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正文

市北区举办青岛国际大健康产业化基地平台、橡胶新材料产业生态链平台答辩会

微信图片_20191027154528

微信图片_20191027154535

微信图片_20191027154541

10月27日下午,市北区举行青岛国际大健康产业化基地平台、橡胶新材料产业生态链平台两个平台答辩会议。这是市北区12大平台的第四次答辩会议。此次会议主答辩人为滨海新区管委会主任周家伟,副答辩人为市北区科技局、卫生健康局、城发集团、青岛科技大学发展规划处、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健康平台、新材料平台、生物科技推进中心相关负责人。

滨海新区管委会主任周家伟首先解读了青岛国际大健康产业化基地平台工作方案,系统阐明了如何结合市北区优势产业资源,通过搭平台、建载体、聚产业,打造特色鲜明的国际化大健康产业集聚区,使大健康产业成为推动市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定位精准,思路清晰,路径明确;在橡胶新材料产业生态链平台工作方案解读中,系统论述了如何充分发挥青岛科技大学等科研资源的核心支撑作用,通过打好规划建设、双招双引、平台搭建、资源整合4场攻坚战,实现新材料产业“无中生优、优上加优、优中培优、以优促优”、突破发展的工作思路,方向清楚,目标明确,操作性强。

随后,副区级以上领导同志、受邀专家学者、部分区直部门负责同志等就青岛国际大健康产业化基地平台、橡胶新材料产业生态链平台进行了提问。答辩人围绕滨海新区如何立足自身优势、辐射周边区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青岛科技大学如何助力平台建设,青岛国际大健康产业化基地平台如何实现产业集聚、推动区域健康产业发展,橡胶新材料产业生态链平台如何紧抓机遇、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等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青岛国际大健康产业化基地平台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刚才的工作方案中提到,平台提出“一核心区辐射引领、四平台集聚产业、六功能区协同发展”的发展模式。“1412”发展战略大格局下,滨海新区结合平台发展,如何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实现转型升级?在“当好排头兵、打造新高地、建设核心区、争当驱动器”方面有哪些具体思路和工作措施?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张雷率先提问。滨海新区管委会主任周家伟作答:“滨海新区是市北老城复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产业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未来,片区要在做大做强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引入发展新的产业项目,不仅要把滨海新区打造成出入主城区的桥头堡,更要奋勇争先,争做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器。首先要坚持以产兴城的发展导向。目前片区已经基本明确以大健康、新材料、轨道交通等产业作为片区主导产业,这些产业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下步,要按照平台思维,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产业汇聚发展,将产业平台打造成为省内乃至全国知名的产业集聚区。在此基础上,还将重点发展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为片区发展注入活力。其次要提前谋划,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从规划阶段入手,在后续控规调整的过程中,结合平台功能定位,将适宜产业集聚发展的地块锁定用地性质,为产业发展预留空间。同时加快目前项目土地出让及建设进度,力争用三年时间,片区内新建商业面积突破一百万平方米,为产业落体提供充足载体。第三要解放思想,探索一条平台协同发展的新路。各产业发展平台,都是置于建设国际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的大背景之下,并没有绝对的地域限制。在实际工作中,也要按照产业发展的成熟度,在实现产业集聚的前提下,合理调配载体资源。推动各平台之间的互动交流,研究各个产业之间可以产生交集的点,在市场驱动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各平台之间互联互通,协同发展。

目前,大健康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正在吸引大量资本集聚,也成为各地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市北区打造青岛国际大健康产业化基地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实现产业快速集聚,打造国内一流大健康产业生态圈?针对这一问题,大健康平台专职副主任亢啸雷表示:“大健康产业对市北区来说,是塑造‘健康市北’新的区域竞争力的重大机会。面对这个机会,我们要抢抓机遇,利用好四大优势,打造涵盖大健康产业链上下游产业的生态圈。一是借助百洋商业化平台实现产业快速集聚。百洋医药作为市北区重点培育的医疗健康类龙头企业,目前与国内一万多家医院,30万家药店开展业务合作,今年营收将达到80亿元。下步将继续扶持百洋做强做优,发挥吸附聚集力,实现平台两端项目线上线下的入驻。二是要突出平台产业特色,将医疗人工智能作为产业重点发展方向。用好国家10月14日批复山东的青岛、济南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重大利好和全市唯一医疗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中心落户基地的优势,开展与中科院计算机所、oracle、华为等国内外行业龙头的合作,研究突破医疗大数据智能应用、智能辅助医疗、健康医疗决策等核心技术。三是要瞄准国际健康产业资源,让“国际化”成为平台发展的重要导向。下步将不断深化与飞利浦、Atricure、伊藤忠等行业龙头的合作交流,同时开拓视野,聚焦国际产业链领先企业,开展境外招商洽谈,争取在行业细分领域早日实现产业落地,为基地发展注入国际化力量。四是要打造适合企业发展的舒适环境,为入驻基地企业提供发展壮大的土壤。从资金支持方面,组建涵盖种子基金、天使基金、风险基金、PE基金和并购基金在内的全链条基金体系。孵化加速方面,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检测认证、产品注册上市一条龙服务。硬件条件方面,联动动卫中心系列国际参考实验室、动保国家专业实验室、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等实验室平台,建设GMP公共实验室及中试平台,大力发展“实验室经济”。人才支持方面,借助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世界华人医师协会人才资源,持续开展“华医智汇千人计划”,打造“一带一路”高层次人才创业基地,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橡胶新材料平台目前面临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机遇?面对与会者关注的这一问题,橡胶新材料专职平台副主任王增慧表示:“市北区橡胶新材料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橡胶新材料平台范围内已建成在用办公载体37万平米,依托青岛科技大学聚集了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京博控股等600余家产业链条行业协会、企业,在科研、人才方面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已经初步具备了做优做强橡胶化工、金属合金等新材料产业的条件。下一步,通过平台的搭建,更好的整合吸纳产业链上下游的政、产、学、研、用、金、服等各方资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供需衔接互补,真正把“区域合力”落到实处。从国家、省、市级层面看,新材料已被列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也是山东省重点培育的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之一,2018年青岛国际石墨烯创新中心、海洋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山东省新材料产业智库等高端产业基地相继建立,新材料产业环境不断提升优化。随着平台建设的深入推进,载体空间也随之持续增长,未来2—3年内,平台范围内新建成的办公载体将达90余万平方米。既有利于吸引新材料产业上下游企业入驻,又为已入驻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有力载体支撑。

区委副书记张永国在主持答辩中针对两个平台建设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一要高站位,在规划策划上高人一等。要进一步强化平台思维、生态思维,深化与百洋集团、青岛科技大学的战略合作,主动融入国家和省市新旧动能转换、军民融合发展等重大战略布局。要在工作方案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各功能区产业定位,突出功能互补、资源匹配,打造集“产、学、研、创、服”于一体的产业链条。二要快行动,在平台建设上快人一拍。大健康、新材料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各地都在纷纷抢抓机遇、布局落子,慢走一步,就可能差之千里。面对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两个平台及相关部门、单位要强化“闯”的精神、“抢”的意识、“争”的劲头、“拼”的魄力,以载体建设和“双招双引”为主线,列明“计程表”“路线图”,锁定目标、卡紧节点、压实责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劲头,确保各项既定目标按期保质保量、不折不扣完成,加快实现产业和人才集聚,抢得发展先机。三要求创新,在瓶颈突破上胜人一筹。要积极学习借鉴深圳等地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气魄,把情况吃透,把症结摸准,把措施找对,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开拓思路、创新路径、大胆实践,力争在瓶颈问题上尽快实现突破,为产业项目落地奠定坚实基础。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