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迹》的特效算不上完美,却让我酣畅淋漓了两小时

来源:青网    更新时间:2016-10-02 07:05  

360桌面截图20161001215555

刚看了《爵迹》,来聊几句。

本来对郭敬明电影兴趣不大,《小时代》系列也是至今没有看全,但架不住《爵迹》热度高啊,稳居国庆档第一,好奇心砰砰跳根本忍不住。

所以,在对王爵、使徒、魂器、祭祀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我踏进了影院。

360桌面截图20161001215621

平心而论,这电影确实瑕疵不少。

最明显的一点,故事讲得十分仓促。

虽然每个角色都花了很多的台词来交代世界观,以至于到了结尾,我仍然处在一知半解的状态,对于他们每个人的来龙去脉、恩怨情仇,只是模模糊糊有个大概。

不过对于整体的观感来说,这些倒显得并不重要了。

因为视觉体验真的好赞啊!!

360桌面截图20161001215631

说体验好,并不是指视觉效果有多出色,这一点后面详细谈。

首先,《爵迹》的3D效果称得上精良,明亮开阔,构图充分考虑了立体视差,丝毫没有重影、拖影、眩晕等负面观感,这也是动画影片的天然优势,郭敬明将它发挥到了极致。

不夸张的说,如果你选择的影院规格足够高,身临其境的感受绝对能持平许多好莱坞A级制作。

身为动作指导的熊欣欣,也贡献出了他近年最出彩也是规模最大的武打大混战。

不但招式华丽炫目,而且与虚拟摄影机的使用进行了无缝对接,使得那些动辄一两分钟的超长动作镜头,行云流水。

360桌面截图20161001215858

影片中时而有这样天马行空的调度:视点从某位王爵穿梭而过的矫健身影,汇聚到剑尖的一个特写,再骤然扩张到战场的全局,又猛拉入一个被屠戮的龙套,大开大合,动静自如,充满了灵气与动感。

郭敬明对于长镜头的热爱,我们已经在《小时代》中领教过。那几次都只是小试牛刀,只有《爵迹》,才能给他一个更加纵容宠溺自己的舞台。

电影越到后半部,动作戏的比重越大,一路拼斗几乎不给人喘息的机会,也将特效优势不断扩展到极大。

总之一句话,沉浸感非常强。

有几个片段,甚至给我在看VR虚拟体验的错觉,代入感实在太强了!

360桌面截图20161001215912

这样的感受,大大超过我的预期。

因为说实话,《爵迹》的特效远远称不上完美,场景常有细节缺失,人物动作和表情僵硬,都是显而易见的问题。

但即便如此,这些缺憾却显得无伤大雅,不妨碍我全身心投入影片。

因为电影特效最重要的,不是砸了多少钱,细节精度有多高,而是制作诚意。

特效归根到底,也是一种艺术创作,创作者的态度决定了一切。

而判断特效是否能服务电影的原则之一是,特效可以不完美,但不能让人出戏。

360桌面截图20161001215955

拿几个老电影作例子,《2001:太空漫游》的飞船特效,旧版《人猿星球》的化妆技术,放在今天被特效大片淬炼过的观众眼里,一下子就能看出过时。

而这两年拍的很多山寨科幻片比如《鲨卷风》系列,大量用上了电脑特效,论单件的逼真度,肯定超过六七十年代的土特效。

360桌面截图20161001220027

但两者比较,观众却觉得新片太假了,远远不如那些经典耐看。

为什么呢?道理也很简单,技术虽然进步了,做技术的人却成了短板。

山寨片里经常是,张牙舞爪的怪兽摧毁建筑的时候,景深整个都不对,或者撞翻汽车时,两者明显没挨上,观众当然一下子就出戏了。

再举个例子,大导演诺兰坚持搭建实景拍摄的《盗梦空间》,视觉震撼绝不比当年的任何一部大片逊色。

360桌面截图20161001220058

归根到底,做技术的人,重要性永远强过技术本身。

郭敬明也很聪明地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没有在好莱坞的强项上跟他们实打实的拼。

360桌面截图20161001220125

动作捕捉、表情捕捉,都是从世纪之初的《魔戒》就被成熟运用运用的技术。

人家发展了十几年,我们刚刚起步,正面硬拼,无论如何是行不通的。

要拿《爵迹》的表现效果跟《阿凡达》和《猩球崛起》相比,也肯定是不公平的。

但《爵迹》尽心尽力,勾勒了一个从奥汀大陆到诸王爵使徒的丰富世界观,场景环境多变,打斗花样百出,摄影景别俱全,片长足足两个小时,绝不会给人丝毫偷工减料之感。

不管槽点几许,至少可以看出,团队确实是在有限的预算投入和制作周期下,拿出了所能取得的最佳成果。

360桌面截图20161001220136

更重要的是,从几个月前预告片被人吐槽的页游风,到电影中基本上形神兼备的表现,已经有了惊人的提升。

这样的进步神速,无法不让人看到诚意和潜力。

我深深相信,《爵迹》的续集将出现质的飞跃,至少人们会对它怀有更大的敬意,没有人会再把它跟任何游戏联想到一起。

之前新闻报道说,《爵迹》是“一群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做着《阿凡达》的事。”

360桌面截图20161001220241

如今看来,这话并不夸张。

与《阿凡达》相提并论,不是指技术的比肩,而是体现在开创性。

《阿凡达》之前,所有的表情捕捉技术,都无法解决死眼问题,卡梅隆用四年的设备研发,一举突破了这个技术困境。

而郭敬明团队所做的,是把大规模的动作和表情捕捉,纳入了华语电影的制作版图之中。

360桌面截图20161001220217

不论结果如何,这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成就。

这样的勇气与毅力铸就的作品,也只有在影院,才能得到百分之百的完整体验。

《爵迹》开辟了华语电影的一条新道路,也提出了特效大片的一种新可能。

这样的大事件,不去影院见证一次,肯定会遗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