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头顶大日头,跑到果园里跟种植户交流如何打农药;中午冒着30℃的高温,在各田间地头捡拾农药废弃物;下午阴凉地里,蹲在村口路边与农户们讨论化肥使用情况;晚上回到小旅馆,分工整理白天收集来的问卷……在岛城高校的各大社团里,青岛农业大学的“绿之益”社团无疑是最为“接地气儿”的一支,从2012年成立至今,每一年的暑假,他们都会活跃在省内各个农村,日日与农户、果园、蔬菜、农药和化肥打交道。在1月14日公布结果的第七届山东省大学生“调研山东”社会调查活动中,青农大“绿之益”社团两个项目荣获二等奖和优秀奖。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王晓雨
“大学生下乡”深受老乡欢迎
“绿之益”社团现任团长于燕飞告诉记者,他们这个社区成立于2013年7月,当初的成员只有20多人,创始人则是当时化学与药学院院学生会社会实践部部长。 “听学长们说,社团首次进行社会实践是在蒙阴地区,当时针对蒙阴蜜桃的特点,我们老师和队员们一起到果园里,对农户如何施药给出建议,在当地农户那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于燕飞说,就在这一年的暑假,这支由化学与药学院各个专业学生组成的社团,奔赴日照、菏泽等5个地市,开展了第一期的科技文艺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些蔬菜、果树集中种植区,进行安全用药等技术培训,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认可。
到了2014年暑假,“绿之益”社会实践团升级为校级社团,当选为青农大唯一一支国家级重点团队,在省内的青岛、烟台等9个地市和安徽、江苏等地区,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实践调研,内容仍然围绕学生们最熟悉的农药和化肥。“现在我们社团累计队员达到了500多人,队员们大多来自于药学、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专业,也有部分来自于经管学院、海洋学院的学生。 ”于燕飞说,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现在社团已经跑遍了省内的17地市。
不到3年跑遍省内17地市
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来说,调研地区和调研经费都是大难题,于燕飞介绍,他们社团中的大部分同学都是山东人,其中的绝大多数又来自于农村,这让他们在选择调研地点方面,有了天然的优势。 “我们一般会选择果树和蔬菜的传统种植区进行调研,这些作物主产区往往也是农药和化肥使用较多的地区,在队员的选择上,我们采用就近原则。 ”每年暑假,生源地在当地的学生提前联系好后,其他的队员按照就近原则,按时聚集到一起,开始暑期调研。
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的暑期实践,“绿之益”社会实践都可以达到十多支小分队,总参与人数达到100多人。以2015年为例,为了了解山东省农药包装废弃物现状和回收处置情况,他们选取了烟台、潍坊等农业较发达的11个地区,出动了近百名队员。截至目前,“绿之益”社团共回收有效问卷2480份,发放农药科普知识宣传单页及海报2300份,分发农药科普知识宣传手册100份,受益群众近25000人,在他们调研的各地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头顶烈日田间地头忙科普
“每次社会实践都是在夏天进行,说实话真的很辛苦,大家一个暑假下来,皮肤颜色都分了层,被衣服盖住的部分和露在外面的部分黑白分明,还有的几天下来脖子后面就晒曝了皮。 ”于燕飞说,他们去年暑假到栖霞做调研时,每天早上6时就要起床,坐公交车抵达目标村,然后再步行到目标果园。 “早上出门的时候还很凉爽,等到从村碑走到果园里完成实地考察,就到了太阳特别毒的时候,这时地里果园里基本都没人了,我们还需要再走回村里,到路边村头大家集体乘凉的地方,做一些调研和宣传。 ”
中午太阳最厉害的时候,大学生们往往需要在果园和村子之间来回奔波,到农田时,还要停下来,统计每亩地里的农药废弃物情况,进行各种数据分析。 “现在去农村搞推销的很多,一些农户一看到我们,还以为我们是推销农药和化肥的,一开始会很戒备,但跟我们聊着聊着,听说我们是大学生,警戒心就放下了。 ”在于燕飞的记忆中,队员水土不服、大家集体被晒伤、遭遇不配合的农户等,都成了实践过程中的家常便饭,但无论多困难,到了目的地,他们都会耐心地把自己知道的知识传授给当地农户。
收获无数次陌生人的友善
因为天天奔波在田间地头,来自于农民们最淳朴的友善,也常常打动这群大学生。一次于燕飞他们出门的时候还是万里无云,到了村里却突然下起急雨。因为天气预报是晴天,十几个学生谁也没有带雨具,正当大家站在村口等着挨淋时,一名路过的大娘突然叫住了他们。 “这位大娘主动邀请我们去她家避雨,还给我们倒水喝。夏天调研比较热,我们虽然每人都带水杯,但常常很快就喝完了,每次去农户家里要水,大家都特别热情,从来没有拒绝的。 ”在于燕飞的印象中,每次社会实践都伴随着这样的温馨回忆。
“当地的农户真的很淳朴,看到我们这些大学生下乡也都很欢迎,去年夏天太阳特别毒,地也旱得厉害,我们去农民的果园里,他们都是一边浇地一边跟我们聊天,什么问题都跟我们说。 ”从化肥如何使用最高效、哪些天气因素会对农药药效有影响,到打完农药后个人需要做哪些防护,再到平时农药和化肥的保存,这些大学生们把自己的专业知识,用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教给这些需要的农户。
田间“果树医生”帮农户解难题
对这些大二大三的队员们来说,他们给当地农户的帮助还体现在信息搜集上。 “我们曾经遇到过一家农户,他种植的苹果因为遭遇了冰雹,苹果表面有疤,他就跟我咨询如何从化肥和农药入手,让苹果的表面变得更加光滑。 ”遇到这样的问题,于燕飞他们就通过在网络上搜寻专业论文、求助老师等方式,第一时间给出解答,帮助这些农户解决实际问题。
于燕飞介绍,他们的社会实践除了做科普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调研农村情况,当年果蔬种植出现的病症、施肥状况如何、哪种病得病概率高,这些来自田间地头的第一手资料,在交谈中都被他们收集了上来,写成调查报告为下一步解决问题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