日,记者采访了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感染科主任佟建宁。

高发人群有“更新”

目前,百日咳病例在较大儿童和成年人中的发现率逐渐上升。据悉,我国使用的百白破疫苗主要针对7岁以下儿童,而7岁及以上的青少年和成人尚缺乏有效的百日咳预防疫苗。此外,检测技术的提高也使得百日咳的检出率增加。佟建宁指出,成年人感染百日咳的症状通常较轻,并发症风险也较低。但这些轻症状、无症状感染者将成为家中低月龄婴儿染病的重要传染源,无形中造成了家庭隐匿传播。所以,虽然高发人群“更新”到青少年和成年人,但未开启疫苗接种程序的3月龄以下婴儿,由于免疫力低,仍然是百日咳的高发人群。因此,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青少年,一旦出现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或接触呼吸道症状病例后突发咳嗽,都应尽早就医。一旦确诊百日咳,应及早隔离,以切断传染源,防止疾病进一步传播。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关于“百日咳再现”是否为反常现象,佟建宁认为,尽管“百日咳再现”的说法已有多年,但目前其流行仍保持在较低水平。每种呼吸道感染疾病都有其特定的流行周期,百日咳大约每2至5年就会经历一次流行高峰。由于百日咳病程较长、症状较为隐匿,早期诊断与鉴别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致使百日咳的传播风险增加。与往年相比,今年病例数也有所增多。

病程分期“咳”不同

百日咳杆菌主要以人为宿主,几乎所有人群都容易感染。谈及传播途径,佟建宁表示,百日咳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也可能导致传染。典型的百日咳病程大约持续6到12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初是卡他期,自起病至痉咳出现,持续1到2周。初起类似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低热、咳嗽、流涕、结膜充血、流泪、咽喉微痛、喷嚏等。3~4日后其他症状好转而咳嗽加重。此期传染性最强,治疗效果也最好。接下来是痉咳期,约持续1到2周,长者可达2个月。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特征,咳嗽剧烈并发出鸡鸣样的吸气吼声。每次阵咳发作可持续数分钟甚至更长,每日可达十数次至数十次,日轻夜重。阵咳时患儿往往面红耳赤,涕泪交流、面唇发绀,大小便失禁。最后是恢复期,一般持续2到3周。此时咳嗽逐渐减轻,但遇到浓烟等刺激仍可能复发。

近期,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感染科接诊了一位三个月大的百日咳患儿。据悉,该患儿是孕27周的早产儿。因家中另一名大孩子感染了百日咳,所以不幸将疾病传染给了这位早产的患儿。目前,这位患儿不仅患有肺部疾病,还出现了心动过速的症状,同时还伴随着肝酶损伤。作为早产儿,其身体各项器官发育尚不成熟,因此面临着较大的危险性。目前,该患儿正在感染科病房接受治疗,医疗团队正全力进行救治和护理。

对于早产儿这类体质较弱、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来说,一旦感染百日咳,病情往往更为严重。佟建宁提醒,新生儿和婴幼儿常无典型痉咳,往往咳嗽数声后即出现屏气、面色发紫情况,易致窒息、惊厥。呼吸动作可停止在呼气期,心率先增快,继而减慢乃至停止。若未及时进行人工呼吸、供氧等紧急救治措施,可危及生命安全。

拿好疫苗“防护盾”

如何检测确诊百日咳?当处于最初的卡他期时,患儿体内病原体就已变多,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感染科医生主要通过鼻咽拭子测核酸来判断是否为感染阳性。这种方式不仅准确性高,而且出结果快。到了痉咳期,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症状进行初步判断,并辅以核酸检测最终确诊。

确诊后如何治疗呢?佟建宁称,百日咳治疗方式包括一般治疗、抗菌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一般治疗主要是确保患儿处在一个舒适且有利于康复的环境中,通过优化生活环境来支持他们的恢复过程。抗菌药物治疗需根据患儿的具体症状,选用合适的药物来对抗百日咳病菌,从而缓解病情。对症治疗也是关键的一环,它涵盖了祛痰、平喘等措施。

关于预防百日咳的策略,佟建宁明确指出,接种疫苗是既经济又高效的预防手段,对降低百日咳感染后的重症和死亡有较高的保护效果。按照我国当前的百白破疫苗免疫规划,无细胞百白破疫苗需要接种四剂,分别在儿童3、4、5个月和18个月时各接种一剂。适龄儿童应及时、全程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未接种儿童应尽快补种。除了接种疫苗外,还可以通过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注重咳嗽礼仪、定期开窗通风等日常措施来降低百日咳等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璩骊儒


责任编辑:苏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