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家电电子产业集聚区产值破千亿 青岛首个

    更新时间:2017-02-10 12:11  

近年来,我市把50个工业产业集聚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引擎和新增长极,促进全市工业产业集聚度持续提升。昨日,记者从市经信委采访了解到,2016年全市工业产业集聚度持续提升到62.8%,全市30个集聚区产值过百亿元,其中,黄岛家电电子产业集聚区实现我市千亿级集聚区零的突破。

50个集聚区完成11480亿产值

在高层次平台上集聚、集约发展,是我市工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去年以来,我市把50个工业产业集聚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引擎和新增长极,按照“规划引领、优化整合、制度保障、全面提升”的思路,促进工业产业集聚度持续提升。

据市经信委一位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把产业集聚区的整合、扩容、提升作为工作重点,将全市原有的布局分散、大小不一、产业分工不尽合理的100多个园区,按照产业分工整合为50个工业集聚区,集聚区规划面积也由原来的379平方公里,调整扩大至988平方公里左右。

2016年,全市工业集聚区运行继续保持平稳态势,利润总额实现较快增长,全市工业产业集聚度持续提升。 50个工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406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2.9%;完成工业产值11480亿元,同比增长6.9%;工业产业集聚度提高到62.8%,比上年度提高4.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499亿元,增长11.3%,高于全市增幅5.3个百分点。

千亿级集聚区零突破

2016年,全市50个工业集聚区中有30个集聚区产值过百亿元,比上年度增加4个,分别是即墨家电电子、崂山高端装备、胶州里岔通用设备和莱西机械制造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区。

其中,黄岛家电电子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1028亿元,实现我市千亿级集聚区零的突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过500亿元的集聚区5个,产值300—400亿元的集聚区7个,产值200—300亿元的集聚区8个,产值在100—200亿元的集聚区9个。 30个工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0805.9亿元,占全市工业集聚区产值的94.1%。

细化区市产业布局

产业集聚是生产力实现空间布局上的优化,是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地或范围的大量集聚和有效集中。国内外实践表明,加快产业集聚,发展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为进一步促进工业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去年我市又对区市产业布局进行了细化,进一步确定了各区市的重点工业产业集聚区。为了给集聚区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我市积极推进社会资本参与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工业产业集聚区PPP项目建设工作调研,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工业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的意见》,确定凡属政府主导规划建设的工业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依法依规能够实行社会资本融资的,均可通过相关方式投资、建设、经营。同时,根据项目公共产品属性,分别建立基础设施类、公共服务类、资源环境与生态保护类三类子项目库。 记者 王婷

300亿以上产业集聚区

黄岛家电电子产业集聚区 产值1028亿元

即墨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 产值931亿元

黄岛石化产业集聚区 产值927亿元

胶州机电装备产业集聚区 产值903亿元

城阳高速列车产业集聚区 产值740亿元

即墨机械制造产业集聚区 产值612亿元

胶州家电电子产业集聚区 产值466亿元

黄岛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 产值416亿元

黄岛海洋生物产业集聚区 产值379亿元

黄岛机械装备产业集聚区 产值351亿元

青岛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 产值302亿元

胶州纺织染整产业集聚区 产值301亿元

莱西农副产品产业集聚区 产值300亿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