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门首次发布!

来源:  日期:2023-03-09 10:05:36    更新时间:2023-03-09 10:25  

3月8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

六部门首次发布操作指南

保障女职工权益

一起关注

↓↓↓

在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当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全国工商联联合发布《消除工作场所性骚扰制度(参考文本)》和《工作场所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制度(参考文本)》,旨在加强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制度规范指引,推动妇女权益保障法在工作场所落实落地落细。

《消除工作场所性骚扰制度(参考文本)》共20条,分别对性骚扰定义及主要表现行为、公开承诺、宣传培训、职工举报投诉、调查处置、工会参与监督等主要内容予以明确。同时,文本还指导用人单位对举报投诉人和调查处置工作予以保密,要求注意保护个人隐私权,通过采取调整工作岗位等措施,避免对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

《工作场所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制度(参考文本)》共26条,以简洁明了的条文形式,对工作场所女职工劳动就业保护、工资福利保护、生育保护、职业安全健康保护等内容进行了一一列举。此外,为保障工作场所的正常生产秩序,文本还对履行程序给出规范指引。

参考文本是将“条文中的法”落实转化为“现实中的法”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是为用人单位将法言法语转化为广大职工读得懂、弄得通、可操作的具体行为规范提供操作指南,有利于打通法律落地的最后一百米。据了解,这两份参考文本均为首次发布。

此外,

为了减少和解决女职工

在劳动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

保护女职工健康,

我国颁布实施了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怀孕、哺乳等不同阶段,

女职工都有哪些特殊权益?

一起来了解一下

↓↓↓

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采取措施改善女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应当遵守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规定。

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

(注:根据《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山东省符合法律和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女职工增加60日产假,配偶享受不少于15日陪产假,三周岁以下婴幼儿父母各享受每年累计不少于10日育儿假。)

用人单位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

对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建立女职工卫生室、哺乳室等也有相关规定。

详情点击此处查看>>>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转给身边的女职工们看看~                                                             

                                                                                                             来源:青岛日报

0