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在青打造15个研究所 布局一系列海洋工程

    更新时间:2017-02-16 17:14  

2013年,天津大学与青岛市签署全面合作战略框架协议,蓝谷为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提供3.2万平方米的科研用房及前期运行经费等保障条件。 2015年7月,青岛蓝谷交钥匙,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启动。目前,已进驻设备原值8300万元,入院科研人员110人,其中天津大学来青千人计划、973首席、杰青、长江等高端人才6人,新聘专职科研人员21人。昨天记者从该研究院了解到,目前,该院正在青岛打造15个研究所,分别结合青岛实际,研发相应的项目,致力于提升未来青岛乃至全国海洋工程科技及经济的发展,且预期效果已经初显。

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位于青岛蓝谷核心区。

定位“三器”建“六中心”

据介绍,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总体建设目标是打造海洋工程领域国际一流的研究机构,功能定位于科技与产业的连接器、成果产业化的助推器、创新创业的加速器。并建设青岛海洋工程研发中心、蓝色人才培养与培训基地、海创·众创空间、海洋工程公共研发平台、天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青岛)、校企联合研究中心等六大中心,融合科研基地、重大项目、科技人才和技术转移四大要素,实现载体功能。

记者了解到,在运行方面,该研究院采用“事业+企业”双轨制运行机制,运行过程融入科技金融、科技孵化基金、科研人员股权激励机制,逐渐形成多点共赢的自运营循环体系。 2015年3月,青岛市批复该研究院设立事业单位;2014年9月,天津大学科技园投资注册全资子公司,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依托青岛打造15个研究所

据介绍,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计划打造15个以海洋工程为主攻方向的专业化研究所,分别为:海洋石油高端装备研究所、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研究所、海岛绿色供能技术研究所、海洋工程焊接技术与评估研究所、深海智能装备与系统研究所、海洋信息工程研究所、智能机器人与海洋探测技术研究所、海洋资源利用与环境监测技术研究所、海洋工程设施与装备研究所、海洋电力新能源高新技术研究所、海水淡化技术研究所、海水与浓盐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所、海洋浮力材料研究所、海洋生物材料研究所、海洋合成生物技术研究所。

国内最大称重系统将进青

作为15个研究所之一的海洋石油高端装备研究所,主要开展海洋石油高端装备开发、LNG高端装备开发和创新技术研究、水下生产设施技术开发这三个模块,其团队核心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在海洋大型平台称重、平移技术上处于我国绝对领先的地位,其称重结果获得5家国际知名船级社的认证。目前亚洲最大海上平台深圳荔湾项目中心平台的称重就是由该研究所的负责人完成的,称重突破4万吨,该成绩居于国内第一位,国际第三位。

记者得知,国内目前唯一的大型结构物称重系统是由天津大学开发的,整套系统有七个集装箱那么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即将进驻青岛。该所未来将在青岛注册成立国内第一家海洋工程装备服务公司,为中海油等大型企业提供海上平台称重服务,预计5年内营业额将突破1.2亿元。

在青建无人岛屿供能工程

海岛绿色供能技术研究所致力于解决无人岛屿上的能量供给问题,未来希望在青岛建设海岛绿色供能供水示范工程,研发生产海岛能量供给成套装备。记者得知,该所自主研制的人工浮式岛屿在陆地预制,只需一天就可以安装到海上,水电自供给,能够达到五星级可驻扎标准,在军事、科研方面都有重大意义,在科考方面,能量供给是人类迈向深远海的保障,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上测试平台采用了这项技术,目前已进入规划设计阶段。

在青开发第二代“海燕”号

水下滑翔机是海洋探测监测重要设备,之前我国一直处于纯进口状态,相关技术与器件,美国对华严格封锁。国家高度重视,科技部设立863重点项目进行研制。据介绍,在近年来参加海试的20多个科研机构里,只有深海智能装备与系统研究所研制的 “海燕”号水下滑翔机经历6次台风安全返回目的地,创造了国内无故障航行最远、工作深度最大等多项纪录。目前,“海燕”号最大下潜深度1507米,航程超过1000公里,续航能力超过46天。未来,该研究所将在青岛开展下一代深水滑翔机的研发工作,并为国防部门及大企业提供样机。

智能机器人给地下管线体检

智能机器人与海洋探测技术研究所主要从事海洋特种智能机器人的自主研发,开发的机器人可以深入狭窄的 3D (dangerous危险, dirty脏乱,difficult复杂)区域,对地下管线定期监测,掌握管道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管道出现的缺陷,对缺陷的部位进行及时修复,减少因故障带来的损失;延长管道寿命,保证管道正常运行;避免因管道事故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目前,该团队已经在青岛注册成立青岛海艺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青岛德林科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青岛华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三家公司,预计2017年产值达到3.5亿元。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杨海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